骨质增生辨治经验
骨质增生属中医“痹证”、“骨痹”范畴,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麻木、酸困、疼痛,或关节屈伸不利等。笔者数十年来以辨证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阳虚寒湿型:症见:关节骨质肿大增生,局部冷痛,屈伸不利,痛处畏凉喜暖,腰膝酸软,神疲肢冷,倦怠乏力,面色白光 白,小便清长。舌苔薄白,脉虚迟或沉细弱。治疗应温肾祛寒,除湿止痛,方用温阳蠲痹汤(自拟方)(处方组成略)一日一剂 水煎服。
二、阴虚风热型:症见:局部灼热疼痛,喜冷畏热,甚至关节畸形强直,伴有发热恶风,口渴、烦躁不安,午后潮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苔薄白而干或薄黄。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热,祛风通络。方用滋阴逐痹汤(自拟方)(处方组成略)一日一剂,水煎服。
三、营卫不足型:症见:关节肿大,畏风,伴有头晕目眩,心悸,自汗,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肌肉消瘦,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濡或细弱。治应养营壮骨,疏风止痛。方用养营壮骨汤(自拟方)(处方组成略)。一日一剂,水煎服。
四、肝虚筋急型:因肝血不足,筋骨失养,筋弱无力,骨弱不坚。则可现关节骨质增生,屈伸不利,肢体麻木挛痛,或手足震颤等。若邪热伤津,津伤血耗,血不营筋则可见局部抽掣疼痛,肢体麻或抽筋。关节能屈不能伸,伴有急躁易怒,头晕目眩,烦热,失眠,心悸,口干或口苦。舌质淡或舌尖边红。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或弦数。治应养血柔肝,舒筋活络。方用柔肝舒筋汤。(自拟方)(处方组成略)。一日一剂,水煎服。
五、气滞血瘀型:症见:关节骨质增生疼痛,痛如针剌,昼轻夜重,痛处固定不移,活动后疼痛减轻,常随气候变化而增剧。舌质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治宜活血祛痹,理气止痛。方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处方组成略)一日一剂,水煎服。
六、痰浊凝滞型:症见:关节肿大,僵硬疼痛,局部怕冷,得热则舒,遇冷则痛剧,屈伸不利,或骨节变形,肌肉瘦削,腰膝酸软,肢体重滞。伴有头眩,气短乏力,自汗,食少,胸闷。舌苔腻或滑,脉濡缓或细滑。治应化痰通络,健脾益气。方用涤痰蠲痹汤。(自拟方)(处方组成略)。一日一剂,水煎服。
为提高疗效,在辨证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发病部位选加下列药品。病在颈椎及上肢者选加葛根、桑枝、桂枝、羌活、淫羊藿。腰骶椎痛选加桑寄生、续断、狗脊、鹿角片、独活。膝关节加补骨脂、牛膝、鸡血藤。踝关节及跟骨加牛膝、山萸肉、熟地等。
本文是笔者对本病的治疗经验和体会。由于少数病例病情复杂,临证很难分型,有一型为主兼有它型者,有两三型同时出现者。如阳虚寒湿兼有痰浊凝结或阴虚风热兼有肝虚筋急;或气滞血瘀合伴于其他各型之中等等。对于兼证的治疗视其证型的主次加减用药。总之,问诊要详,辨证要细,一旦治疗方案确立之后,不可轻易更方,应该有方有守,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注:如有风湿、类风湿、痛风、腰椎间盘突出、四肢麻木、腰腿痛、肌膜炎,肌腱炎,滑膜炎,肩周炎,网球肘等类似病证。可以通过120网家庭医生频道联系电话咨询。
特别好,我的毛囊炎好的差不多了。非常感谢
很耐心的老爷爷,感谢您帮助我母亲,再次感谢
很好 医生一看就是老中医
111111111111111111111
发过去,等了半天都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