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感冒如何选择用药
肝脏不仅是机体处理体内正常代谢产物的重要器官,而且也是多数药物的转化(或称解毒)器官,所以药物和肝脏的关系非常密切。许多药物对肝脏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毒性,如使用这类药物的时间过长、剂量过大,或机体属于特异质病人,都有导致肝损害的可能。对于肝功能不良的肝病病人来说,则危害性更大。
肝病患者(无论是病毒性或是其他肝病),其肝脏的生理功能常减弱,在饮食或感冒用药方面应特别注意,否则:轻者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严重者会损害肝脏细胞。下面谈谈有关感冒用药方面的小常识。
感冒是最常见的病,很多治疗感冒的药和消炎的药均对肝脏不利,如消炎类药庆大霉素可致肝功能减退,林可霉素、氨基甙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均可致肝损害,转氨酶升高等。治疗感冒药利巴韦林对肝功能有不良反应;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必理通、泰诺、醋氨酚、白加黑、帕尔克、泰诺感冒片、感冒灵、去痛片、氨咖黄敏胶囊等均含扑热息痛,剂量约120—500毫克不等。)扑热息痛引起肝细胞坏死是其直接对肝细胞的作用,当服用扑热息痛积存人体内达到一定量时,造成肝脏甘胱谷肽耗竭,就会使肝胆解毒能力大大下降,毒性代谢产物破坏肝细胞,产生细胞变性和坏死。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服用扑热息痛会引起肝脏损害:(1)过量服用。(2)长时间大剂量服用。(3)服用时同时饮酒3杯以上。(4)肝脏疾病患者小剂量服用也会损伤肝脏。(5)将它与其他含有扑热息痛的头痛、感冒药以及别的药物混合服用。美国研究人员对300例严重肝功能衰竭病人所作的调查表明,其中38%的病例与服用扑热息痛有关。而在另一组307名遭受严重肝脏损害的成年病人中,发现有35%的病例与扑热息痛有关。在这些病例中,大多属于意外,是由于不注意所致;阿司匹林(醋柳酸、乙酰水杨酸、巴米尔、力爽、塞宁、东青等)所致的肝损害,在国内报道较少,有资料表明:当血清阿司匹林浓度下降后,转氨酶也恢复正常。药物引起肝损害可能与肝细胞中毒或过敏反应有关。
感冒常可选用的药物有:清开灵:本药清热解毒,对病毒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及乙肝均有治疗作用; 双黄连:本药清热解毒,清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等上呼吸道感染; 柴胡注射液:本药清热解表,适用于感冒,流行感冒等发冷发热等。 小柴胡颗粒:本药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感冒的一个类型),症见寒热往来(发热发冷),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等。板蓝根颗粒(中成药):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等。
本人从医50余年对肝病有较深研究,著有肝病治疗著作,对内妇科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如有求助者可以通过120网家庭医生频道电话咨询。
特别好,我的毛囊炎好的差不多了。非常感谢
很耐心的老爷爷,感谢您帮助我母亲,再次感谢
很好 医生一看就是老中医
111111111111111111111
发过去,等了半天都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