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我来自一个传统的家庭,我的父母都是公务员,从小我就被教育的循规蹈矩,21岁我没有进过酒吧和歌厅,也没有喝过酒。别人都说我是父母的乖儿子。大学毕业之后,我父母为我安排好了工作,一切都是这么的顺其自然。可能是因为父母从小教育的原因,我比较内向,我一直向往那种奔放,热情的生活。可是自己却不敢尝试,也许是压抑的太久,也许是工作的关系,我认识了一帮朋友,他们很喜欢去夜店,很喜欢结交不同的女朋友,而我除了父母介绍的那一个就再也没有了。我的生活可以说平淡如水,我讨厌死这样的生活了。套用电视上的名言就是:每天生活在四四方方的房子里,然后走入四四方方的办公楼,进入四四方方的办公室,对着四四方方的电脑,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我烦透了这样的生活。可是我却不敢像《北京青年》中的何东一样辞职换掉女朋友去寻找自己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我在夜店认识了陪酒的小雯,她是一个外地的女孩,这里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做他们这一行的都要找一些熟客,我也就成了小雯的目标。
开始被小雯吸引,是因为她较弱的外貌但是敢于反抗的性格。记得第一次见到小雯,是妈咪带来了一群小姐让我们选择。我的一个哥们看中的小雯,吃了她的豆腐,谁知道小雯不买账,当下就给我的哥们翻脸了。当时很不愉快,当时小雯没有拿小费就走了。我很欣赏她的性格。以后我们开始熟悉,我很想保护她,我甚至提出帮她找份工作但是她都拒绝了。后来为了小雯我和女友分手了,再后来我把小雯带回了我的家里,我们同居了,虽然父母当时不看好她,感觉她学历低,但是她却很会讨父母他们欢心,也很让我省心,我们同居之后她就不再去夜店了。随后我们结婚有了孩子,可是现在我却非常讨厌她了,曾经为了跟她在一起,我得罪了自己的朋友,前女友,父亲多年的同事。我下班之后为了陪她推掉了一切的应酬,可是从她做了我的妻子,孩子的母亲之后,我越来越反感她。我讨厌她经常给我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讨厌她每天都粘着我,想说我们的感情,我讨厌她整天都待在家里,我讨厌她讨好我父母的感觉。总之我很讨厌她。我们才在一起短短的三年就变成了这个样子,漫长的人生该怎么过?
因为我的态度她不是哭泣,就是表现抑郁,看到她的表情我更不想回家。我父母也经常说我,我朋友说不行就换个媳妇。没有孩子我可能真的会离婚,但是现在孩子刚刚一岁我不想让孩子没有完整的家庭。可是面对夜店里的其他女孩我又开始动心了,我不想做个不负责任的男人,或者弄出什么外遇的新闻来。但是我真的太痛苦了!我怎么会这样讨厌她呢?如果这种感情不改变,我想我也会外遇的!
爱家解读:
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到底怎么回事呢?疯狂的爱上一个人,可是疯狂过后,却发现自己好像不爱她了,甚至开始讨厌她,问题出在那里呢?
这要从我们为什么疯狂的爱上一个人来说。我们在寻找伴侣的时候,第一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我们找伴侣其实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我爱你的意思其实是“我需要你”。有些心量大、空间宽的男人或女人,的确可以满足我们内在部分的需求。怎么看一个人能不能满足你的需求呢?先看他自己能否满足自己的需求。如果他有需求但是在你面前却隐忍不说,事后还要责怪你没有读心术,这种人最好离他远点。自由是男主人公想要的,但是他不敢,当他看到小雯的时候,他好像看到了自己完成了自己的梦想。所以他被小雯吸引。可是当小雯变成他的样子之后,他反而不喜欢了。
第二,我们在逃避自己。很多人借由亲密关系来逃避看自己。这就是亲密关系为什么让人这么痛苦的原因。因为讽刺的是,我们以为亲密关系是个避风港,但它却是一面镜子,你的伴侣不断地举着镜子(还是放大镜!)照回给你自己看。看自己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啊,责怪他人、纠正他人要容易得多了。小雯就像故事中男主人公的镜子,小雯表现的越好,她的先生就越是讨厌。因为她先生不想看到自己找个样子。同时他们两个人都有自身的问题,他们都在向对方要爱,因为他们本身不够爱自己。
我们如果不能爱自己,就会经常与无法给予爱的人卷入感情关系之中,借以逃避对自己的责任。在与对方纠缠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向对方讨爱,对方当然给不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逃避爱自己的责任,把过错都归咎到对方身上。这就是为什么故事中的男主人公会喜欢同样类型的酒店小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