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的郭老师不慎摔倒,导致骨折,肩胛骨有裂痕。骨折后的几天,郭老师一直在床上躺着,也不敢运动,因为动一动就疼。医生检查分析后认为他已经出现骨质疏松症,要当心再次骨折。
防骨质疏松:运动+晒太阳
随着年龄增长,骨量逐渐流失,骨质疏松症也就随之而来。为减少发生骨折等意外的可能性,老年然应从饮食和运动两方面着手,防范骨质疏松症加重。
按医生建议,除了每天摄入足够量的该外,还要保证钙能够被吸收并使钙在骨中沉积。钙吸收需要维生素D,它的来源一是吃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沙丁鱼、动物肝脏、小虾等,二是晒太阳,冬天每天让外露的面部、手部晒15-20分钟。
医生说像郭老师这样卧床不起及很少运动的人,他们即使每天获得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也容易得骨质疏松症。因此,长期坐着或卧床少动的人,还应在家人的帮助下,多做一些关节的运动,以利于钙在骨中沉积。
防肌肉萎缩:尽可能多运动
首先,尽量做起来,坐着就比躺着强。可以活动手指和手腕,让肌肉收缩、舒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其次,逐渐练习在室内床边走动,再过渡到室外走动。有了充足的运动,营养充分才利于疾病好转。
许多老人骨折后卧床时间太久,极少运动,骨折部位愈合后红肿未消,这是因为受伤部位固定住后血液循环状况不好造成的。更有一些老人,骨折那一侧肢体很少活动,造成关节僵硬,很难再恢复到正常姿态。因此,要适量运动,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直。
固定期骨折病人该如何活动
骨折患者在骨折固定期间能动的部位要多动,比如一个左侧胫骨骨折的病人,在胫骨固定期间,他的双上肢、右侧下肢等应该多运动,而左下肢在不引起疼痛增加的情况下可以多运动脚趾、脚踝,大腿及髋区的肌肉做静止性的肌肉收缩。患肢抬高,使其远端必须高于近端,近端要高于心脏,这也是有助于肿胀消退的有力手段。http://www.is08.com
医生耐心负责,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