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经验体会
乳腺增生是青壮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我们采用中医辨证,用中药益肾疏肝和胃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益肾疏肝和胃汤:炒柴胡,八月扎,鹿角片,昆布,海藻,郁金,炮山甲。玫瑰花,蒲公英等等。
加减:月经初期服(月经来潮后第五天)起加巴戟天,莬丝子,连服十天。间隔两天。上方加荔枝核,橘核,莪术,夏枯草等等。服到月经来潮。
由于肾为人体阳气之根,五脏之气非此不能发,故需要重视肾阳对疏发肝气的推动作用。上述诸药可补肾调冲,理气活血,软坚除癖。临床观察表明,该方可调节体内雌孕激素水平。促进纤维组织新陈代谢,不仅能缓解小叶增生的局部缺血减轻疼痛,而且能使变态的组织崩溃和溶解。
理论依据:肝郁与乳病最为密切。清代余听鸿所言:“乳症,皆云肝脾郁结”。此病大多数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性格内向,神经质,紧张,烦闷,抑郁等精神神经反应。
由于肾主生殖为冲任之本,而女子正是在“任脉通,太冲脉盛”后才有乳房发育,月经来潮等性征出现的。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乳腺组织是随激素周期性变化而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在每个月经周期中乳腺总处于先增殖后复旧的变化。乳腺增生病患者主要表现为雌二醇(E2)、孕酮(P)与促黄体生成素(LH)的分泌异常,一些患者同时伴有催乳素(PRL)分泌的增加,而排卵期E2及LH分泌低下,未达到足以引起负反馈反应的阀值,周期性分泌失调而致增值----复旧规律紊乱造成乳腺增生病,而神经----内分泌失调的相互影响是构成该病的直接病因。
月经由冲任所主,冲任的生理变化直接影响着子宫的生理变化,在一个月经周期中,冲任血海先充盈后疏泄的不同,因此调和冲任又有月经初期重于补肾,月经后期重于疏肝的不同治法。
特别好,我的毛囊炎好的差不多了。非常感谢
很耐心的老爷爷,感谢您帮助我母亲,再次感谢
很好 医生一看就是老中医
111111111111111111111
发过去,等了半天都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