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120健康网为你提供专家咨询服务,从找到专家到得到答案只需60秒
离线
曹轶红 全科  | 主治医师

  • 13接受咨询
  • 1点评用户
  • 0.00综合评分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室间隔缺损

发布时间:2010-12-05 16:26:33  0人已访问

室间隔缺损是指胚胎期室间隔发育不全而形成的左-右心室间的异常交通,出生后在心室水平形成的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畸型,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40%,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常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主动脉缩窄,先天性二尖瓣狭窄,左上腔静脉畸形等。

一、临床表现 

    (一)症状

     1、缺损小,分流量少时,临床上一般无症状。

     2、缺损大,分流量多时,婴幼儿期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甚至左心衰竭,2岁以后呼吸道症状可减轻,但出现活动后心悸气急,严重时出现呼吸窘迫和左心衰竭症状。

   (二)体征

       1、缺损小的患儿生长发育良好,缺损大者体格发育差,体重轻,活动耐量下降。

       2、紫绀,杵状指(趾),严重肺动脉高压产生双向分流或反向分流患者,可有紫绀,杵状指(趾),病变晚期出现右心衰竭,表现为肝大,腹水,下肢水肿。

       3、颈静脉搏动明显,心前区膨隆,心脏搏动增强,心界扩大,胸骨突出,肋弓下缘明显凹陷。

       4、听诊: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3-4/6级喷射性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向整个心前区传导,伴有震颤,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伴分裂,分流量较大者,心尖部可听到二尖瓣相对狭窄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收缩期杂音减轻或消失,而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即GRAHAM-STEELL杂音,部分患者由于缺损皮腱索,乳头肌,或异常膜状物覆盖,杂音强度较弱,震颤也不明显,杂音仍为喷射性。

      5、高位室间隔缺损伴有主动脉瓣脱垂者,可听到收缩期杂音和向心尖部传导的舒张期递减性杂音,脉压增宽,股动脉有枪击音。

二、血流动力学改变 

    室间隔缺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主要取决于缺损的大小和左-右心室间的压力阶差,也即取决于右心室的顺应性和肺循环阻力。

    1、婴儿期,肺血管阻力仍高,左向右分流量较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分流量逐渐增多,分流量的增多使肺循环血流量增加,肺静脉和左心房压力增高,肺间质水肿,肺的顺应性降低,肺功能受损,易引起肺部感染,临床上出现呼吸困难,分流量的增加,使体循环血流量减少,影响发育。

    2、心室水平的左向右分流

       小的缺损对血流的阻力大,左向右分流量较小,大缺损对血流的阻力较小,产生较大的左向右分流量,左向右分流量使左右心室负荷加重,起初肺血流量的增多,可通过肺循环阻力的自身调节使肺动脉压改变不明显,长期的肺血流量的增加,肺小动脉发生痉挛,肺血管阻力随之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肺静脉和左心房压力反而下降,肺间质水肿和和肺的顺应性相应好转,呼吸功能和肺部感染也随之改善。

    3、肺小动脉器质性改变

       肺小动脉长期痉挛,管腔内膜增厚,中层肌肉肥厚,管壁纤维长,管腔狭窄,使肺循环阻力日益增高,产生严重的肺动脉高压。

    4、反向分流

       肺动脉高压发展到一定程度,左向右分流量逐步减少,出现双向分流,最后形成右向左分流为主,使体循环的血氧含量降低,临床上出现紫绀,即Eisenmenger综合征,此时,左心室的负荷减轻,而右心室的负荷进一步加重。

    5、缺损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大缺损,2-3岁出现严重肺动脉高压,中度缺损,10岁左右出现肺动脉高压,小缺损,成人后出现肺动脉高压。

三、 诊断

   (一) 临床诊断要点

       1、缺损小者无症状,缺损较大者可有心慌气短,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生长发育缓慢。

       2、听诊: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3-4/6级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分裂,心尖部第一心音增强。

(二)X线检查

     1、缺损小者,肺血多,肺动脉段饱满,心脏大小正常。

     2、缺损大者,肺血明显增多,肺门血管影扩大,肺动脉段膨隆,主动脉结缩小,心影大,左心缘向左向下延长,心脏扩大以左右心室为主,高位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左心室特别大。

     3、晚期肺动脉高压患者,肺野外周血管影细小,肺动脉段明显膨大,肺门血管影也较大,心影缩小而右心室仍大。

(三) 心电图检查

     1、缺损小者,心电图正常或有电轴左偏,可有左心室高电压。

     2、缺损大者,心电轴左偏,左心室肥厚或心肌劳损,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肥厚伴劳损,可伴有心房扩大和右束支传导阻滞。

(四)超声心动图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检查对室间隔缺损的诊断检出率为100%,CDE可直观地显示缺损的部位,大小和数目,定位准确率为98%,对缺损大小的估计与手术结果显著相关,从而可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

      1、左心房和左心室内径增大,室间隔和二尖瓣前叶活动幅度增大,室间隔回声中断,中断处可也以红色为主的五彩穿隔血流射向右心室。

      2、膜部缺损位于心脏十字交叉处,肌部室间隔缺损远离十字交叉,隔断后室间隔缺损显示主动脉前壁与室间隔的连接中断。

四、外科治疗

   (一)手术原则:

        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原则上是修补缺损,防止心律失常。

   (二)手术适应症

       1、缺损较小者,20%可在婴儿期自行闭合,因而可观察到10岁。

       2、有反复心力衰竭发作的婴儿,分流量超过50%或伴有肺动脉高压者应早日手术。

       3、高位室间隔缺损伴有主动脉瓣脱垂的患者,应及早手术,以防瓣叶因长期脱垂,发生结构松驰,瓣缘延长,加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4、无症状患者或症状较轻的患者,学龄前手术较为理想。

(三)手术禁忌症

      1、静息或轻微活动后出现紫绀或已有杵状指(趾)。

      2、收缩期杂音不明显或已消失,而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或伴有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GRAHAM-STEELL杂音)

      3、动脉血氧饱和度小于90%,或静息时为临界水平,稍活动则下降。

      4、右向左分流或以右向左分流为主的双向分流。

      5、肺循环阻力大于10wood单位 ,肺循环血流量小于体循环血流量的1.2倍,肺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大于0.75。

五、术后并发症及防治

      1、心律失常 

     是最常见的并发症,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小于2%。

      2、残余缺损

         1)原因:常见原因是缝合时漏针或针距较大,缝线部位肌肉被切割或撕脱,转移针位置不当有缝隙遗留,补片过大有邹褶或连续缝合时缝线未拉紧等。

         2)临床表现:术后出现心前区粗糙的收缩期杂昔,伴有震颤,心率快,有时持续发热,可有血红蛋白尿。

         3)防治:术中选择合适的切口,充分显露术野,缝针及结扎时动作准确轻巧,补片大小合适,对有杂音而无症状者可观察,以期自行缩小或闭合,若临床症状明显,或有心力衰竭者应尽早再次手术修补。

      3、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原因:先天性主动脉瓣脱垂术中未纠正或处理不当,术中缝线直接损伤主动脉瓣,缝线在主动脉瓣环上位置不当或针距太宽,造成主动脉瓣环变形所致。

         2)临床表现:术毕心脏复苏困难,术后心脏增大,脉压增宽,胸骨左缘有舒张期杂音,患者可伴有持续性高热和顽固性心力衰竭等。

3)防治:一旦确诊,立即手术。

亲,我能为你提供的服务!120健康网担保,医生服务不满意请投诉并全额退款于您。
指定咨询


购买后,您可以:
随时向我在线咨询1次

19.00元/次 点击查看>
健康顾问

签约健康顾问后,您可以:
1、随时向我咨询,不限次数
2、可以向我电话咨询
3、获得我的回访

暂未开通
最新服务评价
2014-05-13  | 安徽安庆

曹医生,真的很细心,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