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患者,在描述既往用药情况时,我发现这些老人购买的药品基本上是“*卫食字****”。既不是药品也不是保健品的东西。这些老人在服用此类药品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脏不适,如心慌、心悸、胸闷等,全身的不适,如大汗、乏力等。甚至有的描述,出现心慌后吃上购买的此种药物没多大一会就好了。不由让人想起“大烟”的感觉。看来现在除了食品有加“大烟”的,药品也要防范了。
最近有打假人士提出“假药”或 中西复方药物的副作用问题时,我不能不想到,我们目前市场的药品到底有多少是“假药”,却被人为的穿上药品的衣裳呢?最近我看见一款药品,名称为“消渴丸”,而实际的批准文号却为“*卫食****号”,我上网查询,能生产消渴丸的厂家就一家,那么此种百分百的是假药,但是在药店确明目张胆的销售,还有促销的推销此种药品。不能不想那些已经身患疾病的老人有多么可怜了,本来就病入膏肓,还要被这些骗子助推一下,我想这些卖药的,你也这样对待你们的父母吗?对待你们的亲人吗?还是你们根本就是不懂药,仅仅是为了赚钱呢?那么你们觉得这笔钱真的花了很舒心吗?你们知道你们是在劝人吃毒药吗?
我想药监局的监管是有的,但是不能监管到人家的腰包里,我只希望,年轻人当你在看到你的父母吃药的时候你能过问一下,看看他们是不是在吃这些毒药。是不是掉进了那些药品推销员的陷阱里,等待一种不能预知的死亡。
还想问那些卖假药的药店,卖出去的药吃死人了,你不“偿命”吗?你卖真药能死呀?
曹医生,真的很细心,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