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导致的继发性肾脏病的增多,临床上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然而,很多患者及其家属对透析治疗缺乏认识,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因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有些患者虽然勉强接受了透析治疗,又由于认识上的原因产生了悲观情绪,不能积极配合治疗。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其实,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只要选择恰当的治疗时机,规律透析,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就能融入社会,生活依然精彩。
一、透析选择,当机立断
在我国,由于观念认识及经济等方面的原因,透析的时机选择都比较晚。晚期透析,由于患者病情重,并发症多,透析的风险大,透析效果也差,病人自己也感觉十分痛苦。有些患者及家属认为晚点透析会减少医疗费用,其实不然,由于病情重、并发症多,直接导致了治疗费用的增加,反而加重了经济负担。当病情发展到一程度,专科医生认为血液透析的时机成熟的时,患者及家属就当机立断,尽早进行透析治疗,这样不仅能避免全身脏器进一步损害,避免严重的并发症,也使透析过程平稳,患者痛苦也少。
二、配合治疗,树立信心
一些透析患者往往会觉得自己得了“不治之症”,而陷于悲观的情绪之中。悲观情绪不仅对疾病无益,而且会直接影响到治疗的依从性。我科一透析患者,总觉得自己“活不长了”,以为一些东西不吃就享受不到了,饮食上不能按我们的要求控制,以致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很快,水肿很严重,甚至发生过好几次心衰(心衰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可见,在悲观的情绪下,治疗的依从性很差,治疗效果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
其实,透析患者只要规律透析,配合治疗,如严格控制饮食(尤其是进水量)、积极控制血压、改善贫血、纠正钙、磷代谢紊乱等,透析患者可像正常人一样有生活质量,临床上生存10年以上的大有人在。因此,透析患者完全可以树立信心,重拾生活勇气。
三、积极生活,融入社会
曾见一些患者,除了一周2-3次透析外,其它时间基本上什么也不做,这种生活毫无意义可言。我们希望透析患者都能融入社会,多与人交流,多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甚至一些自己能够胜任的劳动,把自己看作社会的一份子,在生活劳动中享受乐趣。当然,社会也应对透析患者多理解、多包容,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