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120健康网为你提供专家咨询服务,从找到专家到得到答案只需60秒
离线
陶平宇 精神科  | 医师 执业编号: 110330100004707

  • 330接受咨询
  • 9点评用户
  • 0.00综合评分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告别过去 创造未来

发布时间:2011-02-13 11:12:54  0人已访问

关于人的性格,心理学界已经基本上达成共识,就是人的性格,是在遗传基础上,在童年期由生存的人际环境塑造出来的,这个人格塑造和形成过程,从出生的时候开始,至5岁左右基本完成。确切地说,到了5岁左右,人格塑造已经基本上完成了80%,或者说到了5岁,一个人的人格已经基本定型,其余部分,要在以后的生活经历中,进一步补充和塑造。而且,5岁以后的影响,对于一个人的核心人格,已经无关大局了。也许,您现在才意识到,早在童年,我们的性格和与之紧 密相连的命运,就已经基本确定了。

我们知道了性格形成的时间——生命的头5年,接着,我们想知道的就是,在这生命早期的5年中,性格塑造和形成的具体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有些人一定会想,那些性格变态或扭曲的人,在童年一定经受过重大精神创伤或打击,给这些人的记忆和性格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种判断,有一部分是对的,即情感体验的记忆或烙印,就是一个人形成一定情感或思维习惯的基础。一个人对于环境或周围世界的看法,取决于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和作用方式。但是,某种性格的形成,往往不一定具有那么多戏剧性。它往往是一点一滴、不知不觉、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地慢慢地形成。

比如,一个易怒的人,不是先天就容易或喜欢生气,而是从小就与一个爱生气、爱发脾气的亲人在一起生活,天天生活在生气的环境里,天长日久,慢慢地,也就模仿或学会了生气易怒的习惯。为此,我们可以算一笔帐。假如有一个特别爱生气、发脾气的母亲。平均每天当着孩子的面发一次脾气,5年就是1800次,试问,哪个孩子在多达1800次的熏陶和影响下,会学不会发怒呢?更何况,儿童的头5年,是学习情绪反应和思维方式的最佳年龄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给您一个5岁以内的孩子,您可以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随心所欲地制造出各种心理怪物来。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生命的头5年,之所以对于性格的形成和塑造那么重要,就是因为头5年孩子对于双亲特别依赖、因而,也特别容易受影响。

所以,孩子的性格基础,是在生命的头5年,由赋予孩子生命、其后又养育孩子的双亲,一手缔造的。这种缔造,是在与孩子长期共同生活的几万小时内、在孩子对于性格塑造最敏感的时期完成的。谁抚养孩子、谁和孩子长期生活在一起,谁就是孩子性格的缔造和决定者。

在极端的情况下,如果人从小与野兽生活在一起, 那么,野兽,就成了孩子性格的缔造者,他的性格,也就具备了野兽的特征。这方面,并不缺乏实例。比如,印度的狼孩,由于自幼长期与狼生活在一起,导致狼孩无论在情绪、思维,还是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具备了狼的特征,即具备了所谓的狼性。所以,从生物学的角度讲,狼孩是人,但是,从心理学的角 度看,狼孩是狼。

我们有理由推断,一个孩子的性格,其实就是他的生活习惯。

所谓人的性格,简单说,就是一个人的一整套习惯,包括情感或情绪习惯,以及思维习惯。比如,有的人就习惯于发怒、有的人习惯于忧愁,这就是情感习惯;有的人习惯于多疑、有的人习惯于幻想,这就是思维习惯。我们平常,就是凭借着这些情感和思维习惯,来判断别人的性格。比如,对于多疑的人,我们会说:他这个人,太偏激、太幼稚对于易怒的人,我们又会说:他呀,性格不好、脾气不好。

其实,我们偶尔都会有发火或多疑的时候,但是,别人不会单凭着一个人的偶然表现,来对一个人下断言,只有某种情绪、情感或思维,屡次出现,成了这个人的特征、成了这个人一贯的表现和习惯,人们才会把它和一个人的性格联系在一起。所以,只有那些成了习惯的情感和思维,才能把它归之于人的性格。

性格来源于习惯,既然是一种习惯,那么必然具备恒定性的特征。意思是说,与性格相对应的情感与思维习惯一旦形成,就基本上长期保持 恒定不变。比如,您可能有一位非常熟悉、非常要好的中学同学,在二十年后突然不期而遇,表面上,你发现他发生了很大变化、似乎感觉很陌生,可是如果真的有一天,你与他饮酒畅谈,您会发现,这位同窗好友,骨子里根本没有变化,只是服饰变了、地位变了,面具多了而已。当你把他的服饰、地位和面具统统剥光之后, 你才会意识到: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性格还是那个性格、人依旧还是那个人。这样一来,我们就得到了性格的特征,就是性格不随时间而明显改变,性格在一定时间限度内,是恒定不变的。

通过以上叙述,我们知道,性格是难以改变的,但并不是完全不能改变。经过艰苦努力,还是可以发生积极变化的。

性格的改变受以下因素制约:首先,是年龄制约。性格的可塑性,与年龄成反比例。 年纪越大,越难改变。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性格改变的年龄上限,大概在42-47岁。但是,这不是绝对的,极个别人在70余岁的时候,还可以做出一些性格调整。性格改变的第二个制约因素是,最初的性格是否具备改变的潜力。衡量性格改变潜力的指标,有以下三方面:一、对于自己的性格缺陷,是否有批判和排斥力 ——即是否自我失谐;二、对于改变自己的性格,是否具有足够的精神能量——即是否拥有足够的力必多;三、对于性格改变的承受力——即是否具备一定 强度的自我功能。

在年龄适宜、具备一定的改变潜力的情况下,性格的改变自然会发生。性格发生改变的核心机制,就是在寻求改变的内在驱动力之下,通过环境刺激、或者生活经历塑造人格。换句话说,性格的改变,是生活经历塑造出来的,生活和时间,是性格的雕塑师。这还可以分为自然经历、心理治疗经历、宗教体验等几方面。这里面,最重要的是自然生活经历与体验。最好的老师,就是生活经历。生活经历,还可以被分为日常体验和超常体验。所谓超常体验,就是强度超常的、接近人的忍 受极限的体验,比如频死感或死亡体验、极度冷热、孤独、饥饿、危险体验等等。有一少部分人,就是在极度超常的生活体验的刺激下,改变了人格、改变了生活态度、改变了人生观。日常体验,就是普通人每天的自然体验。日常生活的体验,对于性格的塑造效果,必须天长日久,才能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性格,都在随 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着或大或小的变化。人的性格的变化,就是一个经历和时间的函数。心理治疗经历和宗教体验,只是人的性格改变的小插曲,是性格改变的催化 剂。在理论上,一个科学的心理治疗,应该能够促进人的性格的改变。但是,无论心理治疗还是宗教体验,都不是人的性格能否改变的关键。最关键的,是人本身的 改变潜力、改变欲望和改变能力。

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了性格改变的限度、性格改变的途径。现在,我们再来讨论一下所谓的改变性格,是要改变什么。也许有人会说,我想把我的性格全部改变我想洗脑。其实,世界上没有最好或最坏的性格,每种人格,都有其独特的适应性。没有任何一种人格需要被彻底改变。我们想要改变的,只是矛盾、不适应、于己于人不利的那部分人格特征。我们不是要重建人格,我们是要修改、重新搭配和组合人格。只要一个人能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就足以证明,他 人格中的大部分,是健康和适应的。彻底改变人格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

下面我想就如何在有限度的情况下改变自己的性格做以下建议;

1、在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暂时接受自己的性格缺陷。自责和自卑不会给自己带来丝毫益处。况且,性格缺陷不是自己的错,它是父母亲的杰作,我们只是命运的承受者和改变着。

2、完全接受了自己之后,就是冷静的分析自己性格的所长所短,尽可能扬长避短。

3、学会等待和寻找机会,所谓等待,就是充分意识到,改变是一个时间函数,有时侯,听其自然,就是最佳的改变方式。所谓机会包括超常的生活经历、心理治疗、等外界的帮助。机会总是出现在准备好了的人面前。
最后,我想用一段比较有哲理的一段话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讨论:

懦夫是自己使自己成为懦夫

英雄是自己使自己成为英雄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必须承担一些东西

谁也代替不了

人生不可能常有鲜花和掌声

绝大多数

我们都走在艰辛的日子里

人生的乐趣

在于不断地为自己树立目标

并为之做出无愧于天地的艰苦努力

亲,我能为你提供的服务!120健康网担保,医生服务不满意请投诉并全额退款于您。
指定咨询


购买后,您可以:
随时向我在线咨询1次

99.00元/次 点击查看>
健康顾问

签约健康顾问后,您可以:
1、随时向我咨询,不限次数
2、可以向我电话咨询
3、获得我的回访

198.00元/周 点击查看>
最新服务评价
2014-10-20  | 江苏省苏州市

不专业,没解决任何问题,直接问百度好了,还不让退款,这钱老子送你这群狗吃。奉劝诸位千万别上当,就是一骗子网站。一旦付款想退没门。做不到退款承诺就别写出来,婊子立牌坊。

2014-10-12  | 江苏无锡

很好,很专业

2014-09-21  | 浙江台州

好 好好好好

2014-09-07  | 山西吕梁

服务非常满意

2014-09-07  | 河南省郑州市

不错的医生,敬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