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120健康网为你提供专家咨询服务,从找到专家到得到答案只需60秒
离线
张跃 中医综合科  | 主治医师

  • 53接受咨询
  • 0点评用户
  • 0.00综合评分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四逆散)少阴阳郁

发布时间:2011-03-04 14:50:27  0人已访问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少阴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四末”, 因此表现了手脚发凉,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少阴阳郁证”。阳气郁在体内,在体内它会有什么变化呢?会有心烦, 会有急躁,气有余便是火,阳郁也会化火,所以里边烦,外面凉。有人 把它比作灯笼,里边热,有人把它比作暖水瓶,这种情况在我们平常日常生活中,非常多见。 
我们现在经常在临床上遇到我以前说过的,病人以看病,一摸脉,脉既沉,又弦又细,你的手虽然是摸在寸关尺三部脉上,但是你能感觉 到病人的手冷气逼人,(病人)容易焦虑,容易急躁,容易激惹,一点事 儿就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智不能控制感情,那这肯定是“阳气内郁”的一种表现,这就是四逆散证,正因为“阳气内郁”,所以就可能出现各 种各样的“或见证”。“或咳”,就是咳嗽,这是阳郁气滞以后,气行则血 行,气行则水行,气郁以后,水液代谢就会失调,就容易生痰,容易生饮,寒饮犯肺,就可能出现咳嗽。所以气郁怎么造成的咳嗽呢?气郁, 水液代谢就容易失调,饮邪就内生,饮邪就犯肺,就容易出现咳嗽。所以在遇到咳嗽的时候,张仲景要加五味子和干姜这两个药,温肺化饮,敛肺气;“或悸”,心慌心跳,这正是饮气凌心所造成的。所以遇到有心 慌心跳的时候,仲景加桂枝来温通心阳。“或小便不利”,这是阳郁气滞, 水道不调的表现,所以要加茯苓来利水,畅达三焦。“或腹中痛”,这是阳郁寒凝,阳气郁,脾气就失去了肾阳的这种协助,就导致了阴寒凝滞 于腹部,阳郁寒凝,筋脉拘挛,所以就出现了腹中疼痛,那这个时候仲景加了炮附子,来温里祛寒,这个腹痛他没有用芍药,因为是阳郁寒凝, 所以他用炮附子来温里祛寒。“或泄利下重”,这个泄利从加五味子和干姜来看,这个下利应当是寒饮下注,五味子和干姜是治疗寒饮常用的一对儿药,见到下利,他用五味子、干姜这是寒饮下注所造成的。这个下重,他加薤白,薤白是通阳的,是宣痹的,这个下重不是湿邪凝滞,而应当是阳气不能通达,是气郁的表现,阳气不能通达,是气机不畅的表 现。  “或见症状”虽然多,但都不外乎是气郁所造成的,治疗的基本方 是四逆散。四逆散的药物组成是: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枳,甘, 柴,芍,这个方子是疏肝的祖方。后世的柴胡疏肝散,是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来的。王清任的少腹逐瘀汤,也是以这个方子为底方,加了活血化瘀药,现在我们市场上有血腑逐瘀冲剂来治疗胸痹,来治疗冠心病,应用非常广泛。 
少阴阳郁,为什么用疏肝的药,四逆散是疏肝的祖方,为什么要用疏肝的药?这是因为肝是主疏泄的,全身气机的调畅,全仰赖肝的疏泄的功能,所以每个脏的阳气内郁都要疏肝,所以 “少阴阳郁”也要疏肝。 后世医家把这一条,有的人主张这就是肝气郁结,你把它放到厥阴病篇更合适一些,但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就把它叫做少阴病,这是 治疗“少阴阳郁”的。
 四逆散确实是一个很好用的方子。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压力大,工作紧张,所以经常有肝气郁结的临床表现,所以四逆散在临床上 用的机会就非常多。   中间“本方是治疗肝胃(脾)气滞的基本方剂,运用范围极广,慢性肝炎、胰腺炎、胆囊炎、肥厚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痢 疾、阑尾炎、胆道蛔虫证、胆石证、食道痉挛、胃肠神经官能证,肋间神经痛”等等。你看看他的应用范围多广泛,所以我们要学疏肝的方法 的话,这个方子是个很好的方子。

亲,我能为你提供的服务!120健康网担保,医生服务不满意请投诉并全额退款于您。
指定咨询


购买后,您可以:
随时向我在线咨询1次

19.00元/次 点击查看>
健康顾问

签约健康顾问后,您可以:
1、随时向我咨询,不限次数
2、可以向我电话咨询
3、获得我的回访

暂未开通
最新服务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