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120健康网为你提供专家咨询服务,从找到专家到得到答案只需60秒
离线
余兵 内科  | 医师

  • 120接受咨询
  • 16点评用户
  • 0.00综合评分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胰岛素增敏剂

发布时间:2011-03-05 22:43:24  0人已访问

 (一)双胍类降糖药


本世纪50年代双胍类降糖药的发现,导致了苯乙双胍(降糖灵)和二甲双胍的广泛应用,总的应用人数已达4000万/年(不包括我国),以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药物。

该类药物通过加强胰岛素对周围组织的作用,增加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糖原异生从而减少肝糖输出,也可能有一定的减少肠道葡萄糖的吸收,故最适用于有胰岛素抵抗的病人和肥胖糖尿病人。其中二甲双胍(降糖片、美迪康、迪化糖锭、格华止),每片剂量250mg、500mg、850mg。特点是作用平和,副作用较小。苯乙双胍(降糖灵)每25mg,副作用较大,尤其是可引起高乳酸血症,但价格便宜。其代谢产物均无活性,90%从尿液排出。二甲双胍剂量应逐渐递增,初始剂量每日为500-800mg至日最大剂量为1500-2500mg。

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服用较大剂量的双胍类降糖药,尤其服用降糖灵时,可出现肝、肾损害;降糖灵剂量大于每日100mg,老年、或者有心、肺、肝、肾疾病患者及缺氧者,容易发生乳酸性酸中毒。此为双胍类最重要并发症,降糖灵因其发生率高而在欧、美被停用。二甲双胍引起者明显减少,平均为每1000人/年0.03例,即100万人/年30例。死亡率高,约50%,即发生者一半人死亡。

1.作用机理


双胍类药物降血糖的机理,至今未完全阐明,根据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大致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1)
抑制肠吸收葡萄糖。口服降糖灵后可改善口服葡萄糖耐量,但对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无影响,且口服后血浆胰岛素浓度不高,故非刺激胰岛素释放所致,可能是抑制肠对葡萄糖的吸收。


(2)
增加周围组织利用葡萄糖。双胍类降糖药可增高肌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加强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进入细胞的作用。


(3)
抑制肝糖异生,抑制肝糖输出。

4
适应症


(1) 2
型糖尿病患者,尤其为肥胖而不能通过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控制的高血糖患者首选。


(2) 2
型糖尿病人经饮食加磺脲类降糖药治疗后,血尿糖仍然控制不满意时,可加用双胍类降糖药。


(3) 1
型和2型糖尿病人使用胰岛素治疗时,双胍类可与之合用,协助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减少胰岛素用量,有时可使一些病情不稳定的病人病情趋于稳定。


(4)
对采用较小剂量胰岛素(每日20U以下)治疗的病人,希采用口服药治疗,而对磺脲类有过敏反应或失效时可试用。


(5)
对胰岛素抗药性病人,用双胍类可减少剂量或防止高血糖及酮症。

(6)对2型糖尿病肥胖者可与磺脲类降糖药联合应用,以减轻体重。


(7)用于IGT的干预治疗。


4
.禁忌症


(1)
凡2型糖尿病轻症可用饮食控制的不用此类药;凡2型中重症或1型糖尿病人须用胰岛素治疗,不用此类药治疗。


(2)
有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昏迷、重度感染、创伤、高热、手术、妊娠、分娩、慢性胃肠病、肝肾病、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失血失水、慢性营养不良、消瘦、黄疸、慢性酸中毒、酒精中毒等患者不宜采用此类药治疗。


(3)
使用胰岛素每日大于20U不宜用此类药。


(4)
严重的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脑部并发症、周围动脉闭塞伴坏疽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或急性病伴有缺氧者,及各种疾病引起尿糖增多并同时有酮尿时,亦不宜使用。欧洲各国已停止生产降糖灵。


5
.双胍类降糖药的副作用


(1)胃肠道反应,如20%病人食欲下降、纳少、恶心、腹胀、腹泻、上腹不适等,若从小量开始,餐中或饭后服用,或同服胃舒平,氢氧化铝等药物可减少上述反应。


(2)大剂量双胍类降糖药可使尿中出现酮体,严重时出现乳酸性酸中毒。



6
临床应用


双胍类降血糖药有苯乙双胍、二甲双胍两类,其降糖作用缓和,单独应用不发生低血糖反应。二甲双胍依生产厂家不同,组成成分和常用剂量略有区别。见下表。

双胍类降糖药品种和特点简表

药名/商品名/英文名

半衰期

作用持续时间(h)

常用剂量

(mg/d)

主 要 特 点

苯乙双胍/降糖灵/phenformin

24

46

2575

价格低廉。易发生胃肠道反应和乳酸性酸中毒。已基本停用。

二甲双胍类/melformin

1.74.5

46

不刺激胰岛素释放,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肝糖异生和输出、肠道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具有减肥、降脂、抗动脉硬化作用。不引起低血糖和乳酸性酸中毒。可有轻微、暂时的胃肠道反应。

盐酸二甲双胍/melformin

5001500

格华止/glucophage

5001700

迪化糖锭diaformin

5001500

立克糖/glucomine

5001500

美迪康/metformin

8501750

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melformin

5001500


(1)
降糖灵(苯乙双胍)。口服后易吸收,2~4小时达高峰,作用维持约4~6小时。服后约50% 从胃肠吸收,1/3在肝内苯环羟基化,后经尿排出,其余以原形经尿排出。每片25mg,一般剂量75~100mg/日,分2~4次服用。有肝肾疾病患者降血糖作用并不明显,但易导致乳酸性酸中毒,故不宜采用。


(2)
降糖片(二甲双呱)。作用与降糖灵相同,但它对胃肠刺激较小,故胃肠道副反应较轻,且不像降糖灵那样容易发生乳酸中毒。每片0.25g,一般剂量为0.75~1.5g/日,分三次服。


(3)二甲双胍降血糖作用(空腹、餐后)及降HbA1c作用效果显著,剂量足够大时与磺脲类效果相近。单用和联合其他降糖药可降低空腹或随机血糖2~4mmol/L(20%-30%),降低HbA1c绝对值1%~2%。单独应用很少发生低血糖,联合应用时则可发生。


(4)二甲双胍不增高血胰岛素,可使之稍降低,不增加体重,反可稍降低,与磺脲类合用可减少体重的增加。


(5)二甲双胍可改善脂代谢,可不同程度降低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


(6)二甲双胍可降低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PAI-1)。




(二)噻唑烷二酮类药















此类药物有如下几种:曲格列酮(troglitazone)、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环格列酮(ciglitazone)、匹格列酮(pioglitazone)和euglitazone等。曲格列酮目前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此类药物可直接降低胰岛素抵抗,减轻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有如下优点:①对2型糖尿病和肥胖患者,能促进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利用。②空腹、餐后血糖、HbA1c都下降,单独应用作用略低于磺脲类、双胍类,HbA1c下降0.5%~1%。③没有胰岛素存在时,不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在非糖尿病人群不引起低血糖。④并不影响胰岛素分泌,被称作为胰岛素增敏剂。⑤与磺脲类、双胍类合用时,能进一步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与胰岛素合用可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⑥能使糖耐量异常恢复正常,因此,可能具有延缓糖尿病发展的作用。⑦尿白蛋白排除量减少,对微血管有直接作用。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起效时间较其他降血糖药为慢。曲格列酮一般需1~4周才出现减低血糖和血中胰岛素的作用,6~8周后出现最大作用,血糖平均降低20%,血中胰岛素降低30%。但约20%-30%2型糖尿病病人对曲格列酮无效,包括单独使用或对磺脲类疗效不满意而加用曲格列酮。对少数患者有肝功能损害。继欧洲停用曲格列酮后,美国也于2000年3月禁止使用。罗格列酮2~12 mg/天(单一剂量或一天两次)可改善血糖控制。使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降低;在磺脲类、二甲双胍或胰岛素治疗的同时加用罗格列酮2~8 mg/天,则可进一步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常见不良反应为上呼吸道感染和头痛,体重增加,还有贫血和浮肿的报道。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一类极具治疗2型糖尿病价值的药物,有良好的前景。现将主要品种介绍如下:

1.曲格列酮(troglitazone)


(1)
作用机理


被称为胰岛素增敏剂。它的主要作用是使体内(主要是肌肉和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作用减弱或消失,从而使胰岛素发挥较大的作用。若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如1型糖尿病),单用曲格列酮则不起作用。曲格列酮有效地抑制肝糖异生,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其结果使血循环中葡萄糖供应减少,且体内葡萄糖清除率增快,从而使血糖降低。随着血糖降低,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此外,曲格列酮还有降低血脂
, 降血压和抗氧化的作用,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


(2)临床应用


可单独或/和其他口服降糖药合用。常用剂量200~600mg/d。一般早餐时服400mg,一次即可。正在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用曲格列酮也有好处,在胰岛素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宜从200mg/d开始。一般在加用曲格列酮后,胰岛素剂量可减少10%~25%。


(3)主要副作用及使用注意


1
)服药后可出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但仍在正常范围内。血红蛋白降到正常以下者占5%,可能与用此药后血容量扩大,血液稀释有关。


2
)服药后肝功能指标(AST、ALT及LDH)均可能升高,停药后可恢复。由于此药在肝中代谢分解,且其代谢产物主要从肝通过胆道至肠道,随粪便排出。有肝功能不全者,其代谢产物在血中水平可增到正常人的3~4倍,故对这类病人应该慎重使用。有专家提出,我国有较多无症状肝炎病人,用药尤其要慎重。国外曾经有用此药后发生严重肝脏损害而致死亡的病例报告。故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停止临床使用,不准生产。


3
)该药不宜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哺乳者及儿童糖尿病者。

2. 匹格列酮
(pioglitazone)


匹格列酮也是一种减轻胰岛素抵抗的有效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服药1次,1次30mg,安全有效。能降低甘油三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曲格列酮相比,此药几乎完全无肝脏毒性作用是其优点。此药可与磺脲类,二甲双胍类及胰岛素同用。

3. 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
(商品名avandia,文迪雅)


罗格列酮是一种新型,强效的噻唑烷二酮类口服降糖药物,通过与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结合而起作用。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贮存,减少肝糖原的异生,也减少甘油三酯分解为游离脂肪酸。该药引起低血糖的机率很低,几乎无肝肾毒性. 每日2次,剂量2~4mg,安全有效.可与其他降糖药合用。

亲,我能为你提供的服务!120健康网担保,医生服务不满意请投诉并全额退款于您。
指定咨询


购买后,您可以:
随时向我在线咨询1次

9.00元/次 点击查看>
健康顾问

签约健康顾问后,您可以:
1、随时向我咨询,不限次数
2、可以向我电话咨询
3、获得我的回访

暂未开通
最新服务评价
2016-01-23  | 贵州贵阳

讲解仔细亲切友好回复及时

2015-06-16  | 广东省广州市

专业医生,很感谢,谢谢帮助

2014-07-10  | 湖南娄底

不错的啊,医生回复速度快,也很热情,

2014-07-06  | 也门

非常满意!!!

2014-07-02  | 蒙古

对医生很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