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教师,平时在班级里对学生,语气还算可以的。可是每当回到家里,看到自己的先生这个没做,那个做的不好,我就控制不住的想发脾气,我的愤怒就像爆发的火山,老会灼伤我的先生和孩子。为此婆婆,父母都说过我,可是我还是容易在家发脾气,面对我愤怒的情绪,我改如何改善呢?我很想做个温柔的妻子,而不是河东狮!请您帮帮我!
您好:
您是教师,在学校的时候,对于学生可能容易注意自己的语气,而把自己真正的情绪压抑下来了,可是回到家里,面对亲人,就不会再注意了,而且容易把自己对学生的情绪带回家里,面对现状,建议如下:
1、 允许自己发火,不要对自己的情绪求全责备。愤怒同欢乐和恐惧一样都是一种情感,无所谓对也无所谓错——的确无所谓。它隶属于您,是您整个人性的一部分,愤怒也是一种信号,能够向你传递重要的信息。它可能告诉您自己的权益正在受到践踏,自己正在受侮辱或被利用,或有人在漠视自己的需求。愤怒总是意味着有什么事情有待改变。
2、 将怒气外露。锤击枕头;朝惹您生气的人的照片怒吼;坐在汽车里或独自一人在家时,想象自己是在同他们理论。您没有必要对什么人发动人身或口头攻击来发泄怒气——可以同信赖的人谈谈自己多么恼火。在将怒气释放出来以前,你是没法与之打交道的。
3、 增加运动量。将自己的怒气物理化有助于释放体内的紧张情绪。如果不能打网球,跑步或骑自行车,可以清理一下物品快要溢出来的壁橱或去上舞蹈课。体力运动也能增加内啡肽的分泌——内啡肽是大脑中的一种能使人精神抖索的化学物质。你将会发泄承认自己的怒气会增加精力,提高效率。没有什么比闷在心中的怒气更能伤人的。
4、 不要让怒气强化你反面的自我形象。不能说因为生气了,自己便成了坏人。您可能会因此怨恨他人,尤其是怨恨父母,而产生负罪感。大声地说:“我生气了。我是有权生气的。因自己生别人的气而产生负罪感,这并没有关系,假如这是在化解自己的怒气时所产生的想象的话。我有这种感觉既不能算对,也不能算错。”
5、 把您的怒气变为进行自我界定的动力。您心中的怒气在促使你弄清楚与别人相处的时候,自己愿意接受什么,不愿意接受什么这一点上很有益处。它有助于你确定跳出屈服,顺从,唯恐惹别人不高兴的旧模式,还有助于你重新把精力集中到自己的事情上来,退出改变别人的这场无望的战斗。变“我生气因为别人从不让我有自己的生活”为“我再也不允许别人控制我或贬损我了。”
希望上面的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