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不治己 当局者迷
首先排除:能力之外的情况当然不自做聪明。
一般认为,医不自医是由于医者对疾病、医理、药理都比较明白,给人医病时能根据病情客观进行辨证论治,处方用药以病而立,多无顾忌,所以常常显效。而给自己或家人医病时,往往联想较多、顾忌较多,担心某药热、某药寒、某药有害、某药有毒,如此掂量来掂量去,下不了决心。开起药方来,小心翼翼地把药味换了又换,把药量调了又调,减了又减。最后形成的处方,其药味与君臣佐使配伍法则有违,战斗力锐减;其药量与寒热温凉四性不符,目的性不明确,造成既扶正不力,又驱邪无果的结局,疗效自然就要差一些。
是“惜己”的人性和“忧患”的心态决定的。
痛苦之中,判断力和理智程度也相对会降低,对诊疗思路会造成直接影响,恐怕这也是“医不自医”的原因。
还隐含有医者汲取同行长处的态度和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