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如何防治
春困即春天精神倦怠疲乏。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春夏(长夏)秋冬四(五)季的变迁,会有风暑(湿)燥寒的气候变化及生长(化)收藏等物境现象的表现。春困就是因为季节交换给人们带来的生理变化的一种反应。寒冷的冬天,人体受到低温的影响和刺激,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液流量相对减少,汗腺和毛孔也随之闭合,减少了热量的散发,以维持人体正常体温。此即所谓“冬藏”现象。进入春季后,随着气温的升高,人的身体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也旺盛起来。此即所谓“春生”现象。这样一来,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随着天气变暖,新陈代谢逐渐旺盛,耗氧量不断地加大,大脑的供氧量则必然就显得不足了。加上暖气温的良性刺激,使大脑受到某种抑制。因而人们就会感到困倦思睡,总觉得睡不够。但是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其中也含有一些病理因素,一些“春困”是疾病的表现。比如:精神病发作前所出现的抑郁症状;肝炎前期的低热嗜睡现象;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因体虚引起的困乏;高血压患者在春天嗜睡,哈欠频频,很可能是中风的先兆;风湿性疾病、关节炎在春天常会复发而出现周身酸重困乏等表现。因此,疾病引起的“春困”,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 同时春天也是多种疾病的高发季节,应该注意做好预防。
总之,春困是季节交换带来的生理变化的客观反应,是气血失调的一种表现。
注: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有春困的表现,那些身体强壮的人对自然变化及各种刺激的适应性就会很强,就不会出现春困的表现。要想消除春困,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是晚睡早起,保证足够的睡眠
春季有了良好的休息睡眠,人体才能应对季节变化所产生的生理性的反应,增加机体承受各种刺激及紧张度能力,减少白天的困倦。过多的睡眠不能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反而会引起人的惰性,越睡越困,越睡越懒。推荐的睡眠时间是9:30到次晨5:30,以七八个小时为宜。
第二是做头皮操
春季坚持做头皮操,能消除大脑困倦。其方法是:先用双手十指自然屈指并拢,用指端自前向后、自中绕两侧,对整个发际较有力地划摩10次;再用十指依前顺序较有力地一点一点地按压3遍;再用十指依前顺序做短距离往返搔抓3遍,每个搔抓区抓5下;最后用十指依前顺序轻缓按摩5遍。每天早起、晚睡前各做1次,可使精力旺盛、思维敏捷,是消除脑疲劳困倦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第三是视觉刺激,运动及调摄情志
春季走出户外,举目远眺,让美丽的大自然景色尽收眼底,给自己以视觉的良好刺激,并进行有益的体育和文娱活动,如散步、跑步、做体操、放风筝、太极拳、羽毛球、乒乓球等;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来往,与朋友一起说说笑话,谈谈趣闻,放松身心,勿生恼怒,可以运行气血,有助于消除春困。
第四是饮食调摄
科学的饮食对解决春困也有积极的效果。淡茶水或咖啡等可振奋精神,有解除春困人作用。春季饮食宜清淡、新鲜、易消化,青菜、胡罗卜、马兰头、芹菜、小白菜、荸荠等食物是最佳的选择。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鱼类、蛋类、奶类、豆制品、猪肝、瘦肉类、花生等食物;食物味道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多食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以中和体内酸性产物,消除疲劳;不可多食寒凉、油腻、黏滞的食品,更不可过多饮酒;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如维生素C、B等。适量吃一些葱、姜、蒜等辛味食物,及摄食适当的养阳之品,如羊肉、雀肉、黑枣等,恢复人体阴阳平衡,使人精神充沛,它们具有祛湿、避秽浊、促进血液循环、兴奋大脑中枢的作用,但要注意不要吃多了,春季阳气升发,人体会与自然界相应而产生适应性的反应,所以吃多了会上火的,而出现口舌生疮,口周疱疹等的情况。同时,还可用生薏米30克、扁豆20克、淮山药10克煮粥吃,或用木棉花20克、赤小豆15克煎茶喝,或西洋参5克,炖或煲水饮。采取上述方法,对消除春困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第五是科学用脑
科学用脑,就是让左脑半球得到适当的休息。大脑有左右两个半球。在春季日常工作中,左脑半球主要负责语言、数学、抽象思维等,脑力劳动者的右脑半球较少应用,相对轻松一些。因此,当头脑不清醒和胀痛时,应放下手头的工作,听听音乐、赏赏花草、做做体操,让右脑半球得到活动和使用,左脑半球适当休息。更重要的是,运动能使人体耗氧量最大的大脑及时得到补充和供给,这样有利于去劳解困。
第六是勤刷牙洗脸。
刷牙洗脸是一种消除春困的较为简便有效的方法。当困倦之意袭来时,可采用具有芳香气味的牙膏刷牙漱口,用冷水洗脸,这样可以提神醒脑。
春天是美好的季节,也是人们最爱犯困的季节,只要人们正确认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就会克服春困带来的烦恼,轻松愉快地度过春困季节,同时也会防止高血压、脑中风、冠心病、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生。
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对进一步治疗有很大帮助。
非常感谢,解释很清楚
医生解答得很满意,谢谢
解答详细,态度很好,,,
非常好,医生回复的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