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见 http://www.120ask.com/xxgnk/19/19216954.htm
老人脑梗塞后遗症痰多
患者年龄:70
患者性别:女
病情描述:
各位朋友,我母亲今年70岁了,脑梗塞10年,半身不遂。有糖尿病、高血压、支气管扩张。
今年春节那天晚上,吃了9只大虾。然后睡下后,凌晨12点半左右就发现母亲时间意识不清楚。
以前虽然时有糊涂的情况,但这回比较严重,到今天为止依然有些迷糊,而不像以往只是迷糊几分钟或一小时就恢复正常意识。
而且,母亲痰多,很多黄痰。咳嗽比较费力,不容易把痰咳出来。
虽然能够说话,但是行动不正常了,说话声音也和以前不一样了。
前天上午,右侧正常的胳膊和腿,自己就动起来了,做画圈动作。自己无法停止,旁人手按着也无法停止。
到目前为止的情况就是言语不清楚、总是忘记事情。而且拿东西不稳,有时抓不到东西。
痰多,黄痰,咳出来很费力。
晚上睡觉时依然在咳嗽。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10年前在天津一中心医院治疗过脑梗塞,住院9天确诊脑梗塞,出院后情况直下。
8年前在天津中医二附属治疗过脑梗塞,住院20天,病情依然。
3年前天津一中心医院治疗过肺炎,住院30天,当时医生告知,无法彻底解决长期支气管扩张和现在的肺炎,因此出院后依然痰多,至今有黄痰。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我家的条件很差,没有条件去医院住院长期治疗。请问各位朋友,有没有和我类似的情况,或者对这个情况很了解的医生,帮我解释一下现在是何种情况,以及在家里如何治疗,另外需要何种药物?我是借朋友的电脑上网的,如果您能够回复我,万分感谢!
追加悬赏到2000分(2011-2-12 11:11:57)
病情分析:
您好,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为老年女性,同时患有有糖尿病、高血压、支气管扩张。复发脑梗塞2次而且遗留后遗症,目前肺部的感染比较重的。
意见建议:
此种情况建议住院治疗的,如条件所限在家护理,比较困难,做到以下几点应该有所帮助的,1.继续在家输液治疗脑梗塞和肺部感染,2.平时注意翻身拍背,必须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在家可以用大的注射器进行抽痰,防止窒息,通常的排痰后,感染也会较快的得到控制的,3.预防褥疮的发生。4.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
医生询问:
请问患者发烧吗?血糖控制的如何?
提问人的追问 2011-2-10 11:57:55
非常感谢魏大夫的回答,我母亲现在没有发烧,血糖控制却不太好,空腹有时8--9。
我们现在是使用诺和诺德的诺和灵30r胰岛素上午16下午16这个单位来注射的。我家年前三口人都感冒了,我的父亲现在也是肺感染,正在输液治疗。可能母亲也是因为这个,但是并没有发烧,就是总说痰吐不干净,堵得慌,听了您说的这个注射器抽痰,我现在就去问问门口的社区医院能否提供这个治疗。
再次感谢您并且希望得到您的进一步指导,谢谢~~!
回复人的回复 2011-2-10 21:28:21
您好,1.老人的基础疾病较多,血糖控制是基础,血糖机要达标但又防止出现低血糖的。如果老人的饮食比较固定的话,建议把诺和灵30R,早餐前再加2单位,最好能测一下一天中的五点血糖,看看血糖的水平,即空腹,三餐后的2小时,睡前五次血糖水平。2.目前患者无发烧,说明还不是急性的感染,控制血糖达标后,肺部感染也会逐渐得到控制。
提问人的追问 2011-2-12 11:11:13
魏大夫您好,这两天没有上来和您继续交流,不好意思。
我母亲于10日,送到医院了,经ct诊断可能是脑干梗塞,有肺炎,核磁共振也做了,但是明天才有答案,据说可以确诊是否为脑干梗塞。
目前老娘依然不清醒,这两天也没有进食,进水。
一直在输脑蛋白。和治疗肺炎的消炎药。请问魏大夫,如果是脑干梗塞,还有治疗的希望么?是否应该接回家,找社区医院进行输液治疗啊,目前在医院每天都要1800多元,都是外借的钱,家里实在是顶不住了。盼望您的解答谢谢!~!
回复人的回复 2011-2-12 13:01:22
您好,老人的基础疾病较多,目前并发脑干的梗塞,病情应该说更加复杂。目前在医院进行治疗,治疗也相当的复杂,所以费用较高是必然的,昏迷2天以上建议下胃管进行鼻饲,积极治疗并发症,力争患者病情有所转机,老人一生不容易,也不是绝症,不要轻言放弃的。如果经济实在困难,建议先和家属沟通协商一致后再和医院进行沟通的。如有问题随时来问。
体会:
回答此类问题比较接近临床,患者家属叙述比较详细,目的明确,自己回答也能得心应手。
这个病例比较复杂,患者为老年女性,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支气管扩张,脑梗塞,目前又复发脑梗塞和肺部的感染,出现意识模糊,肺部感染,痰液较多,在家中难以处理,经过网上咨询后,送至医院。2天后又在网上咨询,在医院经过2天检查和治疗,检查头颅CT和MRI确诊为脑干梗塞,这个病例在院治疗也是比较复杂,需要综合治疗,耗费巨大。病情较危重,昏迷不能进食,家属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患者多次住院经济消耗巨大,有放弃治疗的表示,给予患者家属劝告、鼓励,增强其治疗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