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穿刺术记录
向病人解释穿刺目的(对于过分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予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镇痛。),争取患者同意及理解后签知情同意书。准备消毒器械及穿刺包,穿戴工作服、帽、口罩,洗净双手。扶病人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手臂上。选择肩胛下角线或腋后线7-8 肋间作为穿刺点(结合X线及超声波检查确定,并用龙胆紫在皮肤上做标志)。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检查器械,检查穿刺针通畅,胶管无漏气及破损。用2%利多卡因局部逐层浸润麻醉,选在下一肋骨的上缘为穿刺点。用血管钳夹住穿刺针后面的胶管,使之不漏气。以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穿刺针沿麻醉部位经肋骨上缘垂直缓慢刺人,当有突破感时立即停止。接上注射器后,再松开止血钳(此时助手用止血钳固定穿刺针防止针摆动及刺入肺脏)。注射器抽满后,再次用血管钳夹闭胶管并取下注射器,将抽出液注入弯盘及专门准备的容器中,重复次,共抽出淡黄色液体 ml。抽完液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用胶布固定。将抽出液ml送化验、记量。术后嘱病人静卧,并嘱患者如有不适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及时处理。整理物品后,术毕。
重要提示:①严格无菌操作。始终保持胸腔负压,穿刺时或松开注射器时胶管一定夹闭;避免在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损伤腹腔内脏器;③一次抽液不应过多、过快,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但如为脓胸,应尽量抽净。
腹腔穿刺术记录
向病人解释穿刺目的(对于过分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予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镇痛。),争取患者同意及理解后签知情同意书。戴工作服、帽子、口罩,洗手。嘱告诉病人先排尿,以免损伤膀胱。准备好消毒器械及穿刺包后,嘱病人平卧(半卧、稍左侧卧位均可)。取左下腹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为穿刺点(必要时超声波定位穿刺)。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致腹膜壁层逐层行局部麻醉。检查穿刺针通畅后,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点逐层刺入腹壁,待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立即停止。用50 ml注射器抽液或引流腹腔积液,同时记量,共抽出腹腔液体ml,色淡黄,不易凝固。将抽出的腹腔积液ml送检验。术毕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压迫数分钟,再用胶布固定(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无菌的20ml或50ml注射器和7号针头进行穿刺抽液)。术后嘱病人静卧,并嘱患者如有不适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及时处理。整理物品后,术毕。
重要提示:①为防止腹腔积液沿穿刺针线路外渗,当针尖通过皮肤到达皮下后,稍向周围移动一下针头,然后再刺向腹腔;②术中病人出现头晕、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脉搏明显增快时,应立即停止操作;③放液不能过快、过多,肝硬化病人一次放液一般不超过3000ml.
腰椎穿刺术记录
向病人解释穿刺目的(对于过分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予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
重要提示:①严格掌握禁忌证,凡疑有颅内高压者穿刺应慎重,最好先作眼底检查证实无明显视乳头水肿及脑疝表现。休克、濒危状态、颅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窝有占位病变及穿刺局部有皮肤炎症者禁忌穿刺;②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反应,如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者应停止操作,并作相应处理;③脑脊液流出不宜过快,应随时用针芯控制,脑压偏高时更应缓慢放出,否则易发生脑疝。
骨髓穿刺术
向病人解释穿刺目的(对于过分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予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镇痛。),争取患者同意及理解后签知情同意书。常规消毒﹑铺手术巾﹐取(胸骨及髂前上棘穿刺时)仰卧位(髂后上棘穿刺时应取侧卧位。腰椎棘突穿刺时取坐位或侧卧位)髂前上棘为穿刺点,用2%利多卡因做局部皮肤、皮下和骨膜麻醉。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长度上(髂骨穿刺约
注意事项:
涂片的制作
取髓液一滴约
骨髓穿刺和骨髓涂片注意事项
(1)骨髓穿刺前应检查PT、APTT,有出血倾向者行穿刺术时应特别注意。
(2)骨髓穿刺针和注射器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
(3)穿刺针针头进入骨质后要避免过大摆动,以免折断穿刺针。胸骨穿刺时不可用力过猛、穿刺过深,以防穿透内侧骨板而发生意外。
(4)穿刺过程中,如果感到骨质坚硬,难以进入骨髓腔时,不可强行进针,以免断针。应考虑为大理石骨病的可能,及时行骨骼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
(5)做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时,抽取的骨髓液不可过多,以免影响骨髓增生程度的判断、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
(6)送检骨髓液涂片时,应同时附送血涂片2~3张。
如未能抽得骨髓液,可能是针腔被皮肤、皮下组织或骨片填塞,也可能是进针太深或太浅,针尖未在髓腔内,此时应重新插上针芯,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再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上带有血迹,再行抽吸可望获得骨髓液。
骨髓穿刺成功的指标﹕吸取骨髓时患者局部有短暂的酸痛﹔骨髓液中可见到散在的渣状黄白色骨髓小粒或油滴﹔涂片检查时有骨髓中特有的细胞(如巨核细胞﹑网状细胞等)﹔骨髓细胞分类时﹐中性粒细胞的杆状核与分叶核之比大于末梢血中中性粒细胞的杆状核与分叶核之比。 制备骨髓涂片﹕取骨髓液中骨髓小粒部分制作涂片﹐涂片的动作应快。理想涂片应厚薄均匀﹐有头﹑体﹑尾三部分。涂片干后应尽快染色。
曹医生,真的很细心,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