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120健康网为你提供专家咨询服务,从找到专家到得到答案只需60秒
离线
郭德斌 骨外科  | 副主任医师 执业编号: 200053141532621740812003

  • 0接受咨询
  • 0点评用户
  • 0.00综合评分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平阳霉素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1-06-29 20:05:11  358人已访问

  

                                              平阳霉素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郭德斌、何书平

下肢静脉曲张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1,指下肢浅表静脉发生扩张、延长、弯曲成团状,早期主要表现为酸胀不适和疼痛感,到晚期可出现患肢肿胀,色素沉着,并发慢性溃疡的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据报告我国15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为96%[2],尤以长期站立工作及重体力劳动者多发,后期往往伴有经久不愈的皮肤溃疡,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传统采用硬化剂注射及高位结扎、剥脱主干手术治疗,效果尚可,但创伤大,并发症多。我们自2007年采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52(85条肢体)通过术前、术后CEAP临床分级与临床记分比较,效果显著其特点:操作简单,无创治疗,无疤痕,无需特殊设备,恢复迅速,治愈率高,无并发症,复发可重复注射仍然有效等,深受广大患者青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中, 男性24, 女性28, 年龄2165,平均38, 85条肢体,左下肢51条,右下肢34条, 病程1. 5个月~20, 平均4. 5年。按国际静脉联盟临床分级(CEAP分类法)C25条,C325条,C4 38条,C510条,C67条,共85条肢体。所有病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AB2组,其中A32(男性14, 女性18, 年龄2265, 平均年龄37) , 应用平阳霉素注射+下肢穿弹力袜; B20(男性10,女性10, 年龄2164, 平均41) , 采用单纯下肢穿弹力袜

1.2 诊断标准 1.有长期站立和使腹压升高病史,或下肢静脉曲张的家族史。2.患者下肢静脉明显迂曲扩张,站立时更为明显。3.深静脉通畅,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可能有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4.超声多普勒或静脉造影示大隐静脉迂曲扩张,瓣膜功能不全。5.可伴有色素沉着,溃疡,血栓性浅静脉炎,出血,溃疡等并发症。所有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

1.3 方法

A: 平阳霉素注射和压迫疗法 平阳霉素8㎎用生理盐水稀释至8ml,患者取斜卧位,使曲张静脉充盈,选用细针穿刺,穿入静脉后,患者平卧,在穿刺点上下各用手栺压迫,使穿刺的静脉段处于空虚状态。注入平阳霉素1ml后,持续手指压迫1分钟,然后局部换用卷起的纱布垫压迫。1次注射不超过8处。整个下肢自踝至注射处近侧,应用弹力绷带包扎或穿弹力袜后,立即开始主动活动。维持弹力织物压迫时间,不少于6周。


B: 弹力袜压迫疗法 维持弹力织物压迫时间,不少于6周。

1.4 随访

1.4.1  CEAP临床分级[3  比较手术前后临床分级(C0C6)的变化。

1994年美国静脉学会CEAP分类法

C—clinical features

0级:无可见或触及的静脉疾病体征

1级:有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踝部潮红

2级:有静脉曲张

3级:有水肿,但无静脉疾病引起的皮肤改变,如色素沉着、湿疹和皮肤硬化等

4级:有静脉疾病引起的皮肤改变

5级:有静脉疾病引起的皮肤改变和已愈合的溃疡

6级:有静脉疾病引起的皮肤改变和正发作的溃疡

临床记分[4  根据记录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记分,每出现一个症状或体征,即累计1分,分值越高,说明病变越严重。比较AB 2组手术前后平均分值差。

1.4.2随访情况  全组85条患肢术前、术后均进行CEAP临床分级和临床记分,随访率达100%;二组患者随访期为术后2个月~24个月,平均15个月。

1.4.3 统计学方法  采用配对t检验对二组及各组间手术前后随访结果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由SPSS 11.5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评分标准和治疗结果 

2.1 CEAP临床分级  二组手术前后临床分级见表1。(1A32例术前临床分级:无C0C1C2C462.50%(20/32)C525.00%(8/32)C612.50%(4/32);术后C2C3 C4均转为C0 8C52C6都为C02C6转为C1。(2B20例术前临床分级:无C0C1C2C465.00%(13/20)C525.00%(5/20)C610.00%(2/20);术后C2C3转为C14C4转为C3 C5C6都为C5

1  三组手术前后临床分级例数统计  ()

临床  分级

A

 

B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C0

0           30

 

0      0

C1

0            2

 

0      3

C2

5             0

 

4      6

C3

8             0

 

5      4

C4

7             0

 

4      0

C5

8             0

 

5      7

C6

4             0

 

2      0

2.2  临床记分  三组手术前后临床记分值见表2A32例术前临床记分值为4.41±1.19,术后为1.10±0.58,二者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B20例术前临床记分值为4.35±1.26,术后为4.30±1.24,差异二者无显著性(P0.05)A组与B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P0.01)

2  二组手术前后CEAP评分  x±s

组别

术前

术后

A

4.41±1.24

1.10±0.58

B

4.35±1.26

4.30±1.24

A30例全部治愈,浅静脉曲张消失,下肢重垂感缓解,自觉轻松,1例遗留不同程度的下肢活动后重垂感、水肿,均较术前明显减轻。静脉性皮炎、搔痒在2周内消失,色素沉着逐渐消退。静脉性溃疡12个月内愈合。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随访12年,1例在2年后部分浅静脉曲张复发,重复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后痊愈。B 组优5 , 2 , 9, 4,224个月随访观察,复发19; A组与B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和随访过程中未发现平阳霉素明显的毒副作用。

3        讨 论

 3.1分级  1994年由一个国际静脉疾病研讨委员会提出的CEAP系统是一个综合分析评价慢性静脉疾病的分类法,有利于在病例报告和评价不同的诊断和治疗方式方面统一化,对外科治疗具有指导意义。该法于第二届泛太平洋静脉疾病研讨会(1997)得到确认,现已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CEAP法由临床分类、病因分类、解剖分类和病理生理分类四部分组成。临床分类采用06级,将各种静脉疾病的临床特征包括在内,如毛细血管扩张、静脉曲张、水肿、皮肤改变、溃疡等,级别越高提示症状和体征越严重。病因分类为先天性、原发性和继发性。解剖分类为三个系统(浅静脉、深静脉和交通静脉系统)18分段,比较完整地概括了下肢静脉系统。病理生理分类为返流性、阻塞性和返流阻塞合并性。依据CEAP法可对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进行评分,从而判断下肢静脉功能状况,为外科治疗提供依据,是全面系统的下肢静脉病分类法,能比较客观地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疗效。

3.2传统治疗方法

3.2.1手术治疗 主要是高位结扎+静脉抽剥术方法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手术需采用硬膜外麻醉、创伤较大,术后患者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对于严重病例常难以彻底切除曲张静脉团块。收费在五六千元左右,但这种手术需要在腿部做多个切口才能将曲张静脉切割清除,术后会在腿部留下累累伤疤,而且在抽剥静脉的时候易造成大面积损伤,患者较痛苦,需要一两周才能出院。且大隐静脉主干往往剥脱不全(通常只能剥脱大腿部位的大隐静脉主干),成为复发的主要原因之,还有切口过多影响外观及术后易发生皮下血肿的缺点。小切口结扎及经皮缝扎等方法,虽可改善小腿美观,却无法避免主干及属支残留情况。近几年较流行的曲张静脉点式剥脱术,虽然剥脱较彻底,复发率低,但切口过多,手术费时较长是其缺点。近年来,医学界开始使用激光治疗静脉曲张的方法(EVLT)。它通过在病人腿上切开2个直径不到1厘米的小口,进行局部穿刺、插入光纤进行导航,再将变形的静脉属支封死。其优点是微创、减轻患者痛苦、疤痕少且一周内可出院,但价格比传统手术高出约三分之一。

3.2.2硬化剂注射 大剂量5%鱼肝油酸钠硬化剂注射法的禁忌证有局部严重淤滞性皮炎或感染,卧床休息的病人,妊娠妇女,白塞综合征等。硬化剂治疗可引起过敏性休克、深静脉血栓,因此国外已不常用。同时硬化剂注射要有一定深度,否则导致皮肤坏死,形成溃疡或出血,难以忍受的持续性疼痛。注射时须避开大血管及神经组织等重要结构,因此其应用受到限制。硬化剂疗法只是在血管内部形成炎症暂时阻断血流,复发率据我们统计在85%以上。目前流行的激光血管腔内治疗,有可能术中导管无法进入静脉而被迫改用传统术式,术后部分患者疼痛严重,并未显示出较传统手术有明显优势。

3.3研究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二组临床记分值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说明经A种方式治疗的病例,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显著的改善。治疗后:A组中C4(有色素沉着)转为C0C3的占100%B组占20%,说明A种治疗对于改善PDVI的皮肤营养障碍性病变有显著的效果;A组中C5(可愈合溃疡)转为C0C4的占69.71%B组占9.85% A组中C6(不愈合溃疡)转为C0C4的占92.43%B组占8.00%表明平阳霉素注射+下肢穿弹力袜治疗效果显著单纯下肢穿弹力袜治疗好。

3.3.1 平阳霉素作用机理 平阳霉素是由平阳链霉菌(streptomys pingyagensinSP)产生的多种博来霉素A组(A 5 ),是新型抗癌药。是通过抑制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影响细胞代谢功能的一种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对造血功能亦无明显的损害,毒性小,不良反应轻[5]。经实验研究发现,将平阳霉素注入昆明小鼠脾脏内,初始血窦内皮细胞发生肿胀,轻度变性,随着时间的延续,逐渐出现细胞皱缩,结构消失,核空泡状溶解或碎裂。表明平阳霉素主要直接作用于内皮细胞,干扰细胞的正常代谢,它能与血管内皮细胞结合,促使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产生游离基,再作用于DNA,抑制细胞DNA的合成和切断DNA链干扰细胞分裂和增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以及局部化学刺激引起无菌性炎症,使内皮细胞变性坏死、组织水肿、变性、破碎、纤维化直至消失,最终导致血管腔闭塞。[6因此,可利用平阳霉素的这些作用机理来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将平阳霉素直接注入曲张静脉内,使腔内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可充分发挥直接损伤破坏内皮细胞的药理作用,使之萎缩变性、坏死脱落,产生无菌性炎症,形成纤维性瘢痕粘连,使静脉腔逐步吸收缩小。   

3.3.2 平阳霉素的剂量  平阳霉素的治疗剂量,各学者说法不统一,一般认为每次注射剂量为4mg-8mg 7-10天重复一次,多数主张0.3mg-1mg/kg较为合适。曲张静脉一般为多段性囊腔,由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管腔组成,彼此间隔,互不相通,药物注入瘤体后吸收入血缓慢,易于局部存留,不易扩散。我们认为可适当增加平阳霉素用量,提高疗效。本组1例首次给药8mg后,效果不佳,改变剂量为12mg-16mg/次,总量达到52mg时,局部曲张静脉消失、变平。但具体用量因人而异,应根据患者年龄、体重和范围等因素综合考虑。也可在首次小剂量注射后逐渐增加剂量。用药剂量小于1mg/kg,间歇期不小于2周,总剂量限制在5mg/kg,这点可帮助避免严重的毒副作用。

3.3.3 平阳霉素的不良反应  此药主要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是发热和胃肠道反应,较严重者有肺炎样症状和肺纤维化7。平阳霉素引起的发热是平阳霉素可激发机体内热源的释放所致,而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内热源的释放,因此使用地塞米松可以抑制平阳霉素引起的高热。本组用药剂量适中、时间间隔长,未发生明显的副反应,常规复查血常规、胸片、肝肾功能等均无异常。以上说明此疗法应用十分安全。

3.4结论 较手术治疗和硬化剂注射治疗,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具有明显优点:疗效确切、安全;治疗时间短,整个治疗过程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小,即使曾行其他方法失败的病例仍可采用此法治愈。如有复发,尚可再次注射治疗③术后恢复快,不影响正常生活;④无需住院,无需特殊设备,无创治疗,无疤痕,不影响肢体美观,花费少,恢复迅速,治愈率高,完全可取代传统的开放手术。该法易于掌握,便于在基层推广,对提高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改善广大患者的工作、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80.

2. 张培华.临床血管外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40.

3  Raju S.Surgical treatment of deep venous valvular incompetence.InCronenwell H.Rutherford Vascular Surgery15th ed.BeijingHealth Sciences Asia20022037-2049.

4. 张金池,郭平凡.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戴戒术的疗效观察.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0,7:184-185.

5.陈光,赵敏,王琪等。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实验研究。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9134):290

6.赵吉虹.平阳霉素与鱼肝油酸钠对血管硬化作用的比较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7,15(2):97-9.

7.周自永主编.新编常用药物手册.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751.

亲,我能为你提供的服务!120健康网担保,医生服务不满意请投诉并全额退款于您。
指定咨询


购买后,您可以:
随时向我在线咨询1次

99.00元/次 点击查看>
健康顾问

签约健康顾问后,您可以:
1、随时向我咨询,不限次数
2、可以向我电话咨询
3、获得我的回访

198.00元/周 点击查看>
最新服务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