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120健康网为你提供专家咨询服务,从找到专家到得到答案只需60秒
离线
李丽 内分泌科  | 主治医师

  • 119接受咨询
  • 9点评用户
  • 0.00综合评分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便血要引起大家注意

发布时间:2011-07-12 19:27:52  1人已访问

  

自肛门排出血液是一个罹病的指征,是消化道出血的信号。排出血液的颜色、性质

数量与排便的关系,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消化道出血分高位出血和低位出血两

种。

    上消化道出血,如食管下端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胆道出血

等,血液离开血管后进入肠腔存留时间较长,与消化后的残渣混合均匀,排出体外时粪

便乃呈柏油状,色黑而亮,有时为咖啡色、稠粘成浆糊状。

    下消化道出血,尤其是直肠下端出血则血色鲜红,与排便有密切关系,排出的粪便

与血液并不混杂。如内痔出血的特点是用力排便时血液可从肛门内成射出状或点滴状,有

时仅在便后见手纸上带血,一般出血量不定。肛裂引起的出血,一般量小,但解便时常

拌有撕裂样疼痛。小孩解便时有血液污染肛门或排便有鲜红血液滴出(有时在粪便表层发

现线形血痕),种种可能是直肠息肉存在的指征。对于成年人,若便中带血并混有粘液和

脓性分泌物,气味奇臭,很可能是直肠或下段结肠有癌变。倘若粪便带血粘液特多,里

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则首先考虑痢疾和慢性肠炎,禁食3天荤食后,仍发现粪便隐

血阳性,须进一步检查,排除结肠或消化道肿瘤的可能。

     引起便血的原因常见的有下消化道疾病、全身性疾病及上消化道疾病。一般认为3

7ml的出血即可使粪便潜血反应呈阳性,2530ml的出血可使粪便呈黑色,lOOml的出血

可使粪便呈柏油色,肉眼可见的鲜血或血块多数病变在肛门直肠。

    1.下消化道病变:

    (1)肛管疾病:痔、肛裂、肛瘘。

    (2)直肠疾病:直肠炎症:细菌性痢疾、血吸虫病、阿米巴肠病、肠结核、溃疡

性大肠炎、放射性直肠炎等。直肠肿瘤:癌、类癌、乳头状腺瘤、息肉病、家族性息

肉等。直肠损伤、异物、刺伤、坚硬粪块、器械和活组织检查致损伤等。

     (3)结肠疾病:感染与寄生虫:细菌性痢疾、血吸虫病、阿米巴肠病、肠结核等。

炎症;溃疡性大肠炎、放射性结肠炎、克隆病、结肠憩室炎和憩室溃疡。肿瘤:结

肠癌、类癌、恶性淋巴瘤、平滑肌瘤、纤维肉瘤、粘液肉瘤等。

     (4)小肠疾病:感染:伤寒与副伤寒、结核病。炎症;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克隆病、憩室炎及憩室溃疡。肿瘤:恶性淋巴瘤、癌、平滑肌肉瘤、类癌、脂肪瘤、血

管瘤等。

     (5)血管病变:缺血性大肠炎、过敏性紫癜、维生素C及维生素D缺乏、遗传性毛

    细管扩张症等。

    2.全身性疾病

    (1)凝血机制障碍:维生素K缺乏、血友病及血管性假血友病。

    (2)血小板因素;原发性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

  小板无力症等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异常。

    (3)尿毒症。

    (4)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及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5)急性传染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血性出血热等。

    3.上消化道疾病  食道、胃及十二指肠的炎症、损伤、血管病变、肿瘤等。

(1)年龄与性别:内痔出血多见于成年人,肛裂出血多见于青年妇女和便秘患者。结

  肠、直肠息肉大多见于儿童与青年,结肠、直肠癌的便血则多发于壮年及老年、青年亦

  不可忽视。

     (2)血便颜色:

    鲜红色的淌血、喷血、粪便带血或手纸带血见于痔、肛裂、肛瘘、直肠息肉及肛门

  直肠损伤等。

     脓血便或粘液血便见于细菌性痢疾、血吸虫病、阿米巴肠病、克隆病、溃疡性大肠

  炎、大肠癌等。

     柏油色便多是回肠以上疾病出血,但当急性大出血时也可见暗红色血便或紫色血块。

  口腔及呼吸道出血被吞咽后,或进食大量动物血、动物肝脏及瘦肉,也可出现柏油色便

  或黑褐色便。总之。引起黑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3)便血经过及伴有症状。内痔、肛裂.肛瘘的出血,发生在排便中。肛裂伴有剧

  痛。肛瘘有脓汁及外口。内痔则不痛,血量较多。

      细菌性痢疾、流行性出血热、出血坏死性肠炎、钩端螺旋体病、阿米巴肠病多起病

  急,伴有发热、腹痛。

      溃疡性大肠炎、结肠憩室、克隆病多起病缓。呈间歇性便血。

      大肠癌则多为持续性少量便血,伴贫血和体重减轻。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便血同时会有全身性出血倾向。

(1)全身检查:重点是腹部检查,溃疡性大肠炎可在左下腹触及呈香肠形肿块,系挛缩而增厚的结肠。克隆病可有右下腹固定性肿块。腹部坚硬而边缘不整齐的肿块常见于晚期结肠癌。乙状结肠血吸虫性肉芽肿左下腹可触及增厚变硬的肠管。若有全身性皮下出血及其他部位出血,应考虑出血性疾病;手、前臂、唇、口腔粘膜有棕黑色色素沉着,应考虑白塞氏综合征。

  (2)肛门指诊:肛门指诊是便血体检中不可缺少的项目。对于发现直肠癌有特殊意义。若可扪及肿物及指套染血或脓血,则应考虑直肠癌、息肉等。

  (3)实验检查及其他检查:

    1.粪便检查:包括粪便常规检查。镜检阿米巴原虫、血吸虫卵,粪便致病细菌培养等。

    2血液及骨髓检查:应注意血小板计数、出血及凝血与血块退缩时间、凝血机制的有关检查,对这些项目应列入常规。对可疑出血性疾病应考虑骨髓涂片。

    3.内窥镜检查:包括肛门镜、直肠、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检查。结合采取活体组织检查作病理学诊断,是大肠出血性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关键性措施。

    4X线钡剂灌肠与胃肠钡餐检查:该项检查结肠溃疡、憩室、息肉、肿瘤、狭窄等病变在诊断上很有帮助,钡剂空气双重造影尤具价值。

    5.选择性动脉造影:选择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对确定结肠血管畸形、结肠憩室和某些出血部位及原因不明的出血有一定意义。

    6.放射性同位素检查:一般采用同位素Cr静脉注射示踪红细胞,应用MillerAbbot管逐步抽取肠内容物检查,对肠道活动性出血灶可作出定位诊断。

少量便血多来源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疾病,如痔、肛裂、肛瘘、结肠、直肠息肉与癌等,中等量便血多见于肠系膜及门静脉血栓形成;大量便血应考虑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伤寒等疾病,有时也可见于肺结核、回肠远端憩室溃疡等。

    血与粪便不相混杂者,常见疾病为痔、肛裂、肛瘘、直肠肛门损伤、直肠息肉与癌。

血与粪便相混杂者,应考虑结肠息肉与癌、夹有脓血、粘液者,多为细菌性痢疾,血吸虫肠病、肠结核、溃疡性大肠炎、阿米巴肠病等。一般上位结肠出血,血与粪便常相混杂;乙状结肠和直肠出血,血与粪便多不混杂,而是新鲜血液附着于成形大便的表面。

    粪便的颜色改变与消化道出血部位、出血量和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有关。口腔、鼻咽、支气管、肺、食道、胃出血被吞咽和消化后,粪便呈黑色。上消化道大出血伴有肠蠕动加速时,也可排出暗红血便而不是黑便。小肠出血,停留时间较长时呈柏油样便,较短而量多时呈暗红色、鲜红色和紫红色血块。结肠、直肠出血则常为鲜红色,但口服铁 剂、铋剂、活性炭及熟地等中草药,大便也可呈黑色或褐色,但联苯胺试验则为阴性,停服后粪便则转为正常色。口服酚酜制剂,大便可呈鲜红色,应注意鉴别诊断。

    便血颜色、伴有症状与疾病关系的鉴别要点。

 

亲,我能为你提供的服务!120健康网担保,医生服务不满意请投诉并全额退款于您。
指定咨询


购买后,您可以:
随时向我在线咨询1次

19.00元/次 点击查看>
健康顾问

签约健康顾问后,您可以:
1、随时向我咨询,不限次数
2、可以向我电话咨询
3、获得我的回访

38.00元/周 点击查看>
最新服务评价
2014-07-25  | 浙江湖州

态度很好,很专业,针对性给了一些建议,如有好转会在来好评

2014-07-25  | 冰岛

态度好 也帮我解答 非常满意

2014-07-24  | 浙江湖州

很亲切的医生

2014-07-23  | 浙江绍兴

温柔又美丽的医生姐姐么么哒,你长得真漂亮你是我的女神,我是超人今天你给超人解决了一个难题我知道你肯定特别激动没关系不要慌我会来解救你的看我多关心你,早点好睡了不然明天黑眼圈要来找你了晚安好梦

2014-07-23  | 安徽省合肥市

医生很耐心解释给我听 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