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妄想症就,简单介绍下。
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基础,性格特征多为孤僻、不合群。偏执型人格其行为特点常常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轻易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如果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持这种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别人只好对他敬而远之。
妄想内容多数婚前已有表现。基本保持正常的社会生活。
妄想产生的心理分析:由于不自信,自尊心理,在受到外界刺激后,产生的焦虑、不安全感、过度敏感,然后籍投射心理,认为配偶会做出不忠之举。由于人格发展的不健全,情感上对爱是完全占有的方式,当境况发生变化,他们潜意识里强烈的不安全感就会显现出来。
与分裂症鉴别上,其妄想内容固定,结构严谨情,感较协调,人格完整。
治疗与评估:
首先要评估其自伤他伤的危险性。
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上,家人一同参与,用爱心与耐心长期的支持减压。
团体治疗。
对于老年人发生因社会角色改变产生的负性心理活动,如闷闷不乐、脾气暴躁等,还有不服老、不让贤、论资排辈、嫉妒某些方面强于自己的人、攀比显富,家人要及时通过关心的聊天,给予支持性的安慰鼓励,对老人的嫉妒予以体谅。
——————————————————————————————————————
嫉妒妄想案例:老年女性,近10年的嫉妒不忠妄想,通过琐碎的生活细节,偏激的认为配偶出现越轨的行为,近2年加重。对此能够罗列出种种佐证(并非使用常规的收集证据的途径),甚至是“证据确凿”,当不和逻辑时,会认为子女在背后怂恿老伴。为此脾气暴躁,经常与丈夫、子女以及邻里发生激烈争吵,不得不离开老家。在新的住处,仍家无宁日,就诊前,半夜与老伴在街上动手。无智能记忆异常,能够料理家务,平素节俭。无慢性病史,激越时会有头痛。
*******************************************
下面是业余心理救助的咨询记录。
跟家属分析:综上,是人格问题,比较激越的期间,可以使用小剂量奥氮平;但是不是给药这么简单,需要谋划,使用谋略。硬碰硬不行,一味迁就也不行。首先需要在无关紧要的现象上认同(这医生是不咋的…),不引起她的激越,维系良好的沟通氛围,并发现抓住反驳的机会;多加入几个评价的人,保持众口一词。延长预期的好转时间,用爱心耐心和时间来淡化妄想。逐渐提供爱好兴趣。
(家属经咨询后非常满意,但需要看后续家庭效果,进行进一步咨询)
跟患者沟通:主要是聊天共情,安慰鼓励,拉近心理距离。
****************************************************
职业咨询师点评:
在规律服药的前提下,如果效果不佳,有适合的机会,还可以跳过共情和认知的阶段,直接导向结果,引出核心问题:问妈妈纠结这件事情,想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下一步是和她一起分析是否可行?需要通过怎样的方法去实现?其中会发现她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否需要调整。
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咨询效果的首要影响因素,在充分共情的同时保持客观理性的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