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120健康网为你提供专家咨询服务,从找到专家到得到答案只需60秒
离线
王辉 外科  | 主治医师 执业编号: 141130500000777

  • 4426接受咨询
  • 1249点评用户
  • 0.00综合评分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小儿腹泻中医治疗

发布时间:2011-08-25 21:42:42  0人已访问

  

小儿腹泻病的中医治

关键词: 小儿腹泻/ 治疗;中医学

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长期以来危害儿童健康。腹泻病在中国小儿中属第二位常见多发病(仅次于呼吸道感染),中医界在治疗小儿腹泻病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较好的效果。

1 病因病机

中医称腹泻病为“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其主证。乃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以2 岁以下的婴幼儿更为多见,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本病四时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较多,冬季亦可发生,且往往引起流行。小儿脾胃薄弱,无论感受外邪,内伤乳食或脾肾虚寒,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发病之后,易耗伤气液,如治疗失当,可转成慢性,出现伤阴、伤阳或阴阳两伤等危重变证,甚至气脱液竭而死亡。迁延不愈者,可引起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成为疳证。故小儿泄泻在临床上较成人为多见,其症状的表现亦较成人为复杂,预后亦比成人为严重。引起小儿泄泻的原因,以感受外邪,内伤乳食和脾胃虚弱等为多见。其主要的病变在于脾胃,因胃主腐熟水谷,脾主运化精微,如脾胃受病,则饮食入胃,水谷不化,精微不布,合污而下,致成泄泻。故《景岳全书·泄泻》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会污下降,而泻利作矣”。其常见的病因有四方面。

1.1 感受外邪小儿脏腑脆嫩,卫外不固,易为外邪所侵。

且因脾胃薄弱,不耐受邪,若脾受邪侵,运化失职,升降失调,水谷不分,合污而下,则为泄泻。故小儿泄泻与时令气候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外感风、寒、暑、湿均可致病。盖脾喜燥而恶湿,湿易伤脾,所以有“湿多成五泄”之说。故泄泻虽有多种不同因素,但未有不原于湿者。夏秋季节,暑气当令,气候炎热,雨水较多,湿热交蒸,小儿更易感触而发病。暑热之邪伤人最速,易耗津气,故每致热迫大肠、骤成暴泻;湿胜则儒泻,故夏秋季节之泄泻,多见者为湿热泻。

1.2 内伤饮食由于调护失宜,乳哺不当,饮食失节或过食生冷瓜果,或不消化食物,皆能损伤脾胃,脾伤则运化功能失职,胃伤则不能消磨水谷,宿食内停,清浊不分,并走大肠,因成泄泻。故《素问·痹论》中说:”饮食自信,肠胃乃伤”。1.3 脾胃虚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或久病迁延不愈,皆可导致脾胃虚弱。脾虚则健运失司,胃弱则不能熟腐水谷,因而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阳不升,乃致合污而下,成为脾虚泄泻。

1.4 脾肾阳虚脾以阳为运,肾寄命门真火。若因小儿禀赋不足或久病、久泻,均可损伤脾肾之阳。命门火衰,火不暖土,阴寒内盛,水谷不化,并走大肠,致泻便为澄、澈、清、冷,洞泄不禁。盖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职司二便,如肾中阳气不足,则阴寒独盛,故令洞泄不止。由于小儿具有”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和”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且小儿泄泻又易于损伤气液,故如病情较重,常可发生”伤阴”、”伤阳”的变证。其中暴泻者常伤阴,久泻者常伤阳,病情严重者亦可同时阴阳两伤。

2 辨证施治

本病表现,轻重悬殊。轻者便次不多,便溏如糊状或如蛋花,身热不甚或不发热,无呕吐,能进食,精神尚好。重者则便次频繁,每日可达十多次或数十次以上,多伴呕吐、发热、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口渴不止,甚或眼眶凹陷,尿量减少,四肢不温,腹胀、腹痛等。临床上可依其粪便性状与症状表现,分辨寒热,审察虚实。凡暴泻者多实,久泻者多虚,迁延难愈者多虚中夹实;腹胀痛者多实,腹胀喜按者多虚;粪便黄褐而臭者多属热,使稀如水、粪色淡黄、臭味不甚者多寒;舌苔厚腻者多属湿滞,舌质红、苔黄者多为热邪;舌淡胖边有齿痕者为伤阳,舌红绛而干者为伤阴。《幼幼集成·泄泻证治》中说:“凡暴注下逼属火,水液澄清属寒;老黄色属心脾肺实热,宜清解;淡黄色属虚热,宜调补;青色属寒,宜温补;白色属脾虚,宜补;酱色属湿气,宜燥湿;馊酸气属伤食,宜消”。

2.1 湿热泻夏、秋季多见,适用于急性水样便腹泻,为病毒性或产毒素性细菌感染。主证:起病急,腹泻频繁,大便稀或水样,肛门灼红,发热烦闹,口渴喜饮,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利湿、分利止泻。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常用药: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茯苓、车前子、党参、苍术、白术等。发热重加藿香、柴胡、生石膏。呕吐:加半夏、生姜。成药有:葛根芩连微丸、苍苓止泻口服液、双苓止泻口服液等。

2.2 脾胃虚寒泻适用于急性腹泻之后的迁延与慢性腹泻。

主证:病程大于2 周,时轻时重,大便稀溏,色淡不臭,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滑。治则:温中健脾、固涩止泻。方药:桃花汤加减。常用药:肉蔻、丁香、赤石脂、党参、苍术、白术、茯苓、山药、石榴皮、鸡内金、乌梅、黄芪等。

2.3 脾肾虚寒泻适用于重症难治性腹泻。多见于3 个月以下小婴儿伴重度营养不良者。主证:腹泻日久,久治不愈,泄泻频繁,洞泄不止,大便色淡不臭,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舌淡少苔,脉微弱。治则:温补脾肾、固涩止泻。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减。常用药:熟附子(先煎)、红人参(先煎)、苍术、甘草、干姜,赤石脂、茯苓、山药等。

2.4 脾虚泻适用于生后即腹泻或病后伴发腹泻。主症:病程迁延,时轻时重,时发时止,大便稀溏,有乳凝块或不消化食物,色淡不臭,食欲不振,神情倦怠,形体消瘦或虚胖。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治则:健脾益气、固涩止泻。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常用药:党参、茯苓、白术、山药、陈皮、焦三仙或鸡内金、赤石脂。脱肛:加黄芪、升麻。中成药有:参苓白术丸、启脾丸、香橘丹。

2.5 伤食泻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腹泻。主证:脘腹胀满,疼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带奶块或不消化,味酸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性急好哭,夜睡不安。舌质淡红,苔白厚腻或淡黄腻,脉滑数。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方药:保和丸加减。常用药:藿香、陈皮、神曲、麦芽、山楂、莱菔子、茯苓、鸡内金。恶心、呕吐:加半夏、生姜。腹痛:加木香、白芍、元胡、甘草等。

 

 

亲,我能为你提供的服务!120健康网担保,医生服务不满意请投诉并全额退款于您。
指定咨询


购买后,您可以:
随时向我在线咨询1次

19.00元/次 点击查看>
健康顾问

签约健康顾问后,您可以:
1、随时向我咨询,不限次数
2、可以向我电话咨询
3、获得我的回访

暂未开通
最新服务评价
2015-10-26  | 广东省广州市

不给你差评我都睡不好觉,老子在那里等你半天

2015-10-26  | 安徽省池州市

蛮好的,医生认真负责,

2015-10-26  | 不列颠哥伦比亚Vancouver

非常感谢!祝您愉快!幸福!

2015-10-25  | 湖北省黄冈市

态度非常好,工作很认真

2015-10-25  | 上海市杨浦区

医生态度很好,谢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