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120健康网为你提供专家咨询服务,从找到专家到得到答案只需60秒
离线
吕佩佳 肾病内科  | 医师 执业编号: 200854551335566

  • 3接受咨询
  • 0点评用户
  • 0.00综合评分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糖尿病降血糖药物类型选择

发布时间:2011-09-13 08:51:18  0人已访问

 (一)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此类药物种类很多,常用的有:
      1.甲苯磺丁脲,即D860。 30min在血中出现,3~5h达峰值,t1/2为4~6 h,每片0.5g,最大剂量不要超过每日3.0g,更大剂量不能再增加效果。
      2.格列苯脲,即优降糖。价格低廉,降糖作用强,持续时间长,但易诱发低血糖,峰值在3~4h,t1/2为5~7 h,作用可持续12h以上。此药开始剂量宜小,以2.5 mg/d起用,老年人慎用。目前国内较广泛应用的中西混合药消渴丸中,每10粒约含格列苯脲2.5mg。
      3.甲磺吡脲,又名格列齐特,法国产的商品名达美康,并已有达美康缓释片。格列奇特t1/2为10~12 h,作用可持续24 h,起始剂量为40~80 mg,餐前用,缓释片一天一次。
      4.吡磺环己脲,又名格列吡嗪,美国产商品名美吡达及控释片瑞易宁。速释片 t1/2为2.5~4 h,1~3h达最大药效浓度,餐前用,5mg/片,控释片一天一次。
      5.格列喹酮,商品名为糖肾平、糖适平。t1/2为1.5 h,8 h血浆药浓度已很低,降糖作用温和,95%代谢产物经胆道排出,对肾功能影响较少,30~60 mg每餐前服用。
      6.格列美脲,商品名亚莫利,2~3 h达峰值,t1/2为5.2~7.2 h,60%经尿中排泄,40%经胆汁排泄,起始剂量1~2 mg/d,每日一次。
      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是磺酰脲类受体与缺血预适应的关系。磺酰脲类受体(SUR)根据其结构及分布可分为SUR1、SUR2A和SUR2B三种亚型。SUR1主要表达于胰岛β细胞,SUR2A主要分布于心肌和骨骼肌,SUR2B则主要表达于血管平滑肌和大脑。在基础状态下,β细胞膜上的SUR1/KIR6.2(一种K 通道内向整流蛋白)处于开放状态,血糖、磺脲药物可使该通道关闭,从而引起胰岛素分泌。而心肌细胞膜上的SUR2A/KIR6.2和血管平滑肌和大脑的SUR2B/KIR6.2在基础状态 时则处于关闭状态,仅在缺血、缺氧时开放,从而减轻心肌耗氧,这种在缺血状态中KATP通道自动开放的机制称为“缺血预适应”。缺血预适应可保护心肌并舒张血管,关键是KATP通道的开放。不同的磺脲类药物对不同亚型的SUR的选择有差异。近年来不同的研究表明甲磺丁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美脲等药物对SUR1选择性较强,而对SUR2A及SUR2B作用较弱,而格列苯脲对SUR1及SUR2A都有作用,可能会影响缺血预适应,对心血管不利,在临床上引起注意。
     (二)双胍类
      临床应用的双胍类有苯乙双胍和二甲双胍两类,苯乙双胍曾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现很少应用。盐酸二甲双胍的商品名有格华止、甲福明、美迪康和迪化糖锭等。
       二甲双胍应属于抗高血糖而非降糖药,因当血糖正常时,单独使用二甲双胍不会使血糖下降。口服t1/2为4.0~8.7 h,肾功能损害者t1/2延长。
       二甲双胍抗高血糖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主要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介导的途径为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葡萄糖利用,降低肝葡萄糖输出,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等。二甲双胍可使体重减轻,也可减少2型糖尿病及并发心血管病变的其他危险因素。
       二甲双胍可作为单药用于肥胖、超重、高胰岛素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多的是与其他降糖药联合应用。
     (三)α-糖苷酶抑制剂
       此类药物可延缓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现在国内应用的有阿卡波糖(拜唐苹)和伏格列波糖(倍欣)。两者作用基本相似,但作用部位有所不同:阿卡波糖既抑制α淀粉酶,对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转移酶和蔗糖酶也有作用,而伏格列波糖主要抑制后四种酶,其抑制二糖苷酶的作用较强。
       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阿卡波糖降低餐后血糖,使餐后血糖平稳,单独应用不引起低血糖。该类药物降糖作用比较缓和,对饮食中含碳水化合物比例较高的我国患者效果似较西方人为明显。
       此类药更多的是与其他降糖药联合应用,如与磺酰脲类、二甲双胍及胰岛素合用,使血糖得到较好的控制。其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胀气,尤其在大剂量应用时,故应从小剂量用起。
       近年来研究发现阿卡波糖有保护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免于发生糖尿病及推迟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的作用,其机制尚不清楚。
      (四)噻唑烷二酮类
       此类药物为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PPAR-γ)的高度选择性的强力激动剂。 PPAR-γ为激素核受体的超家族,为调控基因转录的因子,这些靶基因的功能涉及葡萄糖的产生、转运、利用及脂肪代谢的调节。现用于临床者为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β细胞功能从而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该类药不刺激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单独应用很少引起低血糖。
        罗格列酮单独用于糖尿病患者血糖下降较磺脲类慢,但一旦下降维持时间较久。
        噻唑烷二酮类更多的是与其他抗高血糖药如二甲双胍、磺酰脲类或胰岛素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
        近年来有不少研究提示罗格列酮有潜在的器官保护作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要注意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血容量增加,对心功能不全者应禁用。另要密切观察肝功能的变化。
      (五)格列奈类
       这是一类非磺酰脲的口服促胰岛素分泌剂,目前在临床应用的有瑞格列奈(诺和龙)和那格列奈(唐力),每日三次,餐前应用。磺酰脲类继发失效者,常有β细胞功能减退,用此药往往效果也欠佳。可与除磺脲类药外的其他抗高血糖药联合应用。
      (六)胰岛素
       2型糖尿病患者虽不像1型糖尿病患者那样依赖胰岛素,不用胰岛素一般尚不至于有生命危险,故曾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但实际上2型糖尿病早期的高血糖,磺酰脲类的继发失效,及控制血糖未达标,手术前后,以及防治某些并发症均需要胰岛素单独或和口服药的联合治疗,部分患者经一阶段胰岛素控制血糖后,β细胞功能有所恢复,仍可改用口服药。
       故此六类药抗高血糖的机制各不相同,第一、五类係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第六类用胰岛素本身来降低血糖,二、三、四类通过其他机制来控制高血糖。

亲,我能为你提供的服务!120健康网担保,医生服务不满意请投诉并全额退款于您。
指定咨询


购买后,您可以:
随时向我在线咨询1次

9.00元/次 点击查看>
健康顾问

签约健康顾问后,您可以:
1、随时向我咨询,不限次数
2、可以向我电话咨询
3、获得我的回访

暂未开通
最新服务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