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人体形体特征、心理特征、常见表现、发病倾向及对外界适应能力等的不同,中国人的体质可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血虚质和特禀质等十种。
平和体质常见表现:体型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口好,二便正常。
气虚体质常见表现:肌肉不健壮;平素语音低怯,气短懒言,肢体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面色偏黄或白,目光少神,口淡,唇色少华,毛发不华,头晕,健忘,大便正常,或有便秘但不结硬,或大便不成形,便后仍觉未尽,小便正常或偏多。
血虚体质常见表现:多形体瘦弱,肌肉不壮;面色苍白缺乏光泽,唇色、指甲颜色淡白,并且还有头晕眼花、特别是下蹲起立时,易脱发或毛发易断,女性还会伴有经颜色淡且量少的特点,手足发麻,心悸失眠、容易心慌心跳,常见眼睛干涩,便秘现象。
阳虚体质常见表现:多形体白胖,肌肉不壮。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面色柔白,目胞晦暗,口唇色淡,毛发易落,易出汗,大便溏薄,小便清长。
阴虚体质常见表现:体形瘦长,手足心热,平素易口燥咽干,鼻微干,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面色潮红、有烘热感,目干涩,视物花,唇红微干,皮肤偏干,易生皱纹,眩晕耳鸣,睡眠差,小便短涩。
痰湿体质常见表现: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粘,胸闷,痰多,面色淡黄而暗,眼胞微浮,容易困倦,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或甜,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粘,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
湿热体质常见表现:形体偏胖或偏瘦;平素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容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心烦懈怠,眼睛红赤,大便燥结或粘滞,小便短赤,男易阴囊潮湿,女易带下增多。
瘀血体质常见表现:瘦人居多;平素面色晦暗,皮肤偏暗或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易患疼痛,口唇暗淡或紫,眼眶暗黑,鼻部暗滞,发易脱落,肌肤干,女性多见痛经、闭经,或经血中多凝血,或经色紫黑有块,崩漏,或有出血倾向、吐血。
气郁体质常见表现:形体瘦者为多,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平素忧郁面貌,神情多烦闷不乐,胸胁胀满,或走窜疼痛,嗳气呃逆,或咽间有异物感,或乳房胀痛,睡眠较差,食欲减退、惊悸、健忘、痰多、大便多干、小便正常。
特禀质表现为一种特异性体质,多指由于先天性和遗传因素造成的一种体质缺陷,包括先天性、遗传性的生理缺陷,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过敏反应,原发性免疫缺陷等。
从体质、四季、精神、饮食、运动、起居六个方面,把中医顺应自然、调养身心、合理膳食、适当运动等养生保健理论贯彻到日常生活。
13亿中国人是否有基本的体质分类?又有怎样的分布规律?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带领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的研究及其应用》课题组,经过对我国东、西、南、北、中5个地域9省26市进行的2万例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有了基本答案,该课题获得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专家称,中国人体质分布规律的发现,有助于把握中华民族的体质特点,推动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中医标准化的研究,从而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发现一:
中国人体质分9种
调查显示:根据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中国人可分为9种体质类型,其中健康的平和体质仅占33%,而其他8种偏颇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气郁体质、血瘀体质、特禀体质)占到了67%,居于前4位的则是:气虚体质、湿热体质、阴虚体质和气郁体质。
研究提示,当代中国人的体质状况受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等后天因素影响越来越大,相应开展生活行为指导、养生保健和个性化健康管理势在必行。
发现二:
天南地北体质各异
中医有同病异治之说,比如一个东北人和一个广州人患同一种病,中医处方可能不一样。因为两个人体质不同,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人的体质与他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其饮食结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存环境,都会影响到个体体质。
我国东部地区湿热体质较多;南部地区湿热体质和血瘀体质较多;西部地区气虚体质、阴虚体质较多,阳虚体质较少;华北地区湿热体质较多;东北地区气虚体质、阳虚体质较多。
气虚体质在西部和东北较多,可能与西部高海拔地区低气压、低氧分压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东北冬季长、春秋气温比较低有关。阴虚体质在西部较多,可能与西部地区多风、干燥、强紫外线辐射等特殊气候环境有关。湿热体质在南部和东部较多,可能与南部和东部地区高温多雨,易酿生湿热,且经济发达,老百姓生活相对富裕,常吃热量大的饮食有关。注意了上述因素,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可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
发现三:
女性一般寿命长
“男女有别”,男性一般代谢旺盛,肺活量大,在血压、基础代谢、能量消耗等方面均高于女性,一旦患病,病情反应会比女性要激烈;而女性免疫功能较强,基础代谢率较低,虽然体质较弱,但一般寿命较长。
研究显示:男性平和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明显多于女性;女性血瘀体质、阳虚体质、气郁体质、阴虚体质明显多于男性。所以男同志平时要少吃羊肉、狗肉、辣椒等辛温燥烈的食物;女同志要少吃寒凉食物,尤其夏天,切忌贪吃生冷而损伤脾胃;日常生活中,女同志应注意适当缓解压力;在用药上,女性用药量一般应比男性轻。
发现四:
体质随年龄演变
在个体生命的不同阶段,体质会不断演变,各不相同。
随着年龄增高,平和体质逐步减少,气虚体质、阳虚体质、血瘀体质逐步增加;中老年人痰湿体质多见,可能与其生活趋于稳定,且总体生活水平提高有关。在年轻人中,阴虚体质、湿热体质、气郁体质多见,可能与年轻人喜欢吃煎炸烧烤等类食物或嗜好烟酒以及生活压力增加有关。
发现五:
职业对体质影响大
不同的职业背景对体质也有重要影响。研究显示:气虚体质在无职业者和农业劳动者中多见;阳虚体质在生产运输工人中多见;阴虚体质多见于学生;痰湿体质多见于领导干部;湿热体质多见于学生和商业服务人员,而在农业劳动者中最少;血瘀体质在办事人员中多见;气郁体质在学生和无职业者中最多。
生活安逸、养尊处优的人,容易形成痰湿体质,平时要注意体育锻炼,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增强心肺功能;从事脑力劳动者,容易形成血瘀体质,要经常进行有助于促进血液运行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太极剑、舞蹈等;从事体力劳动者,易形成气虚体质。
记者从中华中医药学会获悉,我国第一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今天将出台,此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分类和体质辨识研究及应用的规范性文件。《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对中医体质9种基本类型与特征进行了详细介绍,每种体质分别在总体特征、形体特征、心理特征等六大方面进行判定。
据悉,本标准适用于从事中医体质研究的中医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应用,可作为临床实践、判定规范及质量评定的参考依据。
9类体质特征与调节方法
平和质
特征:正常的体质。调节:饮食有节制,不要常吃过冷过热或不干净的食物,粗细粮食要合理搭配。
气虚质
特征:肌肉松软,声音低,易出汗,易累,易感冒。调节:多食用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等。少食空心菜、生萝卜等。
阳虚质
特征:肌肉不健壮,常常感到手脚发凉,衣服比别人穿得多,夏天不喜欢吹空调,喜欢安静,性格多沉静、内向。调节:平时可多食牛肉、羊肉等温阳之品,少食梨、西瓜、荸荠等生冷寒凉食物,少饮绿茶。
阴虚质
特征:体形多瘦长,不耐暑热,常感到眼睛干涩,口干咽燥,总想喝水,皮肤干燥,经常大便干结,容易失眠。调节:多食瘦猪肉、鸭肉、绿豆、冬瓜等甘凉滋润之品,少食羊肉、韭菜、辣椒、葵花子等性温燥烈之品。适合太极拳、太极剑、气功等项目。
血瘀质
特征:皮肤较粗糙,眼睛里的红丝很多,牙龈易出血。调节:多食山楂、醋、玫瑰花等,少食肥肉等滋腻之品。可参加各种舞蹈、步行健身法、徒手健身操等。
痰湿质
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而松软。易出汗,且多黏腻。经常感觉脸上有一层油。调节: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可多食冬瓜等。因体形肥胖,易于困倦,故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运动锻炼。
湿热质
特征: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脸上易生粉刺,皮肤易瘙痒。常感到口苦、口臭,脾气较急躁。调节: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多食赤小豆、绿豆、芹菜、黄瓜、藕等甘寒的食物。适合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
气郁质
特征:体形偏瘦,常感到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常有胸闷,经常无缘无故地叹气,易失眠。调节:多食黄花菜、海带、山楂、玫瑰花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作用的食物。气郁体质的人不要总待在家里,要多参加群众性的体育运动项目。
特禀质
特征:这是一类体质特殊的人群。其中过敏体质的人易对药物、食物、气味、花粉、季节过敏。调节:多食益气固表的食物,少食荞麦(含致敏物质荞麦荧光素)、蚕豆等。居室宜通风良好。保持室内清洁,被褥、床单要经常洗晒,可防止对尘螨过敏。
平和质 (A型)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气虚质 (B型)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阳虚质 (C型)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阴虚质 (D型)
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偏瘦。
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发病倾向: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
痰湿质 (E型)
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
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湿热质 (F型)
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
常见表现: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心理特征:容易心烦急躁。
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血瘀质 (G型)
总体特征:血行不畅,以肤色晦黯、舌质紫黯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胖瘦均见。
常见表现: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
心理特征:易烦,健忘。
发病倾向:易患癥瘕及痛证、血证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
气郁质 (H型)
总体特征: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瘦者为多。
常见表现: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虑。
发病倾向:易患脏躁、梅核气、百合病及郁证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适应阴雨天气。
特禀质 (I型)
总体特征: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过敏体质者一般无特殊;先天禀赋异常者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
常见表现: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咽痒、鼻塞、喷嚏等;患遗传性疾病者有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特征;患胎传性疾病者具有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特征。
心理特征:随禀质不同情况各异。
发病倾向: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传性疾病如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和语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解颅、胎惊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者对易致过敏季节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疾。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医学技术迅速发展,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痫、癌症等“现代病”发病率却在逐年上升。据统计.我国2002年前,死在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75.29%.。很多医生和营养学家都认为体内酸碱失衡是现代病的元凶。而体内酸碱失衡可以通过饮食中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的合理搭配进行调节。
一、何谓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
不少人认为带酸味的食品就是酸性食品,带碱味的食品则是碱性食品。其实不然,食物的酸碱性足根据其所含的主要矿物元素的不同.在生理上划分的。
例如我们主食中大米,白面和副食中的肉、禽、鱼、贝、虾、蛋、花生等含非金属元素硫、磷、氯等较多的食物.在人体内经代谢生成酸性物质,使体液相对呈弱酸性,因此这些食物在生理上称为成酸性物质。
而大多数水果、蔬菜、豆类、菜叶、牛奶、等含金属元素钙、钾、镁、钠等较多的食物,在体内代谢生成碱性物质。使体液呈弱碱性.这类食物在生理上称为成碱性物质。
还有在味觉上具有酸味的食品,如醋,其中的酸味物质是有机酸类。如水果中的柠檬及钾盐,在体内可以彻底氧化,柠檬酸经代谢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在体内留下碱性元素。故此类具有酸味的食品在生理上却是成碱性食品。
另外,体内成碱性物质只能从食物中获取.而成酸性物质则可以来自食物,也可以通过食物存体内代谢的中间产物和终产物的形式提供。
经测定.酸性食品的酸性大小依次为:鱼、肉、蛋、糙米、大麦、蛋豆、精米、面粉;碱性食品的碱性依次为:海带、黄豆、甘薯、土豆、萝卜、柑桔、西红柿、苹果。
三、人体内酸碱平衡及其重要性
人的体液,包括血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部必须保持适宜的酸碱度,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医学上用体液氢离子的浓度(pH)表示酸碱度。人体血液PH值在7.35—7.45之间。由于人体具有自动缓冲系统,能自身处理好酸碱关系。使血液中酸碱值保护在正常范围内,达到生理的平衡。但这种缓冲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各种食品经常搭配不当.容易引起人体生理上酸碱平衡失调。
我国人民在饮食中,酸性食品容易超过碱性食品的数量,因为人们的主食都属于酸性食品,如果再加上饮食中的各种食晶搭配不当,如动物性食品的摄入量超过植物性食品的摄入量.超过了酸碱平衡的调节能力。人体酸碱平衡就会遭到破坏,使体内酸碱失衡甚至出现酸中毒反应,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酸性体质。
这样.轻则倦怠无力,重则记忆力下降.思维能力减退。还可造成血液偏酸性,为中合体内酸性物质.又必然消耗体内大量的钙、镁等碱性元素,引起缺钙一系列症状。
专家指出酸性体质是产生高血压,糖尿病,心脏血管疾病、高血脂、痛风、癌症等现代“富贵病”的主要根源之一.可以说这类疾病绝大部分与酸性体质不断恶化有着密切关系。并且,还认为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也是很多疾病不易治好的因素。
在儿童中常见的酸中毒表现为皮肤病、神经衰弱、胃酸过多。龋出、软骨病等。有些人,在参加宴席时山珍海味吃的过多,再加上大量饮酒。结果出现呕吐,呕出物一股带有浓浓酸臭味,这其实就是急性酸中毒的表现。
酸碱失衡还会影响孩子的智商,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体液酸碱性与智商有关。科学家以42名年龄为6~13岁的男孩为测试对象,他们发现大脑皮层中的体液PH值>7.0的孩子比<7.0的孩子智商高出一倍。
所以要预防疾病首先要防酸性体质,要治愈病必须纠正酸性体质。
三、如何预防酸性体质
人体体液酸碱性可以通过饮食进行调节。科学家建议为预防酸性体质,首先要从饮食始,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①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的合理搭配。
②少吃那些精致食物,如比萨、汉堡包、砥包等。肉类也要限量。
③注意节假日饮食,大量的肉类,鱼类等食品进入人体,经代谢后都呈酸性。
所以呼吁人们不要贪图一时口舒服,而忽略了健康。无论足平时还是节假日,既要保证吃得好,又要确保健康.专家呼吁生活中的饮食注意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的合理搭配是非常重要的。
四、如何合理搭配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
要保持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的平衡。就要根据其酸碱度的大小适当搭配。少量吃一些碱度大的食品.就能中合酸性食品;碱度小的食品如黄瓜、茄子。可以多吃一些.这样就能中和主食中的酸性了。
下表列出中和lOO克酸性食品需要多少克碱性食品,如吃100克大米饭需要100克土豆来中和;用碱性大的海带,吃lO克就够了;若副食是黄瓜,就需要吃200克来中和这lOO克米饭了。
大 米 白 面 虾 面 包 猪 肉 牛 肉 鸡 肉 蛋 黄 千 鱿 鱼 砂 糖 啤 酒 清 酒
裙带菜 2 1 0.2 5 2 5 10 15 20 2.5 0.2
海带 10 10 2 20 20 30 50 80 100 3 1
菠菜香薯 30 30 5 50 50 70 150 200 250 10 5
粟子大豆 50 50 10 100 100 150 250 400 500 30 10
小豆 100 100 10 100 100 150 300 400 500 20 10
胡萝卜\芹菜\油菜 100 100 10 100 100 200 300 500 600 20 10
松蘑 100 100 10 100 100 150 300 500 600 20 10
马铃薯 100 100 15 150 100 200 400 600 700 20 10
卷心菜 100 100 15 130 100 200 400 600 800 25 10
萝卜、南瓜 100 15 15 150 100 250 400 700 800 30 10
甘薯笋 100 100 20 150 100 250 500 700 90 30 15
橘汁 100 100 20 200 150 300 500 800 1000 30 15
苹果 100 100 20 200 150 300 600 900 1100 30 15
梨 200 150 30 250 200 400 600 1200 1500 30 15
黄瓜葡萄酒 200 200 30 300 300 500 700 1400 1700 50 30
茄子咖啡 200 200 30 300 300 550 800 1600 2000 60 30
洋葱菜 200 200 50 400 300 700 1200 7000 2200 70 40
牛奶 400 300 50 600 500 1000 1500 2700 3400 10 50
说明:表中酸性食品的计量单位为100克,碱性食品计量单位为克。
以下五种体质的人容易患癌
燥红质者此种体质者长期以来内热较重,性情急躁,心烦失眠、大便秘结、小便黄少、舌质红,舌苔或少或无。整个人体的新陈代谢呈病理性亢进,导致某些组织很容易受内外刺激的激惹而“误入歧途”,发生突变,形成恶性肿瘤。
晦涩质者此种体质者常常存在长期、深层次的抑郁,体内微循环常有障碍。临床上可见其面色晦暗,体内常有不明原因的固定部位的隐痛,舌质呈青紫色或见淤点。
酸性体质者人体在正常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也从食物中摄入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如果人体内的pH值经常低于7.35,就称为酸性体质。酸性体质的人容易患癌症,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在于酸性体质的血质是癌细胞的温床,酸性体质也十分有利于癌细胞转移和扩散。
过敏体质者过敏体质是指一些人的体质与常人不同,他们易患过敏性疾病,患者常出现哮喘、荨麻疹、食物过敏或其他变态反应性疾病。
气虚质者此种体质是鼻咽癌的敏感体质,且贯穿于鼻咽癌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同时,鼻咽癌高危人群体质以单纯气虚质为特点。
体质具有先天性、个体性和可调性。遗传和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身)是影响体质的主要因素。只有充分认识体质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制定个体化干预措施,及时纠正,才能远离疾病,使人类体质向健康方向优化发展。可以的,很好!!!!!
答非所问 ………………
回答仔细,还做详细指导,对我帮助很大
非常感谢,非常感谢!
细心,关心,我检查报告没有上传,就简单的询问了一下,回答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