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120健康网为你提供专家咨询服务,从找到专家到得到答案只需60秒
离线
雷秀英 妇科  | 主治医师 执业编号: 110371400004634

  • 6246接受咨询
  • 323点评用户
  • 3.00综合评分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三参饮治疗心悸

发布时间:2011-10-30 17:27:26  0人已访问

 

  • 分享
  • 复制地址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

  • 转播到微博
  • ..取消赞

雷大夫 2009年12月04日 16:51 阅读(1)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 权限: 公开

  • 字体:大
  • 更多
    • 设置置顶
    • 权限设置
    • 推荐日志
    • 转为私密日志
  • 删除
  • 编辑

 三参饮组成:党参10g,苦参10g,丹参30g组成,具有益气活血清热祛瘀之功效。其中党参益气健脾,苦参清热利尿而泄心经之火,丹参活血养血、祛瘀清心。所谓“久病属虚”,以党参补虚,“久病入络”以党参活络。“余邪未清”以苦参清热,符合理法方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减轻心肌缺血性损伤程度,减慢心律,改善微循环,对心血管有钙拮抗作用,缩小心梗面积,降低心肌耗氧量;党参具有提高机体适应性、增强免疫功能,强心、保护缺血心肌的功效;苦参的多种成分能抗心律失常,并有利尿作用,它对心脏有正性肌力的作用,保护心肌缺血的功效。

    变方:心功能不全者,西洋参易党参,意取西洋参益气强心之功因苦参苦寒,易伤胃气,用量宜在10g以下,亦可伍用和胃之品,如:神曲、木香、鸡内金、砂仁、陈皮等。

    典型案例

    患者,男,50岁。5年前在市人民医院就诊,经彩超、心电图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合并左心衰。治疗:倍他乐克、鲁南欣康、卡托普利、氢氯噻嗪、安体舒通、地高辛,并静滴生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效果不著,病情反复发作,于2007年12月开始采用中医治疗。刻诊:心悸、胸闷、气短、不欲饮食、口唇青紫、畏寒肢冷、阵发性出汗、全身性水肿、下肢尤甚,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细。血压:60/40mmHg,心率130次/分,频发早搏。心脏彩超示:①全心增大;②左心功能减低;③二尖瓣关闭不全;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诊为:心悸、痰阻心窍、心阳不振、水气凌心;扩张性心肌病,左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治则:温心阳、通心脉、祛痰逐水,予以“三参饮”合“温胆汤”加味:西洋参10g(另煎兑服),苦参10g,丹参10g,生芪15g,三七粉3g(冲服),杜仲10g,桑寄生10g,石菖蒲10g,郁金10g,川芎10g,车前草30g,炒葶苈子15g,桂枝10g,竹茹10g,枳壳10g,云苓10g,陈皮10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7剂,诸症均已好转,惟睡眠欠佳,身倦无力,上方加夜交藤3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生芪增至30g续服14剂。复查,心脏彩超示:①左心房左心室增大;②二尖瓣关闭不全,心衰已控制,心率80次/分,血压100/60mmHg。如今病人能做轻体力劳动,且食欲增加,全身水肿消退,步行3km已无心悸、胸闷、气短等症。

    善后:嘱病人注意休息,不可过劳,低盐饮食,患者病情稳定,仍在继续巩固治疗。

    讨  论

    心悸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简称悸。其重症为怔忡。多因气血虚弱、痰饮内停、气滞血瘀等所致。心悸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因惊恐而引起的心悸称之惊悸;心悸较严重,呈经常性发作者称为怔忡。

    心悸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多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并存,凡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搏动频率、节律发生异常,均可导致心悸。

    西医学中某些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各种心律失常,以及贫血、低钾血症、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出现心悸,均可参照本病治疗。

    常遇到一些患者,主诉胸闷、心慌、胸痛,但X线片、心电图及超声心电图检查均正常。这并非器质性心脏病,而是一种以心血管症状表现为主的功能失调性心脏神经官能症(即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

    心悸诊断要点:临床主要症状为心悸,以自觉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特征。常兼见胸部不适、失眠、眩晕、短气乏力和神疲懒言等症。脉象一般有异常变化,常见有迟脉、数脉、疾脉、促脉、结脉、代脉、涩脉、细脉等。一般常有受惊恐病史,或者外邪侵袭以及各种脏腑病变史,如痹证、喘证、虚证等。除惊悸外,多有一个慢性的发展过程。发作时可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自觉心胸不适,憋闷或心跳觉短暂停顿感。心电图等检查,常发现心律失常等。

    心悸病因:①体质虚弱:素体不强,久病或劳欲过度,或各种失血,造成气血阴阳的亏虚,以致心失所养,发为心悸。②久病体虚:热病伤阴,或房室过度,均可导致肾阴亏损,心火妄动,扰乱心神,形成心悸。③饮食劳逸不当:劳倦太过伤脾,或久坐久卧伤气,引起生化之源不足,而致心血虚少,心失所养,神不潜藏,引起心悸。或饮食不节、嗜食膏粱厚味,均可生痰蕴热化火,或伤脾而滋生痰浊、痰火扰心而致心悸。④七情刺激:平素心虚胆怯之人,如骤遇惊恐,或情怀不适,悲哀过极,忧思不解等致七情扰动,忤犯心神,不能自主而心悸,所谓“思虑烦多则损心”,“悲哀愁忧则心动”。或长期忧思惊恐,精神情绪过度紧张,心气虚怯,阴血暗耗,不能养心;或心气郁结,生痰动火,痰火扰心,心神失宁而为心悸。或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逆,恐则精却,阴虚于下,火逆于上,亦可动撼心神而发惊悸。若郁热内蕴,复加恚怒,变生肝火,肝火扰心;或痰火扰动心神,心神失宁,也易导致心悸。⑤感受外邪: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邪阻心脉,阻塞经隧,心血营行受阻;或风寒、湿、热等外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气或心阴,亦可引起心悸、怔忡之证。⑥药物过量:损害心气,甚则损伤心体,引起心悸。如近代使用锑剂、洋地黄、奎尼丁、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过量或失当,均能引起“脉结代、心动悸”一类证候。

    本案患者属痰阻心窍,心阳不振,水气凌心,选用沈老“三参饮”合“温胆汤”加味,“三参饮”中党参换为西洋参,具补气强心之功。苦参泄心经之火而抗心律失常,入黄芪更加补气之力,三七、丹参养血活血,亦为引经药,川芎、桂枝即温通心阳,又助丹参活血祛瘀;杜仲、寄生调肾之阴阳,以助心阳;葶苈子、车前草强心利尿,通调水道,给邪以出路;竹茹、枳壳、云苓、陈皮,为“温胆汤”之化裁,既祛除痰浊又健脾利水。诸药合用,收效甚佳。

【参考文献】
    1

亲,我能为你提供的服务!120健康网担保,医生服务不满意请投诉并全额退款于您。
指定咨询


购买后,您可以:
随时向我在线咨询1次

19.00元/次 点击查看>
健康顾问

签约健康顾问后,您可以:
1、随时向我咨询,不限次数
2、可以向我电话咨询
3、获得我的回访

暂未开通
最新服务评价
2018-04-17  | 上海市虹口区

讲解不详细 太简短了不深入

2018-03-15  | 意大利

对于我根本没有帮助!!

2017-06-22  | 安徽省六安市

雷医生解答精准快 满意

2016-04-08  | 上海市上海市市辖区

态度好 解答详细 富有爱心

2016-03-29  | 河南省南阳市

等半天没反应!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