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总结膝关节骨关节炎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分析我科应用针灸、中频电疗、功能锻练等综合治疗方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总有效率为95%。结论 综合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 膝关节骨关节炎 综合治疗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膝关节的退行性病变,是从膝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开始累及骨质、滑膜等关节结构的慢性损伤性疾病。主要症状为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X线片提示膝关节间隙变窄,骨刺形成。本病好发年龄为中老年,女性略多于男性,我科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组165例均为门诊患者,男40例,女125例;其中单膝发病103例,双膝发病52例,共207膝;年龄最大80岁,最小40岁,平均52岁;病程最长11年,最短22天。本组165例患者中排除:关节间隙狭窄或关节间形成骨桥连接而形成骨性强直的患者;肿瘤、结核、化脓、关节内骨折急性期的患者;以及有明显膝内、外翻畸形者。
2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均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采用以下综合治疗方法
2.1针灸疗法 取穴 内、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鹤顶,犊鼻等穴。方法:穴位常规消毒后,取1.5-2.0寸毫针进行治疗,采用平补平泻法,针刺得气后留针30-40min,留针同时采用温针(加点燃清艾条3壮) ,同时给予远红外照射,距离30-40cm,时间30-40 min。每日1次。
2.2中频电疗 频率4000HZ,采用方波、正弦波、指数波、三角波的电脑组合处方,用7*11cm电极膝关节左右对置,耐受量,时间20分钟,每日1次。
2.3 功能锻炼 股四头肌功能锻炼:膝关节伸直抬腿练习,注意伸直抬腿时踝关节背屈,用力收缩股四头肌并绷紧下肢,把膝关节向下压,保持数秒钟,然后放松下肢。每天练习3-5次,每次练习30-60下,且逐渐增加,逐渐过渡到踝关节挂沙袋的负重运动。功能练习直至患肢与健肢肌力相同。关节屈曲功能练习:双手把持固定物双下肢屈髋屈膝至最大限度后,然后两足用力伸膝站起。做8-10次为一组,每日锻练1-2次,锻炼应根据患者的自我耐受程度循序渐进。
以上治疗均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疗程间隔3天。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并于治疗三个月后随访。
疗效标准 痊愈:疼痛完全消失,不肿胀,功能活动恢复正常;显效:疼痛大部分消失,不肿胀,功能活动接近正常;有效:疼痛部分消失,有肿胀,功能活动有改善;无效:疼痛、肿胀、功能活动无变化。
治疗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痊愈35例,显效57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属增龄性疾患,多见于中老年人。其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破坏及关节边缘的骨赘形成。主要症状是膝关节疼痛和行走功能障碍,其致病因素多种多样,除年龄外,肥胖、超负荷运动、遗传、环境、饮食、性别等都可能是发病因素。现代生物医学研究则表明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免疫因素等都与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有关。疾病的整个过程不仅影响到关节软骨,还涉及整个关节,包括软骨下骨、韧带、关节、滑膜及关节周围肌肉,最终导致关节疼痛和功能丧失〔1〕 。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目前治疗方法较多,在祖国医学属“痹病”范畴,风寒湿邪痹阻经络,血行瘀滞,不通则痛,治疗上予散寒除湿、活血通络以消肿止痛、恢复关节的运动功能,温针灸籍艾火的温热,通过体针传导,可透达肌肤,热力直达病所,具有散寒除湿、活洛止痛的作用。艾灸是一种良性刺激,可以调整病变部位的体温及血浆渗透压,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散炎症,加快组织的修复抑制软骨细胞的凋亡,并延缓骨关节炎的进展〔2〕。中频电疗具有镇痛、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缎练肌肉、消炎消水肿的作用〔3〕。膝关节功能锻炼能增强股四头肌的质量和耐力,恢复关节的力学平衡,稳固关节,促进关节囊分泌滑液润滑关节,进一步松解关节粘连和延缓关节退化,改善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软骨的营养,减轻关节源性肌肉抑制,对于提高和巩固膝关节炎的疗效有积极意义。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综合治疗膝关节炎疗效好,有效率高且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等.实用骨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1431.
〔2〕吴立红,朱国祥,龚艳菲.功能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408.
〔3〕陈景藻,赵彼得,王淑英,等.现代物理治疗学.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