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的疾病。
一、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
答:心脑血管疾病是指人体心血管和脑血管因血液组成成分改变导致血流状态异常造成血管壁异常损害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而血管壁的损害包括血管壁的增厚,炎症,动脉硬化,管腔狭窄,堵塞,甚至血管破裂等。
二、为什么血管会发生病变?
答:血管壁异常损害的主要是人体血管中血液流动状态发生了异常改变造成的,医学中称“血流动力学改变”。由于血流速度的减慢或血流不畅等造成血管中有害物质沉积侵害及缺血缺氧而发生病变损害。
三、是什么原因导致血流状态的改变?
答:造成血液流动状态改变最核心的原因是由于血液粘稠。血管的堵塞和日常生活中的堵车情况非常的类似,不过血管的堵塞比日常塞车要更为严重。车子塞车会有通的时候,而血流缓慢,血液内的细胞“轿车们”就可能永久的堵塞了血管。血管不比马路,马路没有界限,而血管是个管腔,被截断的与心脏供血失去联系的部分,由于血供不足或完全失去血供就会导致相应器官的缺血性萎缩和坏死等。而堵塞处的前部与心脏供血相连的血管部分会因压力的增高,血管变薄,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四、血液为什么会出现粘稠状态?
答:造成血液粘稠性变化的原因是人体内血液的组成成分发生异常改变。并且是血液成分中易引起血液粘稠的部分增多造成的。
人体的血液由血细胞与血浆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又合称全血。血细胞约占血液的40-45%,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血浆约占血液的55-60%,主要包括7类物质:水(90%~91%);蛋白质(6.5%~8.5% );脂(1%);糖(0.1%);无机盐(0.8%);非蛋白氮有机物(0.05%);尿素等代谢产物(0.05%)等。这些物质无一定的形态,大多是人体新陈代谢所需要的物质,用以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其中蛋白质,脂肪,糖和非蛋白氮等均属于有机物,且呈酸性。正是由于血液中蛋白质、糖、脂过度增多,导致人体的酸碱平衡被打破。
五、为什么蛋白质、糖、脂肪等有机物大量堆积就会发生病变?
首先,由于蛋白质、糖、脂肪等有机物均属于酸性,大量的酸性有机物势必会侵蚀血管内皮,造成血管壁的损伤,坏死,炎症等。与此同时,由于蛋白质、糖、脂肪等有机物的粘性比较大,势必会造成血流缓慢,血氧供应不足,造成,相应组织器官的缺血坏死等。
还有,血液中的酸碱平衡失调导致的血液环境恶化,血液中的血细胞的功能会相继发生功能障碍,如:红细胞的携氧能力下降;白细胞的免疫吞噬能力下降;而血小板的功能,纤维蛋白等则发生亢进,更加容易形成血栓。
美国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雷翁博士指出:“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
六.如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通俗的讲其实就是血管内沉积了大量的蛋白质、糖、脂肪等,传统的西医的治疗都是采用直接杀灭的方法来降低蛋白质、糖、脂肪等。
打个比喻,中国的男女人口比例现在出现比较严重的失调,比如说:每100个女性对应的是130个男性,这势必造成人口搭配的不均。这种现象继续加剧引发的就是社会不安定,犯罪率升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就是一种社会诟病。血液内组成成分比例长期失调,蛋白质、糖、脂肪等异常增多,逐渐造成的就是血液的诟病心脑血管病。
而传统的治疗以杀灭疗法为主,就好像将多余的30位男士枪毙一样,显然这种治疗是非常不合理的。而我院的治疗则不同,采用疏导引用的治疗,通过补充其他物质,使脂肪、糖、蛋白质等充分的利用起来,就好像从国外引进30位女士的道理一样。
这就是通脉复络疗法及脉康合剂与其他疗法及药物的不同治疗之处,正是由于它很好的益气、活血、通络及抗凝、抗炎、修复血管等功能,所以可以很好的治疗和改善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