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120健康网为你提供专家咨询服务,从找到专家到得到答案只需60秒
离线
屈红 妇产科  | 主治医师 执业编号: 200951141511621198401276166

  • 0接受咨询
  • 0点评用户
  • 0.00综合评分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1-12-08 13:23:40  0人已访问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多起因、临床表现多态性的女性内分泌系统疾病,是引起育龄期妇女月经紊乱的一种常见原因。其致病原因至今仍不甚清楚,主要是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临床主要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本病在祖国医学中无记载,根据其症状特点,可归属于中医的“不孕”“月经后期”“闭经”等范畴;从卵巢多囊性增大的改变来看,又可属中医的“瘾瘕”范畴。近年来,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现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研究

1.1 西医发病相关因素与临床特征研究

1.1.1 西医发病相关因素 

关于PCOS的发病因素,国内外相关学者都有深入的研究,但形成PCOS的原因迄今认识仍不一致,可能与下述几个方面有关.[1]

1.1.1.1 肾上腺功能过盛 PCOS常起病于青春期,月经初潮之前两年,肾上腺开始分泌雄激素,肾上腺功能初现,标志着生长发育的开始。此时肾上腺功能旺盛,分泌较多的雄激素,如持续到成年不变或进一步加强即形成PCOS。

1.1.1.2 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促进器官、组织和细胞吸收、利用葡萄糖的效能下降时称胰岛素抵抗。为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机体代偿性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形成高胰岛素血症。高水平的胰岛素与卵巢内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协同作用,使卵泡膜细胞产生雄激素增多,导致高雄激素血症。

1.1.1.3 遗传因素 部分PCOS患者存在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主要以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研究提示PCOS的侯选基因位于19p13.3,而位于15p24.1的CYP11A1基因可能与PCOS患者的高雄激素血症相关。此外LH-β基因突变也可能与PCOS有关。

1.1.2 临床特征研究

多囊卵巢综合征以月经稀发或闭经,持续无排卵,多毛、痤疮,肥胖,卵巢的多囊样改变为主要的临床特征,但它的每一项特征都不是特有的,都有其发病的一定的比率。[2]

1.1.2.1 月经失调 以月经稀发(月经周期超过1个月,短者40-50天,长者数月一行,行无规律,尚能自行血止)和原发闭经(女子到16岁仍无月经来潮或年龄超过14岁,第二性征尚未发育)或继发闭经(停经原有周期的3次或正常月经的6个月以上)为主要表现,是PCOS的重要症状。大多数患者初潮年龄正常,极少数初潮延迟,表现为自初潮开始的月经稀发和(或)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逐步发展为闭经。但由于正常青春期少女在建立规律的月经周期以前有一段时间的不规律月经,此为正常生理现象,故大部分青春期女性PCOS患者漏诊与滥诊率较高。

1.1.2.2 高雄激素体征 多毛和痤疮是PCOS高雄激素血症的最常见表现。多毛的程度与高雄激素的程度有关.以性毛为主,如阴毛浓密,且分布异常,延及肛周、腹股沟或腹中线,尚有上唇、下颌、乳晕周围、脐下正中线、耻骨上、大腿根部等,性状粗而长,着色深。Ferriman-Gallway评分≥6分即可诊断。痤疮是高雄激素的另一种表现,是PCOS的另一常见体征。痤疮多见于面部,如前额、双颊、胸背、肩部等部位。在以痤疮为主诉的青少年中,1/3以上的少女确诊为PCOS,但青春期患者来源于肾上腺的雄激素较成年人增多,因此,多毛和痤疮作为一种单独的症状,不应该被认为是青春期PCOS患者的一个体征。此外,脂溢性皮炎、毛孔增粗和脱发也是青春期PCOS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

1.1.2.3 黑棘皮症 黑棘皮症是因表皮过度角化、真皮纤维细胞的增殖而产生的。虽然有色素增加,但没有证据表明受损部位有黑色素细胞增加。多见于颈后、躯体易受摩擦的皮肤皱褶处,高雄激素血症和肥胖的妇女外阴是常见的受累部位。目前有研究发现黑棘皮症是胰岛索抵抗的标志,其程度与高胰岛素血症的严重程度相关,有黑棘皮症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明显降低。

1.1.2.4 肥胖 PCOS与肥胖的因果关系尚不甚清楚。在PCOS患者中,约半数存在肥胖,而且常呈腹部肥胖型(腰围/臀围>0 85),即男性型肥胖,多在青春期出现,有的还伴有黑棘皮症,重度胰岛素抵抗的肥胖患者可有假性库欣综合征,呈明显的向心性脂肪分布,或假性肢端肥大、身高增长过快等,PC0S的肥胖可引起代谢综合征,且减轻体重比普通肥胖患者困难,所以建议有针对性的对部分肥胖患者进行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的筛查。

1.1.2.5 多囊卵巢 PCOS患者卵巢为多囊性改变,典型的多囊卵巢表现为卵巢增大,10个或更多的小卵泡,其直径为2-9mm,分布在外周,中央的基质增多,超过卵巢面积的25%,即所谓的“项链征”。但并不是有卵巢多囊性改变者都表现为PCOS。多囊卵巢的形成机理尚未明确,有研究显示月经稀发的青春期少女中多囊卵巢发生率为45%。

1.2 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PCOS其病名在中医学中无明确记载,根据其月经异常、不孕、多毛、肥胖、痤疮等临床表现,属中医月经后期、经量过少、崩漏、闭经、不孕、癥瘕等范畴。关于其病因《丹溪心法》曰:“若是肥盛妇人,禀受甚厚,恣于酒食之人,经水不调,不能成胎,谓之躯脂满溢,闭塞子宫”,这一描述与本病有相同之处。近年来,多位医家从不同的方面多囊卵巢综合征进行了研究,意见不尽相同,临床辨证纷繁复杂,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2.1肾虚 肾藏精,为元阴元阳之所,主生殖。肾精不足,元阴亏虚,冲任气血乏源,无以下注胞宫,故表现为经水后期或闭经;肾阳虚弱,气化不利,不能化气行水,聚而为湿,阻遏气机,气滞血瘀,瘀滞胞脉,气血不能下注胞宫,故表现为为月经失调、经水稀发或闭经等症。肖承棕[3]认为本病病机是肾阳虚衰,不能化生精血为癸水,则冲不盛,任不通,诸经之血不能汇集冲任,下注胞宫,故月经不调以致不孕;而肾阳虚不能温运脾土,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故聚而成痰。尤昭玲[4]教授临证首重补肾,认为肾虚血瘀是其基本证型,治疗上离不开补肾活血,补肾可调经治本,活血可促使卵泡顺利排出。申霞[5]亦认为本病的病机为肾虚血瘀,补肾活血法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

1.2.2瘀血内阻 女子以血为本,气血以周流调畅为顺。任通冲盛,气血畅达,方能顺利排卵。章巧萍[6]认为,本病为因虚致瘀,瘀血内阻,新血不生,虚实夹杂所致,故临证可见月经衍期、量少,经色黯有血块,小腹胀痛,舌黯脉涩,少腹有癥块(增大的卵巢)等表现。

1.2.3肝气郁结 肝为藏血之脏,主疏泄,调节月经,喜调达而恶抑郁。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还能引起他脏的病变。肝气横逆,脾胃受制,运化失司,湿聚痰盛,可见体胖壮盛;肝郁化火犯肺,肺之郁蒸腾颜面,表现为面部痤疮,毛发浓密;肝肾同居下焦,精血同源,肝失疏泄,气郁化火,灼伤肝阴,进而损伤肾阴肾阳,即见本病肾虚证的原因。闵静红[7]柴丽宏[8]则认为肝气郁结才是本病最基本的病理变化,而肾虚、痰瘀交阻等乃是其病理发展的结果,肝脏克犯脾土,脾失健运,聚湿生痰,治宜肝肾同治,尤重治肝。

1.2.4痰湿阻滞 自朱丹溪后,较多医家从痰湿角度对本病进行探讨。田萍[9]等认为本病的发生责之于痰湿壅阻,精髓不利或脂膏挟湿阻滞冲任及胞宫胞脉,影响“两神相搏”而致不孕。夏阳[10]认为痰湿脂膜壅塞胞宫,冲任阻滞,发为月经稀发、闭经,采用苍附导痰汤加减治疗,获得一定疗效。史莲花[11]等提出脾肾阳虚为本,气滞痰湿,痰瘀互阻为标。认为其主要是肾-冲任-胞宫之间生克制化关系的失调,肾虚天癸迟至,脾虚内生湿痰,从而阻塞冲任,胞脉不畅,血行瘀滞。邵明霞[12]研究发现PCOS患者的基本病机是肾虚痰瘀,治疗的基本方法宜补肾填精治其本、祛瘀化湿治其标。

2 诊断标准与治疗新进展

2.1 诊断标准

关于PCOS的诊断标准一直是该领域争论的热点。当然也有共同的认识就是PCOS的诊断要排除其他疾病,如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疾病、迟发的先天性肾上腺增生以及柯兴氏综合征等有类似症状的疾病。1990年美国国家健康委员会(NIH)在马里兰召开的关于PCOS的会议是一个起点,会议规定PCOS的诊断标准为,排除其他疾病,同时具有临床或生化高雄激素表现和持续无排卵,这使标准化诊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卵巢的多囊化形态学表现未被包括在内。随着研究的深入、诊断技术的进展、阴道超声的广泛应用,专家学者们逐渐认识到PCOS的临床表现比1990年NIH定义的范围更广泛,有些患者表现为月经不规则、高雄激素和(或)PCO,有些患者无高雄激素症状,却有卵巢功能失调的临床表现,因此1990年NIH的诊断标准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PCOS的NIH诊断标准未将超声显示多囊卵巢列入标准,但毕竟PCOS妇女很大部分有卵巢呈多囊形态且很客观。因此这个标准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为此又出现了新的诊断标准,即是2003年5月一些专家在荷兰鹿特丹举行有关PCOS会议,制定了新的诊断标准,称为ESHRE/ASRM(European Society of Human Reproduction and Embryology and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标准[13-16]。患者如有以下3项中的2项即可诊断为PCOS:(1)稀发排卵或无排卵;(2)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3)超声表现为多囊卵巢(一侧或双侧卵巢有12个以上直径为2~9 mm的卵泡,和/或卵巢体积大于10cm3)。另外,强调代谢因素不作为诊断PCOS的必要条件。2006年雄激素协会(AES)的标准是高雄激素为必须的,稀发排卵或无排卵和多囊卵巢之间有一即可。目前在我国普遍使用的临床诊断是鹿特丹会议使用的标准。

2.2 治疗方面的研究新进展

2.2.1单纯西医治疗

2.2.1.1 药物治疗

对PCOS除了控制体重、加强锻炼,调整生活方式(包括建立规律的生活节奏、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热能摄入、避免长期精神紧张、避免使用塑料制品等)外,药物治疗也非常重要。临床上主要是抗雄激素、胰岛素增敏剂、促排卵药的应用[17-20]

抗雄激素治疗:由于PCOS患者高雄激素不是单一来源,应采用综合性抗雄激素治疗。口服避孕药目前最常用的是妈富隆、达英-35周期应用,但有报道指出口服避孕药能降低胰岛素敏感性;醋酸环丙孕酮(CPA)为合成孕激素,可竞争双氢睾酮受体,抑制5α还原酶活性,并促进性腺激素分泌而减少卵巢雄激素生成,但CPA可能加重高胰岛素血症及糖耐量不全,虽抗雄激素效果较好,但不宜久用;非那雄胺为5α还原酶抑制剂,且不影响其它激素水平,可抑制多毛症状,使血脂水平改善,该药副作用小,通常为胃肠道反应,但可引起男婴生殖器官的两性畸形,故应注意避孕;螺内酯(SPA)为一种醛固酮与雄激素受体的拮抗剂,除利尿作用外,亦具有明显的抗雄激素活性,其与口服避孕药或地塞米松联合用效果更佳;安体舒通也是一种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可与受体结合产生一种无生物活性的安体舒通及其受体的复合物,除抑制甾体激素合成外,还抑制雄激素受体,而且抑制5α还原酶的作用较强,副作用为月经过多或不规则、乳房胀痛、头痛、性欲减退,亦可引起男胎畸形,应用后4个月内应避孕。

胰岛素增敏剂:PCOS合并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时可选用二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前者通过促进肠道对葡萄糖吸收,减少肝糖原异生,促进糖的无氧酵解,增加肌肉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及利用,而改善糖的代谢,在受体后水平提高胰岛索的敏感性,从而降低因胰岛素抵抗而导致的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噻唑烷二酮类是一类新的胰岛素增敏剂,包括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和匹格列酮,这类药通过降胰岛素水平来间接降低雄激素水平,直接作用于卵巢,调节卵巢本身糖代谢异常所致的胰岛素抵抗,使其恢复对促性腺激素

的敏感性。曲格列酮因其致命的肝毒性现已停用。

诱导排卵:克罗米酚(CC):作用于下丘脑一垂体水平,通过竞争雌激素受体阻断内生性雌激素的负反馈作用,促进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卵泡发育。目前应用CC后,一般都用超声监测排卵,大剂量应用CC时应注意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促性腺激素(HMG)(每支含FSH、LH各75IU)治疗:它适用于促性腺水平低或子宫内膜水平低或者子宫内膜质量差的患者。但要警惕多胎妊娠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的发生,有报道表明采用HMG低剂量缓增促排卵方案治疗优于CC的促排卵治疗。GnRHa药物治疗:它与垂体中特异的GnRH受体结合,使FSH、LH释放增加,持续应用可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抑制LH峰形成或避免卵细胞过度黄素化,加用外源性HMG使卵泡发育,提高卵细胞采集率,改善卵细胞质量或继续妊娠率。目前临床应用多为亮丙瑞林3.75 mg或戈合春林3—6 mg皮下注射,每月1次,连用6个月。来曲唑:来曲唑是特异的、可逆的、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最初用于乳腺癌的治疗。近年来用来曲唑促排卵,可获得良好的排卵率和临床妊娠率,与FSH联合使用,可以降低FSH的用量,对子宫内膜无负面影响。

2.2.1.2 手术治疗

手术适用于无排卵性不孕症,控制体重和药物治疗无效时。手术有发生卵巢萎缩和粘连的危险,但手术不会影响控制性促排卵率,相反会降低发生重度OHSS风险。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式有以下几种:

开腹卵巢楔形切除术:去除一部分卵巢组织及局部所积聚的抑制素,通过反馈使垂体增加FSH分泌促卵泡发育成熟,分泌适量雌激素,激起LH释放,利于排卵。但使用该手术后粘连率较高,现已很少采用。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的小切口,并辅用抗粘连生物制剂后粘连轻微,有效避免了机械性不孕症的发生。  

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LOD): LOD打孔的数目、所用能量大小,作用时间长短,依据卵巢体积确定,总的原则是分布到卵巢基质的能量越多,手术的效果越好,但卵巢萎缩的风险也增加。应用LOD可明显降低卵巢雄激素及抑制素生成,增强卵巢对促排卵药物的敏感性。术后并发症(盆腔粘连、卵巢功能减退、卵巢早衰等)防治,在卵巢楔形切除术的卵巢门处血运注意保护。该方法因创伤小,不易粘连,术后效果好,先应用最多最广泛。但应注意,打孔数不能过多;打孔不宜过深;电凝功率不宜太大;避开卵巢门打孔;促排卵引起的多囊卵巢(PCO)不是LOD的指征。

超声引导下经阴道未成熟卵泡穿刺术:其治疗PCOS的原理与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相似,其主要的机制为,通过卵泡穿刺抽吸,将未排卵卵泡内的卵泡液吸出,减少了原卵泡中高雄激素对卵巢功能的影响,颗粒细胞胞芳香化酶活性恢复,卵泡局部雌激素上升,雄激素降低,优势卵泡得以进一步增长,促进卵泡发育并排卵。其操作简便,患者所受损伤更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且费用低廉,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2.2.1.3 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开展应用,对于有生育要求但经所有助孕方法失败或经六个月以上标准促排卵周期治疗后有排卵但未妊娠的PCOS患者,可选择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术。但其流产率较输卵管性不孕高,且OHSS发生率和多胎妊娠率亦较高。

2.2.2中医治疗

多数医家认为,PCOS的发生主要因肝、脾、肾功能失调及痰湿、瘀血阻滞所致。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者肝脾肾脏腑功能减退,功能失调;标实者有气滞、痰湿、血瘀等。病久则虚实夹杂,寒热转化不定。但本虚标实为本病的病机关键,治疗方法各家的意见不尽相同,所用方药多种多样。

2.2.2.1辨证分型论治

尤昭玲[21]分4型论治,肾虚治以补肾填精、调补冲任,方用右归丸加减;痰湿阻滞治以燥湿除痰、理气行滞,方用苍附导痰汤合佛手散加味;肝郁化火治以疏肝解郁、清热泻火,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气滞血瘀治以行气导滞、活血化瘀,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沈国兵[22]等对33例PCOS患者进行辨证治疗,肾虚痰实型治以补肾化痰(熟地、山药、山茱萸、胆南星、半夏、茯苓等);肾虚肝旺型治以补肾清肝(丹皮、柴胡、当归、淫羊藿、熟地、山茱萸等);肾虚血瘀型治以益肾活血(生地、白芍、知母、淫羊藿、补骨脂、丹参、红花),结果出现17例排卵,治愈率45.5%,有效率93.9%。高雅[23]将 60例 PCOS患者辨证分为痰湿型、 肾虚夹淤型、 肝经郁热型 3型 (痰湿型 38例,肾虚夹淤型 18例 ,肝经郁热型 4例 )进行治疗,痰湿型方用苍附导痰汤加减,肾虚夹瘀型方用归芍地黄丸加味 ,肝经郁热型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结果总有效率 88. 33% ,妊娠率 50. 0% ,治疗后患者 F-G多毛评分、WHR、BMI均有所降低,血清LH、T、PRL、胰岛素明显降低 ,卵巢体积缩小。刘莹[24]等将12例PCOS患者按中医辨证为肝郁化火型、肾虚痰凝型、肾虚血少兼气滞血瘀型及阴虚血热型治疗,分别给予丹栀逍遥散、启宫丸、桃红四物汤、两地汤合二至丸加减,结果6例不孕患者,经治疗后均能受孕;6例月经不调患者、月经紊乱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内分泌激素检查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超声波检查增大的卵巢不同程度的缩小。

2.2.2.2单方验方

张昱等[25]认为肾虚血瘀是PCOS的根本病机,无论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都将发生因虚致瘀的病理改变,致冲任气血瘀滞,阻碍卵子排出。遂用用温肾化瘀汤治疗30例,方为:当归10g,赤芍l0g,仙茅l0g,仙灵脾log,菟丝子log,巴戟天10g,红花10g,茺蔚子15g,丹参10g,香附l0g,郁金l0g,30例患者中治愈19例,其中5例治疗2~3个疗程后排卵妊娠;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张蔚莉[26]以燥湿化痰 ,健脾益肾,理气活血为法,自制益坤丸 (法半夏、石菖蒲、神曲、茯苓、陈皮、泽兰、鸡血藤等)治疗 PCOS患者 60例, 44例痊愈;10例有效;6例无效;有效率为90%。柴丽宏[8]自拟疏肝清解汤治疗30例患者,疏肝清解汤是由丹栀逍遥散加减化裁而来,药物组成:柴胡l0g,丹皮l0g,栀子l0g,白芍l5g,当归l2g,茯苓l5g,益母草l5g,枸杞子l5g,仙灵脾l5g。停药后3个月患者的激紊水平、卵巢体积、月经情况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陈军【[27]用补肾化痰方治疗58例,治愈40例;显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6.6%。方药为:仙茅l2g,仙灵脾l0g,鹿角霜l5g,紫石英20g,熟地黄l5g,白芍l5g,茯苓20g,桑白皮l5g,象贝l5g,绿萼梅6g,陈皮l5g,皂角刺l5g。随症加减:形体肥胖者可加重茯苓皮、桑白皮的剂量,茯苓皮可重用30g,另可加车前子、决明子;伴神疲肢戟者可加太子参、党参等;伴口干唇燥者可加石斛、北沙参等养阴药;伴腰酸者可加杜仲、川断、补骨脂等。宁美华[28]等用益肾消徵方(熟地、补骨脂、菟丝子、制女贞子、三棱、莪术、赤芍、王不留行、甘草)随证加减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服用,1天1剂,连服10天为一个月经周期疗程,有效率为91.77%,妊娠率为48.01%。杨正望[29]等采用补肾活血法(紫石英、菟丝子、桑寄生、地龙、路路通、泽兰、泽泻)治疗10例PCOS患者。多毛痤疮加生地、黄柏;卵巢增大加三棱、莪术。3个疗程后,患者月经周期有明显的调整,卵巢最大切面面积及闭锁卵泡数目均明显降低,性激素水平明显改善。黄兆政[30]以补肾活血为法治疗PCOS患者58例。药用川芎、鸡血藤、当归、赤芍、泽兰、熟地、巴戟天、肉苁蓉、菟丝子、枸杞子、杜仲等,随证加减,3个月为一疗程。结果1个疗程总有效率58.62%,2个疗程总有效率75.86%。夏阳[10]以苍附导痰汤加减(苍术、香附、陈皮、半夏、茯苓、胆南星、枳实、鸡内金、生山楂、蚕沙、牛膝等)治疗30例肥胖型PCOS患者,排卵率为73%,妊娠率33%。褚玉霞[11]认为本病是脾肾阳虚为本,气滞湿阻、痰瘀互结为标,治以补肾健脾、化痰祛瘀利湿,拟定由紫石英、紫河车、仙灵脾、熟地黄、菟丝子、白术、茯苓、陈皮、天竺黄、白芥子、丹参、香附、川牛膝组成基本方,随证加减。

2.2.2.3中药人工周期疗法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性腺轴卵泡发育的不同阶段给予周期性的中药治疗,达到肾-天癸-冲任-胞宫之间的平衡。李翠萍[31]用补肾调周法治疗PCOS不孕症30例,分别于经后期补肾滋阴,经间期补肾通络,经前期补肾助阳,月经期活血通经,治疗180个周期,其中154个周期有排卵,周期排卵率为85.56%,18例妊娠,妊娠率为60.00%。袁雄芳[32]将辨证论治、中药周期疗法揉合于一体治疗PCOS患者38例,分肾阳虚、肾阴虚、痰湿3型论治。各型均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分别给予促卵泡汤、促排卵汤、促黄体汤、活血调经汤,经1-3个疗程治疗,治愈26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86.8%。章巧萍[6]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PCOS患者21例,运用调周法,于卵泡期用补肾化瘀方,排卵期及行经期用活血化瘀行气法、方选通经排卵方,黄体期用补肾养阴温阳法、选用熟地、鹿角霜、仙灵脾等。共治愈16例,显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郝兰枝[33]以自拟方 (淫羊藿、仙茅、菟丝子、鹿角霜、旱莲草、女贞子、益母草等)为基础,经后酌加枸杞子、何首乌;排卵前酌加丹参、泽兰、香附子;排卵后酌加杜仲、川续断、桑寄生、阿胶;经前加川牛膝、桃仁、红花、三棱、莪术;卵巢明显增大则加夏枯草、昆布等;经闭加水蛭、 土鳖虫等,治疗 40例青春期 PCOS患者, 3个月经周期后,痊愈2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0%。程慧莲[34]以补肾祛痰化瘀为法 ,自拟方药 (菟丝子、 怀山药、益母草、黄芪、淫羊藿、胆南星、桃仁、当归等)按月经周期经后酌加滋补肾阴、 调养冲任;排卵前酌加助阳调气活血;排卵后加温补肾阳;经后则因势利导,活血调经,共治疗8例,其中3例未婚者的月经和卵巢大小均恢复正常, 5例已婚者经治3例受孕。王娜等[35]治疗PCOS患者48例,经后期予促卵泡汤,补肾滋阴;经间期予促排卵汤补肾通络,促发排卵;经前期予黄体汤补肾温阳;月经期予活血调经汤。总治愈率56.4%,总有效率91.7%。

2.2.2.4其他疗法

针刺疗法:现代研究认为,针刺可引起脑内某些核团反应和递质变化,调整下丘脑功能而促排卵,提高形成黄体生成素的峰值。王晓燕等[36]以补肝肾,调气血、祛瘀浊为治则,主穴选膈俞、脾俞、肝俞、肾俞、中脘、气海、关元、子宫、大赫、归来、血海、足三里、三阴交,肝郁气滞者加太冲,脾虚痰湿者加丰隆,其中关元、子宫穴加灸治疗。共治疗PCOS病人26例,痊愈6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为80.8%。张丽梅等[37]治疗PCOS64例,卵泡期口服自拟补肾汤(山茱萸、石斛、肉苁蓉、熟地黄、巴戟天、附子、白茯苓、石菖蒲、陈皮、香附),排卵期、黄体期辅以电针治疗(选用疏波,中等强度,针刺双侧子宫穴、中极穴)。治疗3个月为1疗程,症状改善率96%,LH/FSH值、T值下降率70%。

穴位注射疗法:有学者认为,穴位注射这一给药途径的方向性较为明显,可使药物直达病所,加快了药物吸收过程,减少了药物作用过程中不必要的消耗。中极、关元、气海等为任脉穴,任脉能调节诸阴经之气,有朴益精血、调理冲任之功。经外奇穴子宫穴是治疗月经不调的经验穴。赵彦[38]选用中极、关元、子宫(双)、三阴交(双)、气海等,从月经周期第4天始每日选择2个治疗穴位,将75单位H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ml,快速注入皮下。从月经第10日开始B超监测卵泡。根据卵泡发育情况,调整剂量。治疗组16例,治疗38个局期,周期排卵率达86.8%。

针灸联合耳穴疗法:丘惠娜等[39]等运用针灸耳压疗法治疗PCOS,针灸取穴支沟、四满、关元、带脉、血海、三阴交、太溪、耳穴子宫、内分泌、皮质下、脾、肾、卵巢,疗效满意。

2.2.3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疗法也是目前研究比较广泛的一种疗法,其主要是通过中医的针灸穴位、周期疗法与西医的促排卵,手术相结合,以达到更满意的疗效。黄敏[40]将PCOS 8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用中药、按摩及艾灸穴位(关元、子宫穴、三阴交)结合克罗米酚胶囊、黄体酮针治疗,对照组用克罗米酚胶囊、黄体酮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排卵率及性激素恢复正常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衣尚国[41]用六味地黄丸合苍附导痰丸加减配合克罗米芬治疗组治疗30倒,治愈16倒,有效2倒,无效3例,总有教率90.0%,而对照组单用克罗米芬治疗30例,治愈8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7%。黎小斌等[42]报道腹腔镜下双侧卵巢多点电凝术辅以补肾化痰中药(导痰种子方,由淮山药、党参、北芪、丹参、鸡血藤、当归等组成)对24例PCOS不孕症进行治疗,以单纯行腹腔镜手术治疗24例病人作为对照组,中药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术后排卵率、受孕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O.05)。说明中药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PCOS可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协同作用,降低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疗效。

3 讨论

     综上所述,PCOS的病因和治疗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尽管目前对于PCOS已有一定的研究,治疗PCOS也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但仍缺乏一种可供普及推广的特效疗法。而且由于PCOS病人存在长期的内分泌和代谢紊乱,产生多器官的损害,对其进行定期、终生的监测和保健是必要的。中医对本病治疗疗效肯定,无明显毒副作用,但大多中医药治疗本病对其分布规律研究不够,研究样本例数不多,疗效标准尚未统一。所以中医治疗本病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发展潜力。因此,对PCOS患者症候特征与中医分布规律的研究,探讨既有效又方便、经济实用的治疗方法,仍是今后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亲,我能为你提供的服务!120健康网担保,医生服务不满意请投诉并全额退款于您。
指定咨询


购买后,您可以:
随时向我在线咨询1次

19.00元/次 点击查看>
健康顾问

签约健康顾问后,您可以:
1、随时向我咨询,不限次数
2、可以向我电话咨询
3、获得我的回访

暂未开通
最新服务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