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次卒中发病机制的正确评估 建 议: 对已发生脑卒中者选择必要的影像或其他实验室检查,尽可能明确患者的卒中类型及相关危险因素,以便针对病因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 二、卒中后的血压管理 患者血压水平高于160/100mmHg可使卒中再发的风险明显增加。 建 议: (1)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2)积极控制高血压,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最好能将血压降至 (3)降压治疗应于卒中急性期过后患者病情稳定时(一般为卒中后4周)开始。 三、抗血小板聚集 缺血性卒中初次发作后早期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50mg/d)能够显著降低卒中再发的风险。 建 议: (1)单独应用阿司匹林的剂量为50~150mg/d,分2次服用; (2)也可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25mg)加潘生丁缓释剂(200mg)的复合制剂(片剂或胶囊),2次/d; (3)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可选用氯吡格雷,75mg/d. 四、抗凝治疗 使用抗凝剂有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只有在诊断为房颤(特别是非瓣膜病变性房颤)诱发心源性栓塞的患者才适宜应用抗凝剂。 建 议: (1)已明确系非瓣膜病变性房颤诱发的心源性栓塞患者可使用华法令抗凝治疗,剂量为2~4mg/d,INR值应控制在2.0~3.0之间。如果没有监测INR的条件,则不能使用华法令,只能选用阿司匹林等治疗。 (2)卒中急性期不宜抗凝,一般可在卒中发生2周后开始抗凝治疗。 五、其他心脏病的干预 六、颈动脉狭窄的干预 七、高半胱氨酸血症的干预 八、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九、卒中后血脂与血糖的管理 十、健康宣教及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
还没问完就结束了,太敷衍了吧
既没有耐心,也没给出答复老人是有病没病的答复
您还有其他问题吗,您去医院吧! 我真不知道在线问诊了个什么东西。也不给分析解答一下
医生比我还急,才问了二三分钟就老是想结束谈话,感觉没有啥水平。
医生回复很快也很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