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120健康网为你提供专家咨询服务,从找到专家到得到答案只需60秒
离线
俞娴秋 中医综合科  | 医师 执业编号: 141330624000128

  • 1接受咨询
  • 0点评用户
  • 0.00综合评分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运用自拟中药祛斑汤治疗黄褐斑的体会

发布时间:2011-12-26 20:02:05  277人已访问

 

黄褐斑,也称为肝斑,是面部黑变病的一种,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颜面部的后天性色素沉着过度性皮肤病,发生于日晒部位,并于日晒后加重。发病过程较慢,无明显自觉症状。病情有一定季节,夏重冬轻。黄褐斑的症状是颜面出现面积大小不等的斑片,小的如钱币大小,或蝴蝶状;大的满布颜面如地图。颜色呈黄褐色或淡黑色,平摊于皮肤上,摸之不碍手。黄褐斑多对称分布于颧、颊、额、鼻、口周、眼眶周围,界线明显,压之不褪色,表面光滑,无鳞屑,无痒痛感。

黄褐斑多见于中青年女性,西医认为黄褐斑主要因女性内分泌失调,精神压力大,各种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妇科病、糖尿病)等以及体内缺少维生素及内服外用某些化学药物刺激引起。

中医称本病为“面上杂病”、“黧黑斑”、“面尘”、“蝴蝶斑”等。中医认为,肝失条达,气机郁结,郁久化火,灼伤阴血,血行不畅,邪犯肌肤均可导致颜面气血失和;脾气虚弱,运化失健,不能化生精微,则气血不能润泽于颜面;肾阳不足,肾精亏虚则气血不能上荣于颜面等病理变化均可导致颜面发生黄褐斑。

本人在临床诊治黄褐斑多年,患者中以肝失条达,气机郁结,邪犯肌肤,风湿夹杂为多见。自拟中药祛斑汤治疗黄褐斑,效果尚可,兹简介如下:

处方组成:茯苓皮30,地肤子10,白藓皮10,荆芥10,防风5,蝉衣5,萆薢10,小胡麻10,制大黄5,合欢皮10,赤芍10。方中茯苓皮、白鲜皮、地肤子、萆薢能行皮肤之水湿,祛风解毒,荆芥、防风、蝉衣疏风散邪,与上药配合,增强祛风湿之效,小胡麻、合欢皮、赤芍能活血解郁,疏通气机,大黄制后能清热解毒、活血。全方合用有祛风,利湿,活血,解郁之作用,祛斑汤治疗黄褐斑,一般以七天为一个疗程,3-4个疗程症状可以明显改善。

典型病例:                                                      

1、张某某,女,35岁,本县城关镇人。2008525初诊,患者自诉面部发现斑点已数年,日晒后加甚,要求中药治疗。观患者颜面部多个大小不等的斑片状阴影,以两面颊及鼻梁两侧为甚,色呈黄褐微带淡黑色,摸之不碍手,呈对称分布,诊脉缓,苔薄滑微黄,证属脾失运化,风湿夹杂,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方用:茯苓皮30,地肤子10,白藓皮10,荆芥10,防风5,蝉衣5,萆薢10,小胡麻10,制大黄5,赤芍10,地丁草20,连翘57剂煎服。62复诊,服药后自觉日晒后加甚不明显,继续服药。患者前后共服药一个多月,症状改善,肤色细腻,斑点消退停药。后随访数月,皮肤已成正常色。

按:本例患者因其苔微黄,证有化热趋向,故以祛斑汤加地丁草、连翘以清血中湿热。

2、王某某,女,41岁,本县拔茅镇人。2009612初诊,患者自诉两面颊至耳前皮肤变黑,如鹅蛋大小已数年,因羞于见人,常以长发遮盖,慕名前来就诊,见患者自鼻梁至耳前眼眶下一寸许,色黑如墨染,压之不褪色,表面光滑,诊脉微弦,苔薄白,质微黯,证属肝失条达,气机郁结,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方用:茯苓皮30,地肤子10,白藓皮10,荆芥10,防风5,蝉衣5,萆薢10,小胡麻10,制大黄5,赤芍10,合欢皮10,香附10,当归107剂煎服。620复诊,皮肤黑色未退,但患者自觉皮肤已润泽不少,继续服药。前后共服药三个多月,直至黑色消退,皮肤正常停药。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按:本例患者脉弦,苔黯,肝气郁积,失于条达,气滞则血不畅,故以祛斑汤加香附、当归理气活血。

笔者在临床数十年运用祛斑汤加减治疗黄褐斑不计其数,屡试屡效。                      

同时,嘱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不要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防止各种电离辐射,.慎用各种有创伤性的治疗,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食辛辣烟酒等刺激性食物。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运动,保持精神愉快,豁达大度,避免长期、过度的精神紧张,保持充足的睡眠,积极治疗慢性肝肾疾病,纠正月经不调,调节内分泌功能障碍,慎用各种化妆品等以配合治疗。                     

亲,我能为你提供的服务!120健康网担保,医生服务不满意请投诉并全额退款于您。
指定咨询


购买后,您可以:
随时向我在线咨询1次

9.00元/次 点击查看>
健康顾问

签约健康顾问后,您可以:
1、随时向我咨询,不限次数
2、可以向我电话咨询
3、获得我的回访

暂未开通
最新服务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