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现代人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许多疾病在悄悄地增加,不知不觉地吞噬着我们的身心,如心血管疾病,脂肪肝,酒精肝,各种结石,胃肠道疾病等,甚至缩短人的寿命,危及人的生命。
健康就是财富,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是自身的快乐,是家庭的幸福,是财富的源泉。有人说:“有什么不能有病,没什么不能没钱。”但是健康远比金钱更为重要,到某些时候,金钱是无法买回健康和生命的。
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美好愿望,是人们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人的正常生命是成熟期的5-7倍,如无病无灾,人是可以活到100-175岁的,疾病是影响人类寿命的第一杀手。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大家对健康关注更为强烈,如何保持健康的体魄,以达到多活几年的愿望,这就是如何养生。
要养生保健是多方面的,现如今,特别要关注的是饮食保健,许多疾病是吃出来的,怎样吃才算健康呢?民以食为天,吃得健康,吃出健康,是人们谈论的话题,也是人们普遍的追求。怎样才能相对吃得健康呢?中医中药是怎么谈论饮食保健的呢?
饮食营养首先要适应环境,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内经》:“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一年四季,气候不断变化,对人的机体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灵活选食,饮食营养要符合四时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
春季,气候逐渐温暖,万物生长萌发,人们精神焕发,情绪饱满,应吃清散疏泄的食物,如蔬菜,豆类,豆制品等。
夏季,气候炎热,多雨,脾胃受困,人体喜凉恶热,宜吃清凉祛暑少油的食物,如西瓜、冬瓜、绿豆汤、百合等。
秋季,气候渐凉,天高气爽,少湿多燥,宜吃养阴生津的食物,如萝卜、藕、梨、柿子等。
冬季,天寒地冻,万物封藏,寒邪侵入易伤胃,宜吃祛寒温里滋补食物,如牛肉,羊肉,红枣,狗肉等。
每种食物都有其特性,中医认为药食同源,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中医认为食物的性味偏胜,可调整人体阴阳,扶正祛邪,以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中药有四气五味,食物同样有四气五味:
四气即四性,寒,热,温,凉。
寒性凉性食物有清热泻火,解毒养阴之功,如粟米,绿豆,赤小豆,豆腐,豆浆,西瓜,梨,柿子,甘蔗,鸭肉,蟹,甲鱼,田鸡,苦瓜,黄瓜,白菜,番茄,菠菜,荠菜等。
温性热性的食物,大多能温中散寒,助阳,如食油,酒,醋,大枣,荔枝,红糖,羊肉,牛肉,狗肉,虾,鸡,鲫鱼,鲢鱼,葱,姜,大蒜,辣椒等。
平性食物,任何体质均可常年服用,如米,豆,番茄,土豆,南瓜,莲子,葡萄,苹果,菠萝,椰子,香菇,蘑菇,鸡蛋,鲤鱼等。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
辛味的食物,大多含有挥发油,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行气止痛的作用,如生姜,可发汗解表,健胃消食;胡椒可暖脾胃,除寒湿;韭菜,能行瘀散滞,温中利气润肠,但是过食辛味则有气散和上火之弊。
甘味,有补养身体,缓和痉挛,调和性味的作用,如白糖能助脾润肺;红糖能温里活血,化瘀止痛;冰糖能化痰止咳,蜂蜜能和脾养胃,清热解毒;大枣补脾养阴,但是甘味过食则壅塞郁气。
酸味,含有有机酸,可收敛固涩,增进食欲,健脾开胃,如米醋能消积解毒,化鱼骨;乌梅能生津止渴;山楂能健胃消食,但酸味过食则痉挛。
苦味,多含生物碱,有燥湿,清热,泻实的作用,如苦瓜能清热解毒明目;杏仁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枇杷叶,清肺和胃,降气解毒;茶叶,强心,利尿,清神志,但多食苦则胃寒。
咸味,含钠盐较多,能软坚散结,有滋润潜降的作用,如食盐能清热解毒,涌吐宿食,凉血;海参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海带能软坚化痰,利水泄热;海蜇能清热润肠,但多食咸则血凝。
我们日常饮食要吃得合理和科学,还要坚持四气五味的合理搭配,不偏食,不过饱过饥,做到全面而合理的膳食,才能维持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