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120健康网为你提供专家咨询服务,从找到专家到得到答案只需60秒
离线
张伟 整形外科  | 副主任医师 执业编号: 110610000005570

  • 5接受咨询
  • 0点评用户
  • 0.00综合评分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吸脂手术的并发症

发布时间:2011-12-27 15:33:14  0人已访问


    吸脂术较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出血、瘀斑、感染、外形差、血肿、感觉迟钝和过敏,较少见的并发症包括皮肤坏死、热损伤、深静脉栓塞、肺部栓塞、体液紊乱和重要器官或血管损伤。 
1  出血和瘀斑
    通过使用肿胀技术,超声吸脂所产生的瘀斑明显少于负压吸脂。在少量吸脂时,超声吸脂和负压吸脂所产生瘀斑的差异还不是特别明显,但对于大量吸脂或者纤维组织丰富部位,例如男性乳房发育患者,负压吸脂所产生的瘀斑尤为明显。
    一般情况下,超声吸脂是点状瘀斑,很少出现非常明显的大片瘀斑,如果在超声吸脂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出血,预示着手术可能存在问题。最常见的原因是探头在未实施肿胀麻醉的部位进行操作。在肿胀麻醉的湿性部位进行操作是超声吸脂的最重要的原则,可以使空穴效应更加有效。而在未行肿胀麻醉的非湿性部位进行超声吸脂是非常危险的。
    在体内,脂肪组织较结缔组织、神经、血管等密度低,所以分子间结合力低,注入皮下组织的肿胀液,很容易在脂肪组织中进行扩散,从而使脂肪组织的密度更低,超声波产生的空穴效应就大,而临近的密度较高的血管、神经和纤维组织得到保存。
    避免出血的最佳方法就是对拟处理部位进行肿胀液注射,而且吸脂一定要在注射了肿胀液的部位进行。一般要在术区范围以外同时注射肿胀液,以利于这些部位同时可以进行吸脂处理,以保证手术区和临近的未手术区有比较平滑的过渡。
    出血的另外一个潜在原因是超声吸脂钛探头的直接损伤作用。研究表明在钛探头长期使用后,它的表面就会不光滑,出现毛刺,从而造成更大程度组织损伤和出血。由于探头的损耗不确定,所以目前还无法确定多长时间需要更换吸脂探头,以便使组织损伤降到最低。

2  感染
    任何外科手术都可能发生感染,吸脂术感染相对来说不是很常见。严格的器械清洁和消毒非常重要,尤其是中空的器械消毒。
    国外一般在术中就应用抗菌素,一代头孢,例如头孢氨苄。如果术后发生感染,首先应该做细菌培养,然后用药。最常见的是金葡菌感染。必要的时候要进行热敷、患肢抬高或者局部引流。1988年国外报道了负压吸脂后的坏死性筋膜炎。这是个外科急症。预后差往往是由于诊断和治疗延迟。坏死性筋膜炎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致病菌通过创伤或原发病灶扩散,使病情突然恶化,软组织迅速坏死。另一种病情发展较慢,以蜂窝织炎为主,皮肤有多发性溃疡,脓液稀薄奇臭,呈洗碗水样,溃疡周围皮肤有广泛潜行,且有捻发音,局部感觉麻木或疼痛,这些特点非一般蜂窝织炎所有。病人常有明显毒血症,出现寒战、高热和低血压。皮下组织广泛坏死时可出现低钙血症。细菌学检查对诊断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尤其是伤口脓液的涂片检查。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多种厌氧菌或者是溶血性链球菌。一般在症状出现的24~36h内,如果通过外科清创、静脉抗菌和高压氧治疗可以减少死亡率。

3  血肿
    超声吸脂和负压吸脂都可能出现血肿,文献报道超声吸脂较负压吸脂发生率高,可能部分是由于脂肪量去除的更多导致的。国外Courtiss 1992年的108例大量负压吸脂患者(吸脂量>1500ml)的报道,血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在腹部吸脂最常见,比例是19%。还有研究显示腹部吸脂量超过2000ml时,血肿更常见,尤其对于腹部很松弛,不结实或者以前进行过切开腹壁整形的患者更是如此。
    在超声吸脂术中血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去除单位容积的脂肪超声时间更长;第二是对腹部筋膜组织超声时间更长。改善的办法包括限制在腹部超声时间,降低超声波的设定,以及吸脂后在腹壁放置负压引流管。其中降低超声波的设定是降低超声波振幅,从而产生更小的空穴效应和组织损伤。一般超声吸脂最好使用最小振幅。
    当血肿已经形成了,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拿带有18号针头的空针进行抽吸。吸脂早期皮肤通常是麻木的,可以不用局麻直接进行反复抽吸,通常能够解决问题。

4  外形差
    外形差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吸脂的并发症,国外命名外形差是这样说的:对于任何吸脂手术都不可能没有这个并发症的发生,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即使正常减肥过程中也同样会出现上述的这些表现。同样外形差在身体任何部位都会出现。
    对于凹陷部位的处理办法,可以考虑进行局部的脂肪注射或者再次进行凹陷区域周围的局部吸脂。对于突起部位行再次吸脂。而对于这些治疗需要等上次手术后的半年时间才能进行。非手术治疗办法:早期局部按摩,促进淋巴回流,但是因为没有长期的随访,所以效果不能肯定。
    根据文献报道,超声吸脂较负压吸脂塑形更容易。由于超声吸脂的探头部位的空腔效应,所以不像负压吸脂需要严格的进行交叉吸脂以防止外形不佳。

5  皮肤坏死
    皮肤坏死在超声吸脂和负压吸脂都有发生。主要的原因是处理的过于表浅,以及不正确的操作。对于超声吸脂,皮肤坏死主要是因为血管损伤或热损伤造成。理论上讲,超声吸脂导致的血管损伤比较小,脂肪通过超声被乳化,然后比较容易被吸除。超声吸脂预防皮肤坏死的重要两点是:正确的肿胀麻醉和保守地去除真皮下的表浅脂肪组织。
    真皮下血管网的保留对于皮肤的血运非常重要。血管网由毛细血管组成,血管壁是单层的内皮细胞,因此,这层血管网是低密度组织,很容易象脂肪组织一样受到超声能量的损伤。所以应该避免进行超声。
    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的见解,他们认为真皮下脂肪组织超声后,可以引起更加明显的皮肤挛缩,对于吸脂后塑形非常有利。但对于可能造成的皮肤坏死要谨慎操作。

6  皮肤感觉迟钝和过敏
    吸脂所导致的皮肤麻木是正常的,超声吸脂和负压吸脂都存在。暂时性的皮肤感觉过敏和感觉迟钝在超声吸脂比较常见。
    理论上讲,术后皮肤的感觉迟钝或过敏可能代表着感觉神经的炎性神经炎,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低的超声能量和短的超声时间能够减轻这一并发症。如果发生了,应该使用消炎药物和脱敏按摩处理。

7  热损伤
    在皮肤切开处,负压吸脂会引起皮肤的摩擦损伤,而超声吸脂则可能会引起皮下组织的热损伤。国外学者在整个的超声吸脂过程中进行组织温度的测定。同时在肿胀麻醉前、后和在使用超声的每隔5min,肿胀液的温度和皮下组织的温度被记录。在整个的吸脂过程中,皮下组织的平均温度都低于患者的平均体温,在使用肿胀液过程中,组织温度连续下降,而使用超声后,组织温度又开始向灌注前的组织温度回升。
    如果正确掌握超声吸脂,那么热损伤就可以避免。反之,切口处和皮下组织的温度就会升高。同时由于探头的摩擦时间长,也会损伤切口皮肤。这时可以在皮肤切口处使用一个塑料皮肤保护器。也可以在切口处放置一个湿的外科治疗巾进行保护。
    防止超声吸脂导致的皮下组织热损伤有两个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①超声能量只在正确使用肿胀液的条件下使用;②保持超声探头持续的运动。在干性环境下使用超声能量会导致超声的热效应和空腔效应的失衡,从而使组织温度升高,实验表明,这时的局部温度会达到50度。同样超声能量静止时间过长,也会导致温度升高。
 
8  体液紊乱
    对于超声吸脂和负压吸脂,发生体液紊乱的可能性相同。在肿胀液未使用前,吸脂量较小(因为术中血液丢失和术后存在的死腔)。早期建议吸脂量是不要超过1500ml。如果超过1 500ml,就可能要进行自体血液回输。当时害怕出现的并发症是低血容量和休克,主要的处理就是术中液体维持和准备进行白蛋白和输血。
    开始使用肿胀液后,注意的焦点就从低血容量向液体超负荷转变。肿胀技术是1987年Klein J首先使用的,其目的就是在局麻下行吸脂手术,并减少出血。
    应用肿胀技术后,需要注意的关键点是液体平衡,减少钠潴留。在大量吸脂术后,主刀医生应该了解整个过程的液体出入量。入量包括静脉的和肿胀液用量。出量包括尿量和吸出的脂肪及液体量,以及出血和引流量。
    对于吸脂术来说,大量学者对利多卡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般来说,在吸脂术,35mg/kg是被接受的最大的安全使用剂量(文献报道最大的使用剂量是55mg/kg)。
    利多卡因中毒的早期表现和症状是头晕、坐立不安、瞌睡、耳鸣、言语不清、口腔中有金属味道以及口唇和舌头的麻木。一般血浆中利多卡因水平为3~6μg/ml时,就出现主观表现了。血浆中利多卡因水平达到5~9μg/ml时,出现颤抖、肌肉抽搐和震颤以致发生惊厥。血浆中利多卡因水平超过10μg/ml时,将出现中枢神经的抑制和昏迷。再高,就会出现呼吸抑制和心跳暂停。
    血浆中利多卡因的峰值出现在灌注后的6~12h之间。
    防治方法:严格控制用量(35mg/kg);早发现。
    急救方法:①立即停止给药。②吸氧。③如烦躁不安、惊厥发作,可静注安定10~20mg。④呼吸困难者,可静注氢化琥珀胆碱50mg使骨骼肌松弛,然后作气管插管维持呼吸。不要用尼可刹米等呼吸兴奋药。⑤ 如遇过敏反应应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或盐酸麻黄碱30mg,然后用地塞米松5~1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500ml静滴。过敏反应虽已做过皮内试验阴性仍可出现,故皮内试验只能供参考。

9  深静脉栓塞和肺部栓塞
    引起深静脉栓塞和肺栓塞有三个主要因素:静脉淤积;血液粘稠度增加和血管内皮损伤。危险因素有例如年龄超过40岁、血栓病史、制动时间过长、瘫痪、手术和麻醉时间过长、恶性疾病、肥胖、充血性心脏衰竭、脱水、慢性疾病以及口服避孕药,都将增加栓塞的风险。
    深静脉栓塞的典型症状是:小腿疼痛或紧缩感,同时伴有或不伴有肿胀。也或者伴有踝关节的被动背屈。确诊必须通过静脉循环的超声多普勒检查(或者I125纤维蛋白原下肢扫描、阻抗体积描记)。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精神状态变化、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发热和肺的干或湿罗音。可能并发有外周血管栓塞的表现。如果术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要考虑有肺栓塞的可能性。诊断包括胸部X光片,肺动脉造影等。其中肺动脉造影最精确。
    抗凝治疗时静脉首先给予5 000~10 000U的肝素,然后维持肝素 1 000U/h,保持PTT时间为正常的2倍。根据临床情况,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维持6周。
    最重要的是预防,首先要防止危险因素存在;术后早期活动,抬高患肢和局部应用弹力绷带,对于高风险患者术后可以使用低剂量的抗凝药物,而最近有深静脉栓塞和肺栓塞病史的患者不能手术。

10  重要器官或血管损伤
    吸脂的目的是去除皮下脂肪组织。在盲视下操作,其风险就是将吸脂探头深入到其他的组织平面。其中包括腹腔、胸腔、以及一些重要的血管,例如腋部和股部血管。
    国外文献报道至少有9例患者在负压吸脂过程中发生肠穿孔,其中的四例死亡。美国Teimourian和Rogers医生对935个整形外科医生在4年时间实施的75591例吸脂术回顾,有两例出现腹部穿孔,一例需要行脾切除,另外一例没有发生内脏损伤。
    吸脂术中易出现内脏穿透伤的是有腹壁疝气和有多次腹部手术病史的患者。如果不仔细操作,既往腹壁手术导致的组织粘连会造成腹壁和肠穿孔。同样,以前做过吸脂手术的患者,由于皮下组织间瘢痕存在,组织不平坦、不规则,再次吸脂术所用的力量会更大,风险也更大。
    对于要行吸脂手术的患者,身体检查和病史询问很重要。必要时术前进行CT和超声检查。尤其对有上述病史的特别肥胖的患者。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超声吸脂下的内脏损伤。理论上讲是由于操作力量轻。而且超声吸脂使用的超声探头的直径一般都超过5mm,而负压吸脂吸引头的直径一般为2~3mm,容易造成内脏穿透伤。但要注意的是超声乳化脂肪后,也会用到负压吸引头,所以这个时候要注意操作。
    总之,任何外科操作都有风险。外科医生与患者交流的重要性就是既要让患者了解手术会有风险,又不能将手术并发症无论大小都详细论述,让患者害怕手术而拒绝手术治疗。

亲,我能为你提供的服务!120健康网担保,医生服务不满意请投诉并全额退款于您。
指定咨询


购买后,您可以:
随时向我在线咨询1次

99.00元/次 点击查看>
健康顾问

签约健康顾问后,您可以:
1、随时向我咨询,不限次数
2、可以向我电话咨询
3、获得我的回访

暂未开通
最新服务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