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适宜最理想的营养食品,是最适合于6个月以内婴儿生长发育需要的天赋营养品。母乳喂养的好处:
1.母乳是婴儿必须和最理想的食品,其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最合适婴儿的消化和吸收,而且具有最高的生物利用率。母乳中含有婴儿出生后4-6个月内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如适合新生婴儿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盐、钙、磷,足量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2.母乳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因此能保护婴儿少得病,提高婴儿对消化道、呼吸道和某些传染病的抵抗力。
3.母乳清洁、卫生、新鲜、无菌,经济、方便、温度适宜,是初生婴儿理想的食物。
4.母乳喂养可以增进母婴感情和爱心,母乳中的某些物质为婴儿脑神经细胞发育所必需,有利智力发展。
5.哺乳期闭经是天然避孕方法(5%受孕率)。
6.吸吮可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促进子宫复旧,降低产妇日后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概率。
母乳喂养是为婴儿健康生长与发育提供理想食品的一种无与伦比的方法,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高级官员蒂克·哈森用一句中国古话提醒中国家长:“金水、银水不如妈妈的奶水。”
妈妈的乳汁是随宝宝的成长而变化的,新生宝宝会吃到完全不同于普通母乳的初乳。而在同一次哺喂时,刚分泌的乳汁和最后分泌的乳汁在营养成分上也有所不同。妈妈的乳汁随时会满足宝宝的不同需求。
1、初乳
妈妈产后7天内分泌的乳汁被称为初乳,略稠、呈淡黄色,因为它富有类胡萝卜素,而且这种成分被用来提取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初乳中的类胡萝卜素比成熟的母乳要丰富得多。
初乳中含有大量白细胞和抗体,它可以帮助免疫力尚未成熟的新生儿抵抗各种袭击他的病原体。它比成熟乳更富含抗体、蛋白质、较低的脂肪及宝宝所需要的各种酶类、碳水化合物等。
初乳中的抗体能使刚出生的宝宝抵御各种感染,建立强有力的免疫系统。初乳中具有抗病能力的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较成熟乳高20~40倍。这些免疫物质可以覆盖在宝宝未成熟的肠道表面,阻止细菌、病毒的附着,还可以促进排便,减少黄疸的发生。
初乳,为了给宝宝完美的一口:初乳中含有新生儿所需要的所有的营养成分,因此,即使妈妈们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喂养母乳,也要把这宝贵的初乳喂养给宝宝哦。初乳不仅量少,而且只在分娩后的几天内有。因此,可以说是母体专为新生宝宝准备的绝无仅有的特别营养食物。
促进宝宝生长的第一份营养:宝宝在妈妈腹中时是通过脐带吸收营养成分的,出生后也迫切需要补充营养。此时,初乳对于宝宝来说特别重要。这是因为初乳中含有帮助宝宝生长发育的所有的营养成分。其中的TFG-β不仅可以让软、硬骨组织持续形成、促进细胞增殖,还能有效预防皮肤过敏;IGF是初乳中含有的脑细胞成分,可以促进新生儿大脑发育,促进细胞成长和分化。EFG则是表皮细胞的生长因子,可以促进皮肤表皮细胞再生,治愈伤口。
让母乳喂养成为现实:小儿科医生建议在分娩30分钟内就让宝宝吮吸母乳。因为刚出生的宝宝吮吸能力最强,如果在此时及时让宝宝吸奶,不仅可以让他/她吃到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初乳,还可以使母乳喂养变得更容易实现。除此以外,妈妈的乳腺也会得到刺激,将会更好地制造奶水。
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初乳中含有能增进免疫力、促进细胞分裂等多种营养成分,最重要的是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免疫球蛋白。占据初乳免疫成分80%的免疫球蛋白是对抗各种病原性细菌和病毒的自然抗体。由于新生儿的免疫系统还不成熟(新生儿的免疫力系统在出生5个月之后开始形成),自身免疫能力低下,所以,最初只能靠初乳来获得免疫功能。
预防黄疸:有60%的足月婴儿,80%的早产儿会在产后第一周内出现黄疸症状。新生儿的黄疸症状是由血液中的胆红素增加而产生的疾病,它会使婴儿的皮肤呈黄色或橙色。宝宝在妈妈腹中时,由母体帮助代谢胆红素,但新生儿自身代谢功能却不足。初乳中含有帮助代谢胆红素的成分。因此,通过喂养初乳就可以有效预防黄疸症状。
2、过渡乳和成熟乳
分娩7天后,初乳逐渐变为过渡乳。这时,妈妈可能有乳房胀满的感觉。和初乳相比,过渡乳稀而白,是初乳和成熟乳的混合物。
2~3周后,过渡乳开始变为成熟乳。约30天左右,乳汁的成分就会稳定,蛋白质含量减少却比例适当,而且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脂肪含量增多,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矿物质丰富,钙磷比例更适于这个时期的小宝宝。
3、前乳和后乳
成熟乳又分为前乳和后乳。前乳是每次喂奶开始时产生的,较稀薄。它含有较少的热量和脂肪,可以在宝宝刚开始吃奶时用来解渴,是宝宝的“餐前汤”。
随着宝宝继续吸吮,泌乳反射使后乳排出。后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量比前乳少,却富含更多宝宝生长所需要的能量,是宝宝的“正餐”。每天后乳排出的时间变化很大,有时需要半分钟,有时则可能需要数分钟。
新生儿的营养和需要量
新生儿出生后的2~4周内生长最快,按新生儿中等增长速度计算,每日增长体重在
(1)热能:估计新生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热能(120~100)千卡/公斤,如小儿出生时体重为3公斤,每日约需热能360~300千卡。
(2)蛋白质:新生儿时期处于正氮平衡状态,不仅要求相当高的量,而且需要优质的蛋白质。母乳为新生儿提供了高生物价的蛋白质,如果按母乳喂养时,每日每公斤体重需要蛋白质
(3)脂肪:新生儿需要各种脂肪酸和脂类,其中必需脂肪酸的摄入应占总热能的1~3%,即新生儿每日摄入的脂肪应为15~
(4)碳水化物:母乳喂养时,碳水化物的摄入应占热能的50%。3公斤的婴儿每日应摄入碳水化物
(5)其它各种营养素:每日需摄入钙400~600毫克、铁10毫克、维生素A200微克视黄醇当量、维生素D10微克,水按每日每公斤体重80~150毫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也应补充水份。
母乳喂养的方法:
准备方法1.妈妈先洗净双手。2.应该选择舒适、放松的姿势。3.准备一个坐垫放在妈妈的大腿上,调整喂奶高度,避免使妈妈的手臂酸痛。4.在宝宝的胸口前垫一块手巾,以免弄脏宝宝的身体并可擦拭宝宝的嘴。婴儿的头靠在妈妈手臂上很容易流汗,妈妈可以在手上垫一块毛巾,用于吸汗。
正确地喂奶姿势1.先用消毒棉擦洗乳头及周围皮肤。2.可以采用坐喂或躺着喂的姿势,通常坐在低凳上比较好。若座位较高,可把一只脚踏在另一只脚上。3.把婴儿放在腿上,让婴儿头枕着妈妈胳膊的内侧,用手腕托着后背。4.妈妈用手托起乳房,先挤去几滴宿乳。5.妈妈用乳头刺激婴儿口周皮肤,待婴儿张开嘴时,把乳头和部分乳晕送入婴儿口中。6.让婴儿充分含住乳头。用手指按压乳房,这样既容易吸吮,又不会压迫婴儿鼻子。7.当婴儿吸得差不多时,妈妈可用拇指和中指轻轻挟一下两侧的脸蛋。给婴儿喂完,把婴儿身体直立,头靠在妈妈的肩上,轻拍和抚摩后背,以排出吞入的空气。8.在床上喂奶,妈妈身体应躺在床上,膝盖稍弯曲,在自己的头下、大腿及背部放在婴儿的头下,支撑婴儿的背部。先喂躺下那一侧乳房,后喂另一侧。
喂奶时的注意事项1.妈妈喂奶时,婴儿的头与身体应在一条直线上,颈部不要扭曲。2.婴儿的脸迎面对着乳头、3.妈妈应抱着婴儿,让婴儿身体紧贴着妈妈,婴儿下颌贴着乳房。4.若婴儿刚出生不久,喂奶时,妈妈不要只托着他的头、肩膀,还应托着他的臀部。5.要让婴儿吸吮完一侧乳房的乳汁后,再吸吮另一侧。若婴儿吸完一侧就不吸了也没关系,下次喂奶时,就从另一侧先吸吮。6.婴儿吃饱后,若还含着乳头不放,不要强行拉出,妈妈不妨用手指轻轻放在婴儿的嘴边舔一下,婴儿自然会突出乳头。
提示:确认婴儿已经吃饱但乳房还有余奶时,可将余奶吸出,这样会使下一次奶量更多。长期躺着喂奶会影响婴儿下颌发育,日后易产生畸形。新生儿母乳喂养时应避免用奶瓶来补喂一些奶类。奶瓶上的奶嘴开口大,婴儿不费力就能吸到奶,若再吸吮妈妈乳头时,当吸不到那么多奶时,婴儿就会烦躁,不愿吸吮,从而减少对乳头的刺激,影响乳汁分泌,以致母乳喂养失败。
婴儿喂养方法
1.母乳喂养
生后6个月之内以母乳为主要食品者,称为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最适合婴儿需要,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母乳营养丰富,最适合婴儿的生理需要;母乳易为婴儿消化吸收;母乳含优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及乳糖较多,有利于婴儿脑的发育;母乳具有增进婴儿免疫力的作用;母乳喂哺最为简便而又经济;母乳喂养利于增进母子感情,又便于观察小儿变化,随时照料护理;产后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早日恢复,推迟月经来潮不易怀孕,哺乳的妇女也较少发生乳腺癌、卵巢癌等。
母乳喂养的方法,以按需喂给为原则。第1、2个月不需定时喂哺,可按婴儿需要随时喂。此后按照小儿睡眠规律可每2-3小时喂1次,逐渐延长到3~4小时1次,夜间逐渐停1次,一昼夜共6-7次。4-5个月后可减至5次。每次哺乳约15-20分钟。根据各个婴儿的不同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每次哺乳时间,以吃饱为度。每次哺乳前要用温开水拭净乳头,乳母取坐位,将小儿抱于怀中,让婴儿吸空一侧乳房后再吸另一侧。哺乳完毕后将小儿轻轻抱直,头靠母肩,轻拍其背,使吸乳时吞人胃中的空气排出,可减少溢乳。
母亲患传染病、重症心脏病或肾脏病,或身体过于虚弱者,不宜哺乳。乳头皲裂、感染时可暂停哺乳,但要吸出乳汁,以免病后无乳。
断奶时间视母婴情况而定。一般可在小儿10-12个月时断奶,若母乳量多者也可延至1.5—2岁断奶。断奶应逐渐减少以至停止哺乳,不可骤断。若正值夏季或小儿患病之时,应推迟断奶。
2.混合喂养
因母乳不足而需添喂牛、羊乳或其他代乳品时,称为混合喂养。混合喂养的方法有两种:补授法与代授法。
(1).补授法每日母乳喂养的次数照常,每次喂完人乳后加喂一定量代乳晶,直到婴儿吃饱。这种喂养方法可因经常吸吮刺激而维持母乳的分泌,因而较代授法为优。
(2).代授法一日内有数次完全喂牛、羊乳代替母乳。使用代授法时,每日母乳哺喂次数最好不少于3次,维持夜间喂乳,否则母乳会很快减少。
3.人工喂养
母亲因各种原因不能喂哺婴儿时,可选用牛、羊乳或其他兽乳,或别的代乳品喂养婴—;儿,称为人工喂养。
(1).乳制品根据当地习惯和条件选用动物乳,其中牛奶最为常用。
牛奶所含营养成分与人奶有差别。所含蛋白质较多,但以酪蛋白为主,在胃内形成凝块较大,不易消化。含乳糖较少,故喂食时最好加5%-8%的糖。婴儿每日约需加糖牛奶100”120mL/kg,需水每日150raL/kg。例如3个月婴儿,体重5kg,每日需喂鲜牛奶550mL内加蔗糖44g,另需加喂温开水、果汁200mL。一般小儿全日鲜牛奶喂哺量以不超过800mL为宜,能量供给不足时可增补辅助食品。小于5个月的婴儿喂牛奶宜适当加水稀释,2个月以内加1/2水,3—4个月加1/3水。
全脂奶粉是由鲜牛奶浓缩、喷雾、干燥制成。按重量1:8(30g奶粉加240g水),或按体积1:4(1匙奶粉加4匙水)加开水调制成乳汁,其成分与鲜牛奶相似。
鲜羊奶成分近似于牛奶,使用方法可参照牛奶。
(2).代乳品大豆类代乳晶营养价值较谷类代乳晶为好。制备时应补足所缺成分,可用作3-4个月以上婴儿的代乳晶。3个月以下婴儿因不易消化,最好不用豆类代乳晶。豆浆用500g大豆制成豆浆约3000ral。每500g豆浆加食盐0.5g、乳酸钙1.5g、淀粉10g、糖30g,煮沸20分钟,待温喂用。开始喂哺时可加1倍水稀释,如无消化不良可逐渐减少水分。豆制代乳品如5410代乳粉也适合婴儿使用。
米、面制品如乳儿糕、糕干粉等,大多含碳水化合物高而蛋白质、脂肪过少,所含必需氨基酸也不完善,一般只宜作为辅助食品。使用时要加入一定量豆粉、蛋粉、鱼蛋白粉或奶粉及植物油,以增加其营养价值。
4.添加辅食
无论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婴儿,都应按时于一定月龄添加辅助食品。添加辅助食品的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不能同时添加几种,需适应一种食物后再添加另一种;应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添加辅食的顺序可参照下表。
月龄添加辅食
l-4个月菜汤水果汁维生素A、D制剂
5—6个月米汤米糊稀粥蛋黄鱼泥菜泥豆腐
7—9个月粥烂面碎菜蛋鱼肝泥肉末饼干馒头片窝窝头熟土豆芋头等
10-12个月粥、软饭、挂面等各种饮食豆制品、碎菜、碎肉、带馅食品等.
每天婴儿一般喝奶在450ml左右!是一个正常范围!
(1)1个月宝宝。一般情况下,宝宝全天的奶量在500~750毫升,每天需要喂奶6~7次,每次喂奶在80~125毫升。当然,因宝宝体格、消化吸收功能以及活动量的不同,需奶量也会有较大的差异。每次哺乳需要10分钟左右,如果宝宝每次吃奶后总是吸吮着乳头不放,同时其体重增长较慢,就表示母亲的奶量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的需要,应进行混合喂养。混合喂养时,应坚持“母乳为主,其他奶品为辅”的原则。
(2)2个月宝宝。对于2个月的婴儿仍应继续坚持母乳喂养,可以适当延长喂奶间隔,一般每4个小时左右喂1次,每天需要喂奶5~6次,每次哺乳的时间应控制在10~15分钟,不要因为宝宝的活动能力增加而使其养成吃吃停停的坏习惯。如果母乳不足而采取混合喂养时,最好每天早上、中午、晚上睡觉前以及夜里都要让宝宝吃到母乳。对于选用配方奶粉进行人工喂养的婴儿,宝宝所需的奶量较上一个月又有了明显增加,但每次的喂奶量应控制在200毫升以内。对于选用牛奶进行人工喂养的宝宝,此时每天的总奶量不应超过1000毫升。如果宝宝仍吃不饱,可以加健儿粉或糕干粉,每100毫升奶中加3~5克即可,放在奶中一起熬熟。
(3)3个月宝宝。这一时期的母乳喂养要注意提高奶的质量。有的母亲只注意在月子中吃得好,而忽略哺乳期的营养或因减肥而节食,这是错误的。宝宝要吃妈妈的奶,妈妈必须保证营养的摄入量,否则奶中营养不丰富,直接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人工喂养的宝宝随着体重增长速度的减慢,吃奶量可能会出现稍微地下降,有时甚至出现短暂的厌奶现象,此时不应强行喂养,仍要本着“按时喂养”的原则,大约4个小时喂1次奶,中间可以加喂白开水,但一定不要让宝宝吃吃停停,这对宝宝的身体和习惯培养都不利。此时可以适当给宝宝喂一些果汁和菜汁,每天2~3次。
(4)4个月宝宝。这一时期仍应尽可能以母乳喂养为主,但喂乳的时间可以减少至每天5次上、下午各两次,晚上睡觉前1次,夜间可以不再喂乳。宝宝从第4个月开始进入断奶期,需要添加辅食。因此,除了给宝宝喂奶以外,还应加喂半流质的辅助食物,为宝宝以后吃较硬的固体食物做好准备。可以食用一些淀粉类半流质食物,先从1~2匙开始,以后逐渐增加,当然,如果宝宝不爱吃就不要喂,千万不要勉强。这一时期的宝宝很容易出现贫血,因为从母体带来的微量元素铁已经消耗掉,因此,要在辅食中注意增补含铁量高的食物,例如蛋黄。为补充体内维生素C,也可以做一些菜泥和水果泥喂宝宝。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大便是否正常以及有没有不适应的情况,为使宝宝的消化系统逐渐适应,每次添加的量不宜太多。
(5)5个月宝宝。随着宝宝活动量的增加,热量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纯母乳喂养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需要给宝宝补充淀粉类食物(如米粉糊、米粥、软面条等)和植物油,此时婴儿消化道内淀粉酶的分泌已明显增加,及时添加淀粉类食物不仅能够补充乳品能量的不足,还可以培养宝宝用匙和咀嚼的习惯。如果宝宝的消化吸收情况良好、大便正常,也可以增加果泥、菜泥的喂食量。喂养时间仍可按上月的安排进行,只是在辅食添加种类与量上略多一些。
(6)6个月宝宝。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母亲应尽量将母乳喂养坚持到宝宝出生后6个月。从这个月开始,要逐渐延长喂奶间隔,减少每次喂奶的时间,逐渐增加辅食的数量。如果是人工喂养,与上月相比较,奶量也不再增加,每天喂3~4次,每次喂150~200毫升,应逐渐增加辅食的数量。一般情况下,此时宝宝应该每天吃两次粥,每次要有半小碗或一小碗,还可以吃少量碎面片,鸡蛋黄要保证每天1个。6个月正是宝宝出牙的时候,所以,应在粥类食物中加入蛋黄、鱼末、动物血等多种辅食,并给宝宝吃一些较硬的固体食物如碎饼干、烤面包等,一方面可以促进牙齿的萌出;另一方面也可让宝宝练习咀嚼。
(7)7个月宝宝。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宝宝每天进食的奶量不变,每天喂3~4次。母乳已经不能满足宝宝成长的需要,所以,应进一步给宝宝添加辅食。添加的辅食品种要丰富多样,做到荤素搭配,还可以在辅食中添加少许食盐,以增加食物的口味,要注意一定不要养成宝宝偏食的习惯。这个时期婴儿的牙齿开始萌出,要继续给宝宝吃小饼干、烤馒头片等以让他/她练习咀嚼。辅食以菜泥、鱼泥、肝泥为主,还可添加一些豆制品。鸡蛋可蒸或煮,但只吃蛋黄。
(8)8个月宝宝。大多数母亲的乳汁分泌开始减少,即使有些母亲的奶量没有减少,乳汁的质量也已开始下降。因此,必须给宝宝增加辅食,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添加辅食的次数可以增加到3次,喂食的时间可以安排在10时、14时和18时。相应地,母乳喂养的次数要减少到2~3次,喂养的时间可以安排在早起时、中午和晚上临睡时。此时宝宝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需要大量的钙,而牛奶是补钙佳品。人工喂养的宝宝,此时不应再把牛奶作为宝宝的主食,要增加辅食,但是每天牛奶的量仍要保持在750毫升,分3次喂。宝宝消化道内的消化酶已经可以充分消化蛋白质,所以,可多吃一些蛋白质食物,如豆腐、奶制品、鱼、瘦肉末儿等。宝宝吃的肉末儿,必须是新鲜瘦肉,可剁碎后加作料蒸烂吃。应该注意,增加辅食时每次只增加一种,当孩子已经适应了,并且没有什么不良反应时。再增加另外一种。此外,只有当孩子处于饥饿状态时,才更容易接受新食物。所以,新增加的辅食应该在奶前吃,喂完辅食之后再喂奶。
(9)9个月宝宝。母乳的喂养次数应逐渐从3次减到2次,可以在早上或晚上进行。宝宝已经开始和大人一样,每天要吃早、中、晚3餐辅食。此时,宝宝可能已经长出3~4颗小牙,有一定的咀嚼能力,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较硬的食物,如碎菜叶、面条、肉末等。但是宝宝的消化能力毕竟还不很完善,因此,要把较粗的根、茎去掉。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要注意蛋白质、淀粉、维生素、油脂等营养物质间的平衡,给宝宝做的蔬菜品种应该多样。宝宝已经可以自己将整个水果拿在手里吃了,但一定要将宝宝的手洗干净,将水果洗净、削皮、去核后再给宝宝吃。
(10)10个月宝宝。此时正是宝宝学习和模仿大人动作的时候,可以让宝宝和大人坐在一起吃饭,较软、较清淡的饭菜也可以适当地夹给宝宝吃,这样可以使宝宝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为下一步的断奶打好基础。10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的次数要减少到早、晚各1次,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增加母乳喂养的次数,否则,容易使婴儿对母乳形成一定的依赖心理,这样既不利于辅食的添加,也不利于宝宝营养的补充和身体的成长。另外,宝宝在吃鸡蛋时不再局限于只吃蛋黄,可以吃整个鸡蛋了。
(11)11个月宝宝。每天早、晚喂奶,三餐喂饭。宝宝马上就要满l周岁了,此时正是断奶期要结束的阶段。宝宝的食物要以乳类为主食逐渐过渡到以谷类为主食,此时的辅食可以不必再做得像以前那么细、软、烂,而应逐步向成人饮食靠近,宝宝可以吃软饭、面条、小包子、小饺子了。有些宝宝可能由于某种原因此时还没有完全断奶,这时父母也不要太过于着急,应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