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初生,乍离母腹,如嫩草之芽,脏腑柔弱,气血未充,全赖悉心调护,若稍有疏、忽,易致患病,甚至夭折。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一生最高峰,因而,初生儿期保健值得高度重视。新生儿的日常正规护理是新生儿生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如护理不当,则可给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通常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保暖为新生儿做检查及护理时,必须注意保暖,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在中间温度下(
②预防感染护理新生儿时,要注意卫生,在每次护理前均应洗手,以防手上沾污的细菌带到新生儿细嫩的皮肤上面发生感染,如护理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或带菌者则不能接触新生儿,以防新生儿受染。如新生儿发生传染病时,必须严格隔离治疗,接触者隔离观察。产母休息室在哺乳时间应禁止探视,以减少新生儿受感染的机会。
③皮肤护理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在脐带未脱落前,尽量不用盆浴,而采用干洗法为新生儿擦身。脐带脱落后,则可给予盆浴,宜用无刺激性的婴儿专用香皂,浴后要用干软的毛巾将身上的水吸于,并可在皮肤皱褶处涂少许香粉。每次换尿布后一定要用温热毛巾将臀部擦干净,有时因尿液刺激使臀部皮肤发红,这时可涂少许无菌植物油。寒冷季节臀红明显时,还可用电吹风在红臀局部吹烤,每日3~4次,每次5~10分钟(电吹风不可离皮肤太近,以防烫伤)。
④拭口洁眼
小儿出腹,必须立即做好体表皮肤粘膜的清洁护理。应用消毒纱布探入口内,拭去小儿口中秽浊污物,包括羊水、污血及胎粪等,以免小儿啼声一发咽入腹内。同时,要轻轻拭去眼睛、耳朵中的污物。新生儿皮肤上的胎脂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要马上拭去。但皮肤皱折处及二阴前后应当用纱布蘸消毒植物油轻轻拭擦,去除多余的污垢。
应注意面部及外耳道口、鼻孔等处的清洁,但勿挖外耳道及鼻腔。由于口腔粘膜细嫩、血管丰富,极易擦伤而引起感染,故不可经常用劲擦洗口腔,更不可用针、特别是不洁针去挑碾牙龈上的小白点——上皮小珠(俗称“马牙”或“板牙”),以防细菌由此处进人体内而引起败血症。
⑤断脐护脐
胎儿在腹,脐带是母体与胎儿气血经络相通的纽带。婴儿降生,啼声一发,口鼻气通,百脉流畅,小儿开始独立生存。婴儿出生后随即需要断脐。我国古代已认识到,新生儿断脐护脐不可不慎,若处理不洁会因感受邪风而患脐风。新生儿娩出1-2分钟,就要结扎脐带后剪断,处理时必须无菌操作,脐带残端要用干法无菌处理,然后用无菌敷料覆盖。若在特殊情况下未能保证无菌处理,则应在24小时内重新消毒、处理脐带残端,以防止感染及脐风。
断脐后还需护脐。脐部要保持清洁、干燥,让脐带断端在数天后自然脱落。在此期间,要注意勿让脐部为污水、尿液及其他脏物所侵,洗澡时勿浸湿脐部,避免脐部污染,预防脐风、脐湿、脐疮等疾病。
⑥祛除胎毒
胎毒,指胎中禀受之毒,主要指热毒。胎毒重者,出生时常表现为面目红赤、多啼声响、大便秘结等,易于发生丹毒、痈疖、湿疹、胎黄、胎热、口疮等病证,或造成以后好发热性疾病的体质。
自古以来,我国有给初生儿祛除胎毒的传统方法,给小儿服用少量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液,可以减少发病。常用的方法有:
银花甘草法银花6g,甘草2g。煎汤。可用此药液拭口,并以少量给儿吸吮。
黄连法黄连1—3g。用水浸泡令汁出。滴汁人儿口中。黄连性寒,胎禀气弱者勿用。
大黄法生大黄3g。沸水适量浸泡或略煮。取汁滴儿口中。胎粪通下后停服。脾虚气弱者勿用。
豆豉法淡豆豉10g。浓煎取汁。频频饮服。
⑦洗浴衣着
初生之后,一般当时用消毒纱布拭去体表的血迹,次日绐小儿洗澡。洗澡水要用开水,待降温至与小儿正常体温略高时使用,也可在浴汤中加入一枚猪胆之汁以助解毒。洗浴时将小儿托于左手前臂,右手持纱布,蘸水后轻轻擦拭小儿体表。不要将小儿没入水中,以免浸湿脐部。洗毕后可在体表涂以少量消毒花生油或鱼肝油。第3天再给小儿洗浴,称为“三朝浴儿”,浴毕将全身拭干,皮肤皱折潮湿处扑以松花粉或滑石粉。洗浴时注意动作轻柔,防止冒受风寒。
小儿刚出生,必须注意保暖,要防止着凉或受暑。新生儿衣着要适宜,衣月啦柔软、宽松,容易穿换,不用钮扣、松紧带。临产前应将给婴儿准备的衣服取出吹晒,藏衣服的箱子里不可放樟脑丸。我国传统上给新生儿夏季只围一只布肚兜,既凉爽又护腹。天冷时将婴儿包人襁褓,包扎松紧要适宜,过松易被蹬开,过紧则妨碍活动。尿布也要柔软而且吸水性强,尿布外不可加用塑料或橡皮包裹。
⑧生后开乳
产妇分娩之后,应将小儿置于母亲身边,给予爱抚。一般生后半小时左右即可给小儿吸吮乳房,鼓励母亲按需哺乳。一般足月新生儿吸吮能力较强,吞咽功能基本完善。早期开乳有利于促进母乳分泌,对哺乳成功可起重要作用。开始2-3天乳汁分泌不多,但也可能满足婴儿的需要,若婴儿有明显的饥饿表现或体重减轻过多,可在哺乳后补授适量糖水或牛奶,但切不可以糖水或牛奶取代母乳。为了保证母乳喂养成功,必须坚持哺乳,代乳法不利于泌乳的建立。
新生儿洗澡
新生儿出生后便可洗澡,洗澡前应先将干净的衣服与尿布准备好,室温控制在
从医学角度讲,应每天给新生儿洗澡,但有时由于条件有限,洗澡时室内温度难以保证,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所以,可根据气候来选择两次洗澡间隔的时间。
炎热的夏天,由于环境温度较高,可给新生儿每天洗1~2澡;洗后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擦少许香粉,但不可过多,以防出汗后结成块而刺激皮肤。身体的皱褶处应每天检查,以防褶烂、破溃。春、秋或寒冷的冬天,由于环境温度较低,如家庭有条件使室温保持在24℃26℃,亦可每天洗一次澡,如不能保证室温,则可每周洗1~2次澡或常用温水擦洗颈部、腋下、腹股沟等皮肤皱赭处,并在每次大、小便后,用温水擦洗臀部及会阴部,以保证新生儿舒适、干净。冬天洗澡或擦洗时动作要轻快、以防新生儿受冻而生病。
什么情况下不宜给新生儿洗澡?
由于新生儿抵抗力低,当患某些疾病时,则不宜洗澡。
1.发热、咳嗽、流涕、腹泻等疾病时,最好别给新生儿洗澡。但有时病情较轻、精神状况及食欲均良好,也可适时地洗一次澡,但动作一定要轻快,以防受凉而加重病情。
2.皮肤烫伤,水泡破溃、皮肤脓疱疮及全身湿疹等皮肤损害时,应避免洗澡。
3.肺炎、缺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疾病时,更应避免洗澡,以防洗澡过程中发生缺氧等而导致生命危险。
新生儿不宜洗澡时怎么办?
如新生儿因病暂不宜洗澡,为了让新生儿身体干净舒适,可用柔软的温湿毛巾或海绵擦身。但由于新生儿病期需要更多的休息,所以擦浴时动作一定要轻,从上到下,从前到后逐渐地擦干净。如某处皮肤较脏,不易擦干净,可蘸婴儿专用肥皂水或婴儿油擦净皮肤,而后再用温湿毛巾把肥皂水或婴儿油擦干净,以防皮肤受到刺激而发红、糜烂。
总之,擦浴时动作要轻柔,不可用劲搓,防止把新生儿细嫩的皮肤擦破而导致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