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多种多样:
1、全身性疾病影响——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尤其是消化道疾病都会使宝宝食欲下降而厌食。
2、药物影响——如抗菌素、磺胺类,及维生素A或D过量均会影响胃口,导致厌食。
3、微量元素锌的缺乏,及某些内分泌素不足也会出现厌食。
4、气候变化影响一一如夏天气温高、湿度大,使人体消化液及胃酸分泌减少,消化酶活性降低,食欲也随之下降。
5、神经性厌食一一
较多见的是宝宝离开亲人、家庭环境变化,或进托儿所幼儿园时,对新环境不适应,情绪低落,没有食欲,不肯进食。
家长过分关注宝宝的进食,宝宝不想吃饭时就训斥恐吓,强迫喂食,引起宝宝反感,哭闹,更抗拒进食;也有些爸妈望子成龙,宝宝整天忙于学习,没有玩耍的时间和自由,宝宝厌学,情绪低落,食欲减退。
顽固性神经性厌食。婴幼儿期较少见,通常发生在个别年长女孩身上,常因刻意减肥,或情志抑压,郁郁寡欢,而致长期厌食。
6、喂养不当,饮食失节——这是现代社会小儿厌食最突出最多见的病因。
临床诊断:
1.长期不思进食,厌恶摄食,食量显著少于同龄正常儿童。
2.可有嗳气、泛恶、脘痞;大便不调等症,或伴面色少华、形体偏瘦、口干喜饮等症,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
3.排除其他外感、内伤慢性疾病。
中医治疗:
1.脾运失健
证候:厌恶进食,饮食乏味,食量减少,或有胸脘痞闷、嗳气泛恶,偶尔多食后脘腹饱胀,大便不调,精神如常,舌苔薄白或白腻。
治法:调和脾胃,运脾开胃。
方药:不换金正气散加减。常用药:苍术、藿香燥湿运脾,陈皮、砂仁理气助运,鸡内金、焦山楂开胃消食。舌苔白腻加半夏、佩兰燥湿助运;舌苔黄腻加薏苡仁、青蒿清化湿热;腹胀便于加枳实、厚朴理气通导;·大便偏稀加山药、焦建曲健脾化食;乳食不化加麦芽、莱菔子。
2.脾胃气虚
证候:不思进食,食不知味,食量减少,形体偏瘦,面色少华,精神欠振,或有大便溏薄夹不消化物,舌质淡,苔薄白。
治法:健脾益气,佐以助运。
方药:异功散加味。常用药: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佐以陈皮理气助运、焦建曲消食助运。舌苔白腻加苍术、扁豆燥湿助运;脘腹作胀加木香、香附理气助运;大便稀溏加煨姜、益智仁温运脾阳;水谷不化加山药、焦山楂健脾化食;多汗易感加黄芪、防风固护卫表。
3.脾胃阴虚
证候:不思进食,食少饮多,口舌干燥,大便偏干,小便色黄,面黄少华,皮肤失润,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治法:滋脾养胃,佐以助运。
方药:养胃增液汤加减。常用药:沙参、石斛、玉竹滋脾养胃,乌梅、白芍、甘草酸甘化阴。佐以香橼皮理气助运而不过于温燥,谷芽、麦芽和中开胃而不过于消削。脾气薄弱加山药、扁豆补益气阴;口渴引饮加天花粉、芦根生津止渴;大便秘结加火麻仁、瓜蒌仁润肠通便;阴虚内热加丹皮、知母养阴清热;夜寐不宁加酸枣仁、莲子心宁心安神。
其他疗法:
一、中成药剂
江中健胃消食片
大山楂颗粒
保和颗粒
午时茶
王氏保赤丸
儿康宁口服液
参苓白术散
二、针灸疗法
1.刺四缝常规消毒后刺出血,3日后重复1次。用于脾运失健证。
2.艾灸足三里每日1次。用于脾胃气虚证。
三、推拿疗法
推补脾经3分钟,揉一窝风3分钟,分阴阳2分钟,逆运内八卦3分钟,推四横纹4分钟,推清天河水2分钟。1日1次,14日为1疗程。用于脾运失健证。
预防护理:
对儿童,尤其是婴幼儿,要注意饮食调节,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饮食起居按时、有度。对先天不足,或后天病后脾弱失运的患儿,要加强饮食、药物调理,使之早日康复。
厌食矫治,不可单纯依赖药物。必须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贪吃零食、偏食、挑食,饮食不按时等。注意少进甘肥厚味、生冷干硬之类食品,更不能滥服补品、补药等。食物不要过于精细,鼓励患儿多吃蔬菜及粗粮。对患儿喜爱的某些简单食物,如豆腐乳、萝卜干等,应允其进食,以诱导开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