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五更泻主要由于脾肾阳虚所致。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蒸化致病。黎明之前,阴气盛,阳气未复,脾肾阳虚者,胃关不固,隐痛而作,肠鸣即泻,又称“五更泄 ”、“鸡鸣泄”;《景岳全书.泄泻》篇指出:“肾为胃之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生,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故于子丑五更之后,当阳气未复,延期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
五更泻的症状表现为:泻后腑气通则安;肾亏则腰膝酸冷,脘腹畏寒,形寒肢冷,四肢不温;肾阳虚衰,命门火衰,温煦无力,小便清长,夜间尿频;舌质淡,舌体胖有齿印,脉沉细无力。
治疗“五更泻”应温肾健脾、固涩止泻。方用四神丸加减。四神丸由六味中药组成: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生姜、大枣,可制丸服用,也可做汤剂用水煎服。方中补骨脂是主药,善补命门之火,以温养脾阳,辅以肉豆蔻暖脾涩肠,佐以吴茱萸、生姜以温中散寒,五味子敛酸固涩,另加大枣健脾养胃,诸药合用,成为温肾暖脾、固肠止涩之剂,用于“五更泻”每获良效。 若形寒肢冷等肾阳虚症状较明显,可酌加附子、炮姜,以增强其温肾暖脾之力;若久泻不止,身体虚弱,中气下陷,宜加黄芪、党参、白术、升麻等益气、健脾、升提之药;小腹疼痛较甚者,可加小茴香、木香以暖肾行气止痛。
另外,五更泻与肝胆也有关,《伤寒论》云:"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寅至辰,即凌晨3点至上午9点的这段区域属少阳病的欲解时。此时是少阳胆气春升之时,脾胃之消化吸收,赖肝之疏泄调畅。肝胆之气盛则疏泄太过,横逆犯脾胃,影响消化功能。出现肝气横逆,腹胀纳呆,嗳气吞酸,大便溏泄等脾失健运症状。治疗选小柴胡汤加减治疗。
挺好的,问题比较明确指出。
挺好的,回答细心,!!
医生耐心解答,,,,,,,感谢
解答详细,太度相当好,谢谢王医生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