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是长期酗酒所致酒精中毒性肝脏疾病,包括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的消耗量随之增加,临床所见酒精性肝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酒精性肝病是长期酗酒所致酒精中毒性肝脏疾病,包括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的消耗量随之增加,临床所见酒精性肝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研究显示,对药物治疗无应答的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的6个月生存率约为30%,而多数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在2个月内死亡。因此,需要重视酒精性肝病,特别是重症酒精性肝炎的评估与治疗。
中美学者谈肝脏与酒精
酒精摄入抑制免疫反应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胃肠病学系教授Gyongyi.Szabo博士
短期大量酒精摄入影响细菌和病毒感染时的免疫反应
我们设计了两个体外实验来验证酒精摄入后对免疫反应的影响。一个实验是模拟急性大量摄入酒精,相当于0.8g/dL或更高(法律上的醉酒);另一个实验是在免疫细胞中加入酒精维持约5~7d,模仿慢性或长期酒精暴露。
采用两种不同的TLR配体分别模拟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测量炎症标记物与Ⅰ型IFN的产生。我们发现,在给予酒精,模拟短期大量饮酒或长期酒精暴露的情况时,Ⅰ型IFN的产生降低,提示天然免疫细胞对病毒感染的应答减弱。
同时发现,短期大量饮酒可抑制细菌引起的炎症反应,而长期酒精暴露却加重炎症反应。既往的体内研究中,我们也发现醉酒的受试者对细菌刺激的反应在单次饮酒后减弱。
酒精摄入后免疫抑制的原因
目前了解的可能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慢性饮酒者循环中的脂多糖水平增高,这一现象也见于动物模型中。可能的来源是肠道。
②酒精可在多个层面干扰LPS配体诱导的信号传导机制。
③急性酒精暴露实际上抑制一种信号诱导剂——白介素受体相关激酶1(IRAK1),而长期慢性酒精暴露可增加IRAK1磷酸化活性,从而进一步抑制NF-κB的信号传导路径,并最终影响与炎症相关的所有基因。
④急性酒精暴露通过抑制NF-κB的一个组分P65的磷酸化而抑制NF-κB的核易位。相反,慢性酒精暴露增加NF-κB核易位和磷酸化。
糖皮质激素(CS)成功治疗重症酒精性肝炎(SAH)的关键因素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炳元教授
灵活应用评估模型
除合并胰腺炎、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以及活动性感染,当MDF评分介于32~54和(或)并存肝性脑病是CS公认的应用指征。应用初期,用Lille模型判断对CS是否敏感,决定是否继续应用。根据GAHS评分来观察C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便及时规避CS的风险和处理疾病变化。
早期鉴别CS不敏感的原因
临床上可能出现CS原发无应答和部分无应答现象。前者短期内应用(1周)或骤然停用不会发生CS的副作用;后者表现为开始应用(1d或3d)效果很好,之后作用减弱或停滞,此时不能骤然停药,应密切观察1周来确系作用不显著后再逐渐减量停药。
正确评估CS感染的风险
致命性感染的发生与恶化是SAH应用CS治疗中最为担心的并发症,短期治疗患者感染的发生率近50%。所以在应用CS之前需除外败血症患者。但也有学者认为对CS治疗的反应性才是感染发生的关键,因此适当抗生素治疗后,感染不应作为CS的绝对禁忌证。
选择标准与个体化兼顾的治疗方案
治疗的有效性与CS使用的方式密切相关。欧美常用的治疗方案为:强地松40mg/d或甲基强的松龙32mg/d,连续治疗4周后一次性停药或在3~4周内逐渐减量。也有应用35~80mg/d,疗程1~6个月,更长者达1年。笔者在临床中也成功应用了短期、高剂量CS冲击疗法。
注意CS的其他副作用
CS可诱发明显的糖尿病症状,潜在酮症倾向的患者易出现酮症发作。中老年女性患者要注意CS可加重骨质疏松,出现自发性骨折;CS还可诱发应激状态导致消化道出血,均应常规补充钙和给予保护胃肠黏膜的预防性治疗。
研究速读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Singal等使用2004~2010年美国器官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得出酒精性肝炎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移植后移植物和患者生存率相近,5年移植物与患者生存率分别为75%和73%(P=0.97)以及80%和78%(P=0.90)。因此,肝移植可能可以作为其他内科治疗失败的酒精性肝炎患者的治疗选择。(Hepatology.2011 Dec 24)
最近,有研究识别PNPLA3基因148位点上异亮氨酸突变为甲硫氨酸是脂肪性肝炎肝损伤的易感因素。德国波恩大学Nischalke等研究证实PNPLA3148M变异是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罹患HCC的显著风险因素,而在HCV相关肝硬化患者中则几乎为无风险因素。此基因多态性为识别高HCC风险患者提供了有用的工具。(PLoS One.2011;6(11):e27087)
早期肝移植对于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来说是既有吸引力又有争议的治疗。法国里尔Mathurin等研究证实,早期肝移植能够改善首次重症酒精性肝炎发作对药物治疗无效患者的生存率,早期接受肝移植的患者累积6个月生存率高于未行肝移植的患者(77%±8%vs.23%±8%,P<0.001)。(N Engl J Med.2011;365(19):1790-1800)
重症急性酒精性肝炎患者的死亡率高,甚至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也不例外。法国皮卡第大学Nguyen-Khac等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泼尼松龙加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治疗能提高重症急性酒精性肝炎患者的1个月生存率,但主要预后指标6个月生存率未得到改善。(N Engl J Med.2011;365(19):1781-1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