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120健康网为你提供专家咨询服务,从找到专家到得到答案只需60秒
电话
董增胜 中医骨科  | 主治医师 执业编号: 141371100000571

  • 28532接受咨询
  • 7624点评用户
  • 4.72综合评分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临床成功案例50例~~~

发布时间:2012-02-18 09:45:49  9人已访问

  

                

第一例:肺实脾虚气陷证

    患者,李某,男,40

    自感呼气困难5年余

    患者5年来,每天总感到气出不上来,稍干重活即呼气困难,无咳嗽、咳痰,无咯血,无潮热、盗汗。在多家医院就治,心、肺功能均正常。吃补中益气丸稍轻,服多位老中医中药均无效,在当地十大名中医基本都看过。

    2009.06.13日抱着试试看心理前来就诊,面色黎黑,说话前半句有力,后半句无力,牙齿黑黄,舌质粗糙,舌尖红,中苔黄糙,舌根白腻,肺脉滑实有力,右关若,右尺沉细,左寸浮细而软,左关涩。

     诊断:气陷(肺实脾虚气陷)

     分析:张锡纯治疗大气下陷为开山鼻祖,其升陷汤本人研究多年,此病人有大气下陷的病机,但病机并非如此简单。询问病史,有吸烟10年的历史,每早咳粘痰一口,结合脉相,推断病人肺中粘燥之痰较多,脾气升之受阻,肝气又受郁金所克,大气有降无升。单纯提气,上焦不能如雾,反成胶粘之状。

     治疗:养肺阴、清肺痰、补脾助运、疏肝泄胆。

     处方:玄参30    生牡蛎20 百合20 黄芩15

                葶苈子30白术20   茯苓20  芦根20

                柴胡15  枳实15      萆薢15 寄生25

                竹茹15  郁金20    黄芪25   川断20

                白茅根20  炙甘草10

                                                              五付

      患者服完两副,即感肺中轻松,出气顺畅,劳累后稍加重,五剂服完病情得到控制,五天后复诊,原方加淫羊藿40克,五付。

      2009.06.23日复诊,出气困难未在复发,嘱戒烟,勿重力劳作。继续服药3付巩固疗效。

 

第二例:放疗性肺炎

患者,女,42

咳嗽5个月

患者于20086月确诊为乳腺癌,手术后连续放疗10次,出院后于200812月出现咳嗽,每次咳嗽必打喷嚏,恶寒‘,恶风。2009.010203住院三月,咳嗽不止。2009512日就诊,就诊时咳喷嚏不断,伴咳嗽,气急,心烦。右脉寸、尺部沉滑,左关涩。舌苔薄白。

诊断:咳嗽(正虚邪犯)

分析:放疗后阳气受损,风寒外袭。

处方:附子30 肉桂8(后下) 干姜15 芡实20

         桂枝15   虎杖30   细辛12    北五味子10

         枳壳15 柴胡10 九地30 黑豆20 苦杏仁20

         当归15 黄芪30 炙甘草15     三剂

患者服后,咳嗽大大减轻,每日少发,复诊时加化橘红15克,连服六剂。

2009.06月介绍其他病人前来就诊,问之病情好转,只是吹空调时有些咳嗽,嘱咐用黄芪、当归、生姜炖鸽子吃,培养阳气。

 

第三例:水肿案

患者,余某,男,53

双下肢水肿1年余,伴腰痛1

患者1年前出现双下肢水肿,呈凹陷性,晨轻暮重,不伴恶寒发热、无胸闷胸痛、无咳嗽咳痰等不适,在医院做相关检查,心、肺、肾均正常,服用利尿剂后稍好转,停药后加重。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清晨明显,起床活动后减轻。

患病来,精神欠佳,饮食尚可,睡眠可,大小便无异常,体力下降,体重无改变。

2009.04.08经邻居介绍前来就诊,诉双眼粘涩不舒,如浆糊粘着。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无静脉曲张,皮肤温度未见异常,舌质淡,舌中根部白腻,脉相虚弱,有上越之势,左右尺部沉滑。

诊断:水肿(肾虚水泛、脾虚失运)

治疗原则:补肾健脾益气、活血化瘀利水

处方:黄芪50 益母草40 川芎20  制首乌40

          苦杏仁30 白术30扣仁15 薏米仁30

          苍术18 车前子20 生牡蛎30 青风藤20

          杜仲30 怀牛膝20肉桂8(后)淫羊藿30

         菊花20 狗脊15 鸡血藤25 葫芦巴20

        黑豆30 蒲公英30 甘草10      三剂

方解:黄芪、 益母草、 川芎为武汉大学医学院某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方,此方从西医角度能改善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本人治疗下肢水肿多用此方,疗效神奇,且对下肢静脉曲张也有好疗效。 淫羊藿、葫芦巴、肉桂温肾阳,化寒水成气之蒸腾(附子因春夏之交,阳气蒸腾,故未用,且脉相有上越之势,用附子怕咽喉肿痛)。制首乌养肾阴之不足(熟地因其滋腻,与水肿不符,故未用)。白术上输肾蒸腾之气于肺,苦杏仁敛肺气下降,苍术、白叩运化中焦,薏米仁、益母草、车前子从下焦利小便泄水湿.从而完成机体水湿代谢的修复和加强。狗脊走督脉,借怀牛膝之功,邀杜仲、青风藤、鸡血藤之力,既能去腰腿水湿,又能补肾经之亏乏, 黑豆、 生牡蛎驱邪而留正,可防首乌滋阴过而留弊。菊花、蒲公英清肝胆之郁火。

疗效:患者服用3剂,水肿明显减轻,守方3剂后复诊,唯眼睛模糊未彻底缓解,其他症状消失。原方加枸杞子20克,黑豆加至40克,服用3剂。一月后电话随访,未再复发。

 

第四例:重感冒(寒入少阴证)

患者,张某,男,52

头疼、发热、周身酸痛一周

患者2008.12月到北京国务院上访,下火车后正好北京下雪,气温零下几度,到达宾馆即开始发热,体温38度,喝开水休息一晚后,体温未降,反出现头疼、周身酸痛,到北京协和医院就诊,静脉输液一次,没有任何改善,开双黄连口服液服后无效,三天后体温上升至39度,随同家里人联系,请求家人前去护理。

考虑路途遥远,其家属请教于我,分析情况后,告知饭后服用APC两片,体温退后尽早回家治疗。第四天家属告知体温已退,但周身酸疼,已买好返程火车票。得病第七天前来就诊,就诊时面色灰暗,舌质淡,舌苔灰白而滑,两尺沉紧而弦数。体温38.8度,周身骨节疼痛。

诊断:伤寒证

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生麻黄15    附子30克(先煎)   细辛12   桂枝15

           20   羌头15   北防风20   生姜20 大枣10

                                                                               两剂

方解:患者平素肾亏,长途火车,亏虚加重,下车后未蔽风寒,寒邪自膀胱经,由表入里,入少阴肾经。肾主骨,寒性收引,故骨节疼痛。附子、细辛入肾经,长驱直入,直搜肾经之寒,借麻黄之力发于表,从汗而解;桂枝解肌,散肌肉之寒;羌头为羌活之头,祛风力强,配防风逐体内之风;黄芪扶正,同时能加强防风驱风之力;姜枣调和营卫;

药少而面全,量足而效专。

疗效:服完一副,周身得汗,倍感轻松,两剂终而病若失。

传承中医 发表于 2009-7-23 19:41

第五例:顽固性失眠

患者李某,男,35

入睡困难伴心烦5

患者5年来每晚只能入睡3小时,有时整夜难眠,服用多方中药无效,安定最多吃到15片才能入睡少许,伴心烦、胁痛、口苦,消瘦。就诊时思维清晰,自述病情,身体消瘦,慢性病容,舌尖鲜红伴淤点,齿痕舌.左关淤塞,左寸上延鱼际。

诊断:失眠(胆火扰心)、胁痛(胆石症)

处方:黄连10   黄芩25   竹茹25  枳实15

          白芍30 生内金30枣仁25 柏子仁15

         柴胡10 车前子20 玄参20 生牡蛎20

         川芎20 炙甘草15  川楝子15    五剂

疗效:患者服完五剂,每晚不吃安定可睡4小时,且睡着无梦,质量较高,胁已不痛,自行做B超确定有胆结石。心情非常高兴。守方继续连服十剂,每晚可睡6小时左右。为巩固疗效,将上方开三剂,制成水泛丸,每次8克,每日三次,连续服用一月。两个月后带其他病人请来就诊,自述其病已康复,胆结石已无,感谢之类云云。

 

第六例:卵巢囊肿

患者刘某,女,38

左下腹疼痛一月

患者一月来左下腹疼痛,在三甲医院行B超检查,结果提示:左侧附件囊肿,大小4.2*3.8CM,医院建议抗生素治疗,病人经朋友介绍前来就诊。就诊时左下腹隐痛,压痛明显,舌质暗淡,左关尺间淤塞如豆。

诊断:积证

治疗:舒肝理气、活血化瘀、利水消肿

处方:逍遥散合桂枝茯苓丸合五苓散

方药:柴胡10 当归尾15 白芍15 赤芍30 生牡蛎20

           桂枝10   茯苓20   猪苓15   泽泻15  白术15

           桃仁15 三棱15 文术15  粉丹皮18  延胡索15

           炙甘草10                            五剂

    疗效:患者服用五剂后,左侧小腹隐痛消失,守方继续服用五剂后患者自行复查B超,囊肿消失。一月后介绍同事(附件囊肿)过来就诊,问及结果如何,告知囊肿已消,感谢云云。。。

 

第七例、 脂溢性脱发

22 湖北竹山人

头皮溢脂、脱发6

患者6年来反复出现头皮溢脂伴脱发,发展到毛发完全脱落。采用中药外洗 、冷冻疗法、章光101生发水外涂等多种治疗方法,均无显效。

20076月来我处就诊。所见患者心情抑郁。头皮油腻发亮,角质层增厚,毛发完全脱落。舌质腻,右寸浮缓,右尺沉细,左关浮缓。

诊断:脂溢性脱发(肺失肃降)

治法:敛降肺气、滋肾健脾、舒肝解郁

方药:葶苈子25 桑叶25 杏仁30 生桑白皮15

           茯苓25  黄芩20  芡实25   淫羊藿30

          制首乌25  柴胡12  枳实15   郁金25

          香附子18  白芍30  炙甘草10  

                                   十付 水煎服  1

另荷叶煎水外洗,日1次。忌食辛辣,并忌用刺激性洗发水。

方解:此病病机为肺失肃降。饮食入胃,化为水谷精微,由脾上输于肺,肺具宣发和肃降作用,将清的部分向上、向外宣发,滋养皮肤和毛发,将浊的部分向下肃降滋养脏腑。若肃降不足,宣发太过,则水谷精微中浊的部份向上宣发于头面,故头面出油,油脂阻塞毛囊,毛发失养而脱落。

葶苈子清泄肺气;桑白皮、桑叶、黄芩清泄肺热;杏仁苦降敛肺。从三个不同角度,修复肺的肃降功能。茯苓健脾去湿;芡实收敛下焦;淫羊藿、制首乌补肾阴肾阳;柴胡、 枳实、 郁实、 香附子、 白芍解肝郁。合诸药之力,培下焦,疏中焦,敛上焦,从而达到治愈之功效。

疗效:患者服用十剂后,头皮恢复正常,不再出油。角质层恢复如常,遍生细小毛发。因经济困难,故未能坚持服用汤剂,改为内服养血生发胶囊,坚持荷叶外洗。两月后,诸症消失,恢复如常人。患者及家属喜不自胜,甚为感激。

按:本症治疗重在恢复肺之敛降功能。

 

第八例:颈椎病(肝肾亏虚,复感风寒)

      患者,刘某,男,32岁,会计,湖北十堰人

      颈项僵痛一年余,加重1

      患者一年来颈项僵痛,头晕,伏案工作时间稍长即感疼痛加重,每日工作时,得用左手拍打方舒,伴腰膝酸软,记忆力减退。颈部CT结果,颈椎3-5椎间盘轻度膨出。1月前因感冒后加重,颈部肌肉僵硬,疼痛,贴膏药无效。20082月前来就诊,就诊时身体消瘦,精神尚可,面色恍白,自述颈强,疼痛,活动时关节有声,腰膝酸软,双下肢乏力,舌质淡,舌尖见瘀点,苔白滑,左寸细软,左关郁涩,左尺沉细,右寸浮紧,右尺沉细。

               断:颈强痛(肝肾亏虚,风寒外束)

      病机分析 :患者素体亏虚,肾主骨、肝主筋,肝肾亏虚则筋骨痿软,颈部关节松弛,活动度加大,加之从事会计工作,每日电脑前伏案数小时。内有不足之体,外有伏案之因,故病情有增无减,近一月因受凉感冒,风寒外袭膀胱经,寒性收引,故出现颈项僵痛,气血不能上输于脑,故脑缺血而头晕。

      治法:急则治其标(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缓则治其本(培补肝肾、调养气血、强筋健骨)

               首先采用姜油刮痧,疏通颈后部及背部膀胱经,10分钟后,皮肤出现大片紫暗瘀点,患者自感周身轻松,可以活动颈部。

        处方:葛根30   炙麻黄10  黄芪30  防风20

                   姜黄15 小伸筋草30 归尾15 丹参15

                    乳香15 没药15 羌活10    延胡索20 

                    威灵仙20    甘草10           两剂

       方解:葛根、威灵仙为解除颈部肌肉之僵硬要药;羌活、伸筋草、麻黄散风寒;黄芪补正气,防外邪去而复返;归尾、 丹参、 乳香、没药为灵效活络丹(张锡纯方);防风、姜黄引药入颈、背。

         复诊:颈部活动自余,已不疼痛,但活动时仍有骨摩擦音,腰膝酸软。

         处方:菟丝子30 故子20 枸杞子30  北五味子10

                       30  当归15      30  骨碎补30

                    狗脊15 怀牛膝20 小伸筋草20  炙甘草10

                    郁金20    制首乌    30黑豆20         五剂

           复诊:五剂服完后,腰腿有力,颈部已舒,患者要求继续巩固,原方五剂,加鹿角胶120克,共成细粉,水泛为丸,每次9克每日三次,连续服用2月。

           3月后电话随访,已康复,自觉良好。

           按:1、颈椎病脉象:左寸细弱伴左尺沉细(准确率90%以上)

                   2、颈椎病病机:肝肾亏虚导致筋骨痿软,关节松弛,加上劳累外因或感受风寒湿邪,或嗜食辛辣,化燥烁筋,但只要辨析清楚,中药效果往往不错。

 

第九例:肩背痛(小肠经经气不畅)

患者,李某,70,湖北十堰人

左肩背痛3,加重1

患者于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肩背疼痛,呈胀痛性质,为隐痛,不向他处放射,伴胸闷,不伴胸痛,不伴腹胀、腹痛等不适,自服芬必得后症状可稍缓解,但停药后,疼痛如故。1周前吹空调后,上症加重,疼痛性质同前,程度加重,呈持续性。曾至医院就诊,行心电图示正常,肩胛部彩超示血管狭窄,未行诊治。患者既往有慢性肠炎病史,大便日10余次,无心脏病病史。经人介绍至我处就诊。

就诊时左肩背部皮温较低,左上臂外展、上举活动不受限,舌质淡,苔白腻,诊脉得左寸浮细紧,左关尺弦,右关尺间郁缓,右寸细若绝。

分析:患者既往有慢性肠炎病史,双手寸脉均细若绝,脉经云:左手寸脉阳绝者,小肠有癥瘕;右手寸脉阳绝者,大肠有癥瘕。结合患者病史及脉象,考虑患者肠道(大肠及小肠)当有息肉,肠道气机不畅,导致手太阳小肠经气血不足,经气流行缓慢。左肩背部正是小肠经循行所过,故时有隐性胀痛,复受风寒,寒性收引,经脉闭阻,故局部皮肤发凉,疼痛加重。彩超所示血管狭窄,只是血脉受寒收缩所致,并非本病之源。

治法:调理肠道为本,外散风寒为标,活血化瘀,散寒止痛为急。先予以活血化瘀、散寒止痛药。

15  丹参20   15      15

防风15 姜黄15 炙马钱子6 大蜈蚣2

黄芪30大血藤30炙甘草15小伸筋草20      3  水煎2小时,分3次,口服

复诊:3剂后,疼痛即止,但肩背部仍有隐隐不适,当治其本。

黄芪30    当归15  丹参15   乳香15

没药15     三棱20  莪术20  别甲30

大血藤40 败酱草30 艾叶10干姜15

苦参20 桂圆肉20生牡蛎20三七15

木香15 白芍25 生甘草10  10 水煎服

服完后再复诊,肩背痛若失,大便日2次。上方5剂制丸药以图巩固疗效。随访3月,上症未再发。

 

第十例:疑似肺心病(小肠经气淤塞)

患者张。女,58

心慌、胸闷活动后加重一月余。

患者一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胸闷,活动后加重,伴乏力,大便时下坠感。当地医院按肺心病予以治疗2周无效,后服用中药5剂未能缓解,经亲友介绍前来就诊。就诊时症状同前,伴口泛粘痰。舌质淡,苔薄白。脉象:左寸微似绝,左关郁滞,左尺细;右寸细,右关涩,关尺之间郁滞,右尺细弱

中医诊断:心悸      西医诊断:慢性肠炎;胆囊炎;心肌缺血

病机分析:

左关郁滞,肝胆疏泄失常,气机郁滞,心为子脏,肝气无以上达,故心气不足(西医所谓胆心综合征)。左寸微似绝(脉经云:左手寸脉阳绝者,小肠有徵瘕),结合右关尺间郁滞,确定小肠有慢性炎症,可能有息肉。小肠经气淤塞,自然导致心气不畅(心经下络小肠)。

处方:

红藤20 败酱草20 干姜15   木香20

槟榔15   三七15   浙贝15  茯苓20

车前子12 姜黄15 煅牡蛎30 枣皮10

丹参30  菖蒲12  制首乌20  白术15

火麻仁20  生麦芽20  黄芪20

                            三剂   2009.06.05

疗效:患者服完三服药后,心悸大为好转,乏力减轻,大便已无下坠感。守方加桂枝10克,继续服用三剂。

06.11号复诊,病若失,但右关尺间郁滞仍在。

建议采用散剂消磨小肠徵瘕。

红藤50 败酱草50 三七50 干姜40 浙贝50 槟榔30

白芍50 生牡蛎50 桂枝20 菖蒲20丹参40 人参40

共为末,每次5克,每日三次,饭前服用。09.06.11

 

第十一例:黄褐斑(气血亏虚)

患者肖某,女,43

两颧皮肤发暗1年,加重1

患者一年来两颧皮肤发暗,形成斑块,使用多种祛斑产品无效,最近一月,生意操劳,皮肤颜色加重,请来就诊。就诊时面色恍白,两颧暗黄色,嘴唇颜色偏白,月经量少,每次三天。舌质淡,齿痕舌,苔薄白,舌尖有瘀点;脉象:左右寸口细弱,左关郁涩。血压95/60mmhg

诊断:黄褐斑(气血亏虚)

病机分析:“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心血不足,鼓动无力,血行缓慢,面部皮肤得不到滋养,代谢产物无法清除,自然出现皮肤色素沉着。面部出现斑块,心情受到抑郁,进一步加重病情。

治法: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舒肝解郁

处方:人参25   20   15   丹参20

           菖蒲15   10   15   柴胡12

           白芍30 赤芍30 鸡血藤25   玫瑰花15

           香附子15 郁金15 制首乌20炙甘草15

                                 五剂,水煎服,日一剂

    同时用西洋参50克煎水100ML,每早洗脸后,用手搓面部100下,皮肤发热发烫为度,搓完后,用西洋参水控于皮肤上。

一周后复诊:面色有光泽,斑已变浅,守方十剂,前后大约20天,患者面如桃花。

 

第十二例:黄褐斑(肾斑)

患者李某,男,36岁,湖北十堰人,长途汽车司机

两颧皮肤发暗2年,加重3

患者两年来两颧皮肤发暗,形成斑块,曾在当地中医院服中药一月,最近三月,熬夜后皮肤颜色加重,请来就诊。就诊时面色灰暗,两颧黄黑色,伴心悸、腰酸,性欲减退。舌质淡,苔薄白,舌根苔白厚;脉象:左寸细弱,左右尺部沉细。

诊断:黄褐斑(肾斑)

病机分析:男性长斑少见,此例患者从事长途货运多年,生活长期不规律,有时同完房后连夜开车赶路,肾精亏耗太过;“肾主封藏”,肾亏至极,封藏失司,寒水上泛;若心火亢盛,可以温化寒水,自然无碍;若心火不足,寒水上泛,则易出现心悸,面色反黑,有时一夜之间可又黄转黑。如不及时治疗,可转为虚劳。

治法:补肾填精,温经化斑

处方:附子30   肉桂10 (后) 菟丝子30  大芸20

          巴戟天15   人参15    20     15

          淮山药20   枸杞子20  25    20

          石菖蒲15  辽五味10  生牡蛎20  炙甘草10

                                 七剂,水煎服,日一剂

     一周后复诊:面色稍有光泽,斑中有岛状色素脱落,腰已不酸,心悸未再发。上方加减服用一月后面色恢复正常。嘱洁身自好,少开长途夜车。 男性长斑,临床少见,从医这些年,看过两例,均从肾、心着手,效果不错。

按:

凡面部长斑,均得从心为主着手治疗;

有从心、肝、肾着手治疗“肝斑”

有从心、脾、肺着手治疗“虚斑”

有从心、肾着手治疗“肾斑”    等等

 

第十三例:撞伤岔气

“十年一方”——关于经络损伤与修复,研究近十年,下面案例同行可以借鉴。

患者李某,女,40

2007108日,于工厂搬运重物时右胸部被撞,患者自感疼痛剧烈,深吸气和轻微咳嗽即感疼痛,无咳血、无憋气感,局部皮肤无淤血肿胀,胸部透视结果显示无异常。受伤后服中华跌打丸,喷云南白药喷雾剂,治疗三天无效。舌质偏暗,舌苔薄白,脉弦。

诊断:经络受损 (外力所致经络损伤,经气外泻,局部经气淤滞不通,故疼痛难忍)

治法:接经顺气,修复经络

处方:川芎20 元胡25 通草10 砂仁5克(打粉后下) 三副

每日两次 黄酒二两为引 水煎服   同时服用接经散5克,每日两次。服药一剂后即感疼痛大为减轻,可以咳嗽。三剂痊愈。

接经散制法:红藤300   香附子50   三七粉50   穿山甲50   地龙50

将红藤用水2500克,煎2小时,取1800ML,小火浓缩成浸膏,另将香附子、  三七粉、 穿山甲、 地龙共研成粉,与浸膏合匀,用手揉成面团,摊成1CM厚饼,切成条,放烤箱中烘半干,趁热用刀切成1CM*1CM大小药块(便于烘透),继续烘干(用手掰开干脆为度),放凉后用粉碎机粉成细分,玻璃瓶装后密封保存(也可以灌成胶囊,密封保存)。

接经散功效:疏通经络,修复经络

接经散适应症:

                     1、凡经络造成损伤的疾病均可运用。手术后、外伤后服用可以加快伤口修复,减少后遗症。

                     2、凡经络杜塞的疾病。肩周炎、寒痹、部分癌痛。并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3、太多了,自己慢慢用吧,反正疼痛基本都有效....

虎杖【功能主治】治风湿筋骨疼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妇女经闭,产后恶露不下,癥瘕积聚,痔漏下血,跌扑损伤,烫伤,恶疮癣疾。
1.
清热解毒:可用于多种热毒症,如外科的疮肿溃烂、烧伤、毒蛇咬伤。
2.
清热利湿:能清利肝胆湿热,治疗肝炎、肝硬化。亦可用于治疗胃肠湿热的泄泻、痢疾以及下焦湿热的妇科炎症、泌尿系感染。
3.
祛痰止咳:治疗肺热咳喘的肺炎、支气管炎等。
4.
活血定痛:用于经闭、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症。
5.
清热利湿:用于湿热黄疸、淋浊带下等症。
6.
清热解毒:用于水火烫伤、疮痈肿毒、毒蛇咬伤等。
7.
化痰止咳:用于肺热咳嗽。
8.
泻下通便:用于热结便秘。
【用法及用量】内服:煎汤,0.31两;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研末、烧灰撒,熬膏涂或煎水浸渍。
        
虎杖归肝、胆、肺经,除了所谓的下肝胆火,还用于癥瘕积聚,本品化瘀作用很强,药性虽凉,有附子、细辛的抑制,其寒性不足为惧。细辛入汤剂12克不必畏惧,本人曾经用过30克。

      
本人发案例,只是想给大家提供一种看病的思路,每年看病号8000多人,成功案例很多,所发50例,均具有很强代表性,普普通通的案例,就不值得发了,案例有不妥之处,欢迎提出!!

传承中医 发表于 2009-7-23 19:44

第十四例:肩周炎

此类病例临床治疗多例,现选一典型病例

患者。李某,女52岁,湖北十堰四四厂家属

右肩疼痛,活动受限4

患者4月前右肩夜卧受凉后出现疼痛,持续性隐痛、胀痛,外展、抬举、背伸均受限。得病1月后采用针灸治疗1周,病情稍好转,2天后又加重;贴麝香追风膏、万通筋骨贴无效,自行采用老尘土用醋炒后外敷亦无效;每晚吃止痛药后方可入睡。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紧而弦。

诊断:肩凝症(风寒闭阻经络、气血运行阻滞)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1、采用姜油刮痧法,每日1此,疏通肩背部经络。连续五天。同时加强肩关节活动。

          2、自制肩凝散内服

            山甲5 延胡索5 丹参5 当归5 乳香5 没药5川芎5  羌活5 细辛5 生麻黄5威灵仙5制马钱子3桑枝3 桂枝3

            按上述比例,将药材共为细粉,黄酒冲服,每次5克,每日3次。十天一疗程。

           疗效:患者服用1疗程后,疼痛消失,活动轻度受限,特定角度仍有疼痛,后继续1疗程而痊愈。

 

          附姜油制法:麻油半斤,生姜2

         将麻油放入锅中烧开,后将生姜切成片,分次放入油中炸,炸枯后将枯姜片捞起,放入新的姜片,直到所有姜片全部炸枯。油冷后加冰片细粉1克,装瓶备用。

       姜油功效:温经散寒通络  主要用于受寒引起疼痛,刮痧时使用。

 

第十五例:口腔溃疡十年

患者,郑某,男,52岁,医学院职工

口腔内膜破溃、疼痛十余年

患者十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腔溃疡,当时面积3*3MM左右,单发,未引起重视。采用口腔溃疡贴外用,病情好转后,未继续治疗;再次加重后,口服华素片、西瓜霜、北豆根片等未能解决问题,后发展到10*11MM大小,担心癌变,在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接受系统治疗1月,溃疡面积稍小,未能彻底治愈。就诊时溃疡面积10*12MM,单发,疼痛难忍时用凉水漱口,感觉稍舒,伴口臭,大便干结,牙龈红肿,舌尖红,舌根白腻,齿痕舌,脉象左右寸口浮弦,右尺沉紧。

诊断:口疮(虚火上炎)

治法:滋肾潜阳,养阴清热

方药:黄 20  15  炙甘草30  20  20

          麦冬30 天冬20 地骨皮25 苦杏仁25肉桂10(后)

          锁阳30 玄参30生地20 浮萍15 生甘草15     五付

另:蒲公英30、忍冬藤30、野菊花30、黄柏20      加水煎成300ML,每天含漱十余次。

二诊:服药五天后,疼痛明显缓解,大便从第三天开始每日一次,溃疡面积有缩小之势。效不更方,守方七剂。漱口药继续使用。

三诊:溃疡愈合,未诉不适,内服药再进三剂,每剂服两天,巩固疗效。嘱忌食辛、辣、咸食物。

半年后,带女儿(患唇茧)前来就诊,问及溃疡病情,称未再复发。

 

第十六例:阴疽治疗        

        患者,刘某,男,43

        小腹出现皮下包块15

        患者15天前小腹出现一小红点,稍痒,患者用手捞后,第二天出现小红疙瘩,未予理睬,三天后长成20*30MM大小包块,包块色白,质硬,伴胀痛,到药房购买独角膏外用两天。包块没有变小,反而增大,长至35*40MM左右,遂到人民医院就诊,收入院治疗,采用点滴抗生素、灯烤外贴医院自制膏药,治疗四天,包块有继续增加趋势,无奈中四处托人寻求良方。

        发病第十五天,经人介绍请来就诊。就诊时小腹包块如手掌大,蔓肿无头,位于肚脐下四寸,周边略红,质硬,压痛,中间皮色略暗,中央有米粒大小溃破。

      诊断:阴疽(阴寒阻滞、气血瘀滞)

      治法:温经散寒,拔毒消痈

      用药:阴阳拔毒膏外贴,每日一贴。连用三天。

      疗效:患者贴一贴后,第二天上午揭开时,肿块已缩小1公分左右,自中央溃破处流出黄色毒液,第二贴用后,包块缩小一半,继续流出黄色毒水,第三贴用后,中央溃破处开始流白色脓性分泌物,用拔罐器,拔出浓根如丁,消毒后,上SMZ粉,三天后换药,包块消失,溃破点愈合。

      自制阴阳拔毒膏制法:

                配方:

               红藤400 三七100 川芎100 花椒100 穿山甲粉50 生草乌100 生川乌100 生马钱子100辽细辛60 雄黄30 乳香60 没药60 天丁50冰片20 蜈蚣30 藤黄50 亲,我能为你提供的服务!120健康网担保,医生服务不满意请投诉并全额退款于您。

指定咨询


购买后,您可以:
随时向我在线咨询1次

89.00元/次 点击查看>
健康顾问

签约健康顾问后,您可以:
1、随时向我咨询,不限次数
2、可以向我电话咨询
3、获得我的回访

暂未开通
最新服务评价
2019-05-21  | 北京市北京市

非常感谢董医生的耐心解答!

2019-05-15  | 百慕大

解答的非常认真详细,询问症状也非常详细

2019-03-26  | 北京市北京市

感谢董医生的细心解答,心情好了很多!

2019-03-08  |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

搞什么,叫发片给你,现在又联系不了难道又要重买吗

2019-02-07  | 四川省成都市

病情着急 接电话不说话!!!!!直接关断 无法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