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解剖结构复杂。虽然常规x线平片仍为其首选检查方法,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当椎体骨折累及椎板、椎体横突及棘突时,由于传统x线平片结构重叠,往往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骨折的细节及评价骨碎片的移位情况。常规X线平片有利于观察脊柱及骨折的空间结构, 对骨折椎体的高度、宽度、楔形改变等压缩的程度有较为明显的表现[1],对椎体成角也容易测量,但是对椎体附件判断不够精确, 有些细微骨折, 由于重叠的关系难以显示。螺旋CT显示骨折率几乎100%。无论骨折线是横行、纵形、斜形、不规则形或者骨皮质不连续、移位等,螺旋CT的MPR由于具有可任意旋转的三维重建功能,通过旋转和切割,可以全方位的提供骨折及椎管内的立体图像,这是常规X线平片达到的。其仰视位、俯视位、失状位能全面观察骨折对临近骨性结构的影响。二维图像虽然可以避免前后重叠因素,但是图像缺乏立体感和直观感,特别是对水平骨折线和多发或粉碎性骨折显示不理想。随着CT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尤其是多排螺旋CT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将图像进行多种方法的重建,从而产生了直观、高质量的维信立体图像,包括MPR、MIP、VR图像。不同方法的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楚显示腰椎三维解剖结构,准确地了解骨折的形态、位置和脱位的方向、椎管的狭窄程度及碎骨片的情况,大大弥补了X平片及二维CT图像的不足。
根据Denis分类法将脊柱分为前、中、后三柱。观察同一胸腰段椎体骨折的X线表现及椎体后缘连线的连续性与CT 图像进行对比分析, 椎管狭窄程度分为无、轻、中、重度, 螺旋CT成像对椎体骨折的定性作用。能快速、准确、全面、立体直观地显示椎体及小关节创伤性骨折的部位、类型、三柱结构、骨片的大小及数目、椎管狭窄及脊髓受压等情况。MPR图像可以从冠状、矢状、曲面和任意平面逐层观察病变,可以详细了解椎体骨折的上下关系,对骨折周围组织结构的损伤及椎管的狭窄情况同样能显示清楚,同时对轴位显示不清楚或不能显示的水平骨折线和细微骨折均得以明确。当骨折所致腰椎形态不规则时,我们可以通过曲面重建将弯曲结构拉直,使腰椎的不同结构在同一平面显示,使结构对称显示,完整显示骨折,然后双侧比较。MIP图像重建速度快,方法简单,可以任意角度观察骨折部位的具体情况,了解复杂解剖部位骨折的空间关系,获得骨折的最佳暴露位置,从最佳方位显示腰椎骨折部位骨结构的变形、骨碎片与整体骨的关系以及骨碎片移位程度为骨科医师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对一些椎体附件的骨折细微骨折能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诊断,从而为治疗指明了的方向。因此对每个脊柱损伤病例除进行常规的X线检查外,凡脊柱损伤有较明显的临床症状者均需尽早行螺旋扫描并三维重建。
综上所述,MSCT三维重建技术有助于显示椎体骨折,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弥补常规X线平片及二维CT在诊断上的不足,大大减少了漏诊或误诊。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于可以通过切割技术除去遮挡的椎体及附件,暴露出骨折的最佳观察视角,进而显示椎管内骨折片、骨碎片及椎管狭窄等情况,VR能够多方位提供椎骨内的立体图像。对临床医师准确判断骨折的范围、程度及与相邻软组织的关系,设计最合适的手术方案提供直观的临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