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伴随腰酸、背疼、身高缩短、驼背等现象,在过去常常会被认为是一种自然生理现象,然而实际上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据统计,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已经在慢性病中跃居第七位,成为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防治意识差、对骨质疏松症认识不足,是最普遍而又危险的一个误区。平常很多中老年朋友自以为感觉良好,骨头不疼不痒,而殊不知大多数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初期到中期都不会出现异常的感觉或者感觉不明显,如果因此不去理会或者不做检查,当发觉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就为时已晚了。
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主要是饮食与运动。在饮食方面,应当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合理补充钙与维生素D,适量喝些牛奶。此外,还应适当的加强负重运动,不仅可以改善骨骼的血液循环,增强骨密度,特别是在户外阳光下活动,还可以增强维生素D的合成与吸收,从而有助于钙在体内的吸收与利用。
长期卧床、静坐只会加速骨质疏松,导致恶性循环。很多中老年朋友害怕骨折就长期呆在家中,其实这是非常不利的,预防骨折的关键在于注意防护,防止意外跌倒。即使是已经卧床不起的病人,也应该经常让家人把自己推到户外,见见阳光,经常使肢体进行被动活动和锻炼。
不少中老年朋友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后认为多补充钙质、加强运动就可以了。实际上骨质疏松症患者还是应该在正规医院医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如服用一些药物等。不少患者认为喝骨头汤会有帮助,其实不然,骨头汤里脂肪含量较高,而脂肪又易与钙结合成皂化物,妨碍钙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