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将哮喘又称之谓“上气”。后世医家曾将哮喘分而为二,《医学正传》说:“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名”。但在临床上哮与喘常不易区分,就同一病人,发作轻以似喘,发作加重的即可成哮,病因病机也大致相同。所以我们把哮喘合在一起讨论。
【诊断和鉴别】
1.诊断 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的支气管哮喘史,发作时有呼气性呼吸困难,肺部有普遍的哮鸣音,支气管解痉剂能使病症缓解,诊断并无困难。
2.鉴别诊断
(1)心源性哮喘: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二尖瓣狭窄等病史和体征,可有咳血性泡沫痰,双侧肺底可听到湿性啰音,胸部X线检查有心脏增大,肺充血征。
(2)支气管肺癌:肺癌的呼吸困难、哮喘等症状常缺乏诱发因素,多呈进行性加重而很少能完全恢复正常,支气管扩张剂疗效不显;并有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状。痰查癌细胞、纤维支气管镜检CT或支气管造影可进一步鉴别。
【治疗】
首先要辨明本病之虚实,发作时痰阻气道,肺气失于肃降,表现邪实之证;如反复发作,气阴耗损,肺、脾、肾渐虚,则为正虚。推拿治疗以平时哮喘(缓解期)为主要治疗阶段,通过手法和练功达到益气、健脾、固肾之功效从而增强患者体质提高免疫功能。
1.治疗原则 益气,健脾,固肾。
2.常用穴位及部位 定喘、肺俞、脾俞、肾俞、命门、中府、云门、内关、鱼际、足三里、丰隆诸穴,及胸、胁肋部。
3.常用手法 擦法、指揉法、摩法、拿法等。
4.基本操作法 患者取仰卧位,医生坐于患者右侧,先以指摩法施于锁骨下窝部中府、云门穴以通肺气,左右两侧各1~2分钟;再指揉膻中穴以宽胸理气,约1~2分钟;最后以鱼际揉法施于下腹气海、关元穴,以温补肾气,约3~5分钟。结束仰卧位胸、腹操作。
继以上体位指揉双上肢内关穴以宽胸除烦,约l分钟;指揉双下肢足三里穴以健脾,约1~2分钟。
患者取坐位,医生立于其一侧或后方,以双指揉法施于定喘穴及肺俞、脾俞、肾俞穴为主。每穴1~2分钟,有定喘益气、健脾、固肾之功。继而可以小鱼际为力点,对两侧胁肋部用擦法,自上而下反复往返,横擦腰部肾俞、命门穴,均以热力度。
对有喘息的患者,上肢可加指揉双侧鱼际穴,以有酸胀得气感为佳,手法力度由轻加重,以患者能忍受为准。下肢可加双侧丰隆穴的指揉法,要求同上。
另外可加强定喘、肺俞穴的指揉。
【自我保健】
1.指揉内关、鱼际、足三里、丰隆诸穴,每穴1~2分钟,以有得气感为佳。
2.指摩中府、云门、膻中诸穴,每穴1~2分钟。
3.指揉每一胁间隙,擦胸胁部。
4.坚持做胸式、腹式呼吸训练。
【注意事项】
1.去除诱因减少发作机会。
2.重视缓解期综合医治。
3.增强抗病能力,进行脱敏治疗、菌苗治疗等。
4.注意气候影响,防寒保暖,防止外邪诱发。
5.忌食烟、酒、油腻、酸、辣、腥、羶等物。
6.防止过度劳累和情志刺激。
此外,哮喘患者应给予高度重视,避免去接触之病因,还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