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招考试又悄悄逼近了。高考的考生们,正如临大敌、埋头苦读。虽然广播、电视、杂志等媒体一再宣传"减负"、"上大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这些话对于莘莘学子们而言,怎么说都是苍白无力的。大多数家长仍然望子成龙,大多数学校和老师寄望学生出类拔萃,考上重点院校。家长和学校老师们或语重心长,或望眼切切,将心酬之志全部寄希望于这批高考的学子身上;对于考生本人来说,十几年的寒窗苦就要在这一次考试中见分晓了。因此,这次考试的重要性,对于广大莘莘学子来说是不言而喻的。
好多孩子能感觉到爸爸妈妈现在变得特爱唠叨,而且说的话大多是这一类: “要好好学”、“不管好坏学校一定要考上”、“只要尽心力了,考不上也无所谓。尽心尽力哪有考不上的”“最近要注意休息”。有的学生觉得家长最近这段时间变得的特别殷勤,甚至请假在家专门照顾他们。家长因为高考更加关心学生,希望他们的关心能给学生增加高考的信心,给他们的生活减负,让他更专注地学习迎接高考。但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家长这种无形的关心反而给他一种更大的压力,他会觉得爸爸、妈妈对我这么好,我要考不好怎么办?爸爸、妈妈因为我都不上班的,而且对我这么照顾,那我就一定得考好,不然我就对不起父母。
在巨大的心理重压下,相当多的考生出现了焦虑症状:头昏,头紧,头皮发麻,莫名的恐惧,焦燥不安,肠胃功能失调,睡眠欠佳,注意力不集中,严重影响复习的质量。这就是考前焦虑的表现。
面对考前焦虑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学生篇:
考场如战场,是实力的较量,更是心理的较量。二者相比较,更大程度上心理因素决定着最后的结局如何。心理为何?心态!心态是一个杠杆,好的心态一方面可以提升学习效率,加速提升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可以优化应试策略,让考生在高考中能够更好的展示出自己已有的实力,甚至超常发挥。
在选择抗焦虑药物治疗时最好选择中药,因为孩子即将面临中高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然而西药具有极大的副作用,考生服用后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可能造成身体上的不适,这些不良反应会严重影响考生的心情和信心。
家长篇:
1.多鼓励,忌比较
这个学期有很多考试,对于孩子的成绩要有一颗平常心,尤其是当孩子考得不理想的时候,千万不要对其埋怨、斥责,甚至失望、放弃,既不要拿其他成绩好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作比较,也不要给孩子定某些硬性的指标,那样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在这个阶段,孩子尽力了就好。
2.多和孩子“侃大山”
临近高考,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压力,会焦虑、急躁,这个时候,切不可见面就谈学习,一味追问成绩与排名。家长要把握时机,多和孩子聊聊天,侃侃大山,话题以轻松的内容为主,多说些孩子感兴趣的事,最好能谈到孩子喜笑颜开,这样也许能让孩子把一天来紧张的情绪释放出来,以便在心理上得到缓冲。
3.先学会做个倾听者
这个时候,家长都很关心孩子的成绩,如果方法不当,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建议家长多和老师联系,从侧面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和孩子谈学习,也要先做个倾听者,听孩子对自己学习的分析与困惑,理性倾听,听的同时也要做些引导,提醒孩子要理性看待每一次成绩,科学评价自己,然后再做个坚定的支持者,对孩子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难,要一起面对,共同解决。
4.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
家长在工作中总会有烦心事,一个家庭也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但当孩子在家的时候,请记住,千万不要将这种急躁的情绪或家庭的矛盾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孩子需要平静的生活,需要一个温馨的家。
5.搜集资料私下做
现阶段我们要解决的就是孩子的升学问题,在这个时候不要让一些杂七杂八的问题搅乱孩子的心。家长私下里可以做些资料的搜集、专业的咨询、资源的整合等方面的工作,这样填报志愿的时候才能当好参谋,做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