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医张孝骞曾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来形容从医的谨慎。一位老专家是这样给自己打分: 医生的诊断有三成是误诊? 看到这题目,不管你是医生还是病人,一定会引起你极大的反感!不要说你,我感情上也是不能接受这样说法。但是,从一份资料里知道,医生的诊断确实有三成是误诊:如果在门诊看病,误诊率是50%,如果你住到医院里,年轻医生看了,其它的医生也看了,大家也查访、讨论了,该做的B超、CT、化验全做完了,误诊率是30%。 怎么认识这个“三成误诊”的说法呢?可能我还的从自己的学识与见识水平去理解吧。 人体是个很复杂的生物体,几乎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也与其基本状况差异而不一样。作为医生几乎没有一个不希望手到病除,妙手回春,至少也希望误诊率降到最低。但是,在今天的年代里,再怎么控制也控制不住。只要当医生,没有不误诊的。小医生小错,大医生大错,新医生新错,老医生老错,因为大医生、老医生遇到的疑难病例多啊!这是规律。中国的误诊和国外比起来,还低一点儿。美国的误诊率是15-40%左右,英国的误诊率是50%左右。个别疾病的误疹率高得使你不敢想象。 我们应该正常看待误诊。误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太复杂,一时说不清,有专门的《误诊学》研究这个问题,但是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原则:如果在一家医院被一个医生诊断了,你一定要征得第二家医院的核实。这是个最简单的减少误诊的方法。在国外,尤其是私人医院,不轻易会诊,所以更加要谨慎。 有解剖医生专门研究过脂肪肝这个问题。他们在解剖之前,先叫B超医生在开腹前超一下看有没有脂肪肝,正确与错误的结果几乎是相等。所以有人认为超声诊断脂肪肝是不准确的。我不是冤枉B超的作用,这里所说的不是绝对,只是统计学的意义。 身体里脂肪多,你的肝脏里脂肪一定多,问题是有三分之一的病医生无能为力,有三分之一的病是病人自己好的,医学只解决三分之一的病。而这三分之一的病,我也不可能解决那么多,我能打20分就很不错了。
如果高度怀疑有癌变可能的人,每半年查一次,在现在的技术下可以次早期发现,癌就可以手到病除。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接受这种科学的认识,他们中不是侥幸者就是工作狂,或是像“林妹妹”一样为了“完美的人身”而错过治疗的良好时机。如果你不尊重科学,即使你是如何地有钱,也尽管你有多少的器官可以替换,但是晚期的癌已经遍布全身,换什么都没有用的。 我们有理由这样说,最成功的医生是早期发现肿瘤,最成功的治疗是早期治疗。如果是晚期,我们还是面对现实,针对生存质量去努力,不要痛苦地活着。 一代名医张孝骞曾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来形容从医的谨慎。一位老专家是这样给自己打分:有三分之一的病医生无能为力,有三分之一的病是病人自己好的,医学只解决三分之一的病。而这三分之一的病,我也不可能解决那么多,我能打20分就很不错了。 所以他最后感慨说:医生永远是无奈的,因为他每天都面临着失败。 所以他最后感慨说:医生永远是无奈的,因为他每天都面临着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