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120健康网为你提供专家咨询服务,从找到专家到得到答案只需60秒
离线
刘会芳 普通内科  | 主任医师 执业编号: 110130000019842

  • 1接受咨询
  • 0点评用户
  • 0.00综合评分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肝炎相关问题【2】

发布时间:2012-05-17 22:46:39  0人已访问

生育问题可咨询相关医生,一般而言可以在我的指导下怀孕[专家电话0317-2126790  15333177328  13785761502 13700373688..]

8、如何阻断围产期母婴围产期传播?

HBSAg,HBeAg双阳性产妇在怀孕的后三个月(7-9个月)大约有5%可发生宫内传播,即在胎儿期被感染,胎儿肝内已经有乙肝病毒生长复制,出生后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任何剂量的疫苗均无法阻断。我国当前生产的重组5ug酵母疫苗及20ug重组CHO疫苗的阻断效果大致在90%如果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用一只100iu/ml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在另一部位打一针5ug重组酵母疫苗,阻断率可达95%这是最佳的阻断方案,最省钱最有效,阻断率在95%左右。我建议:HBsAg阳性的母亲.自怀孕3个月后开始注射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200微克,每月一针,直至胎儿出生.然后自尽快给婴儿注射100微克阻断效果极佳.据我们河北省沧州市五七医疗中心的经验,统计已有81名HBsAg阳性的孕妇在我的指导下怀孕3个月开始注射高价免疫球蛋白,每月一支[200iu/支]直至生后立即给新生儿注射一支100iu的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率100%,经新生儿出生后化验81名新生儿无一感染。由此可见母婴阻断注射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十分必要,在不远的将来危害极大的乙型肝炎有望被消灭(约两代人50年的时间但必须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及卫生知识的提高为基础)。

9、乙肝疫苗什么途径免疫最好?

皮下、皮内、肌肉三个途径哪个途径最好?皮下不好!皮内不易,同时可引起过敏反应,肌肉途径最好,但新生儿上臂三角肌实际上没有什么肌肉,大腿上外侧肌肉是最佳注射点,臀部脂肪层厚不宜做为注射点,如果选用乙肝疫苗球蛋白(100iu/ml)为宜,可在一侧大腿打球蛋白,另一侧大腿打疫苗十分方便。国外报导打上臀三角肌的效果不如打大腿上外侧肌肉效果好,建议我们改用大腿上外侧注射。

1)乙肝疫苗禁忌证:对乙型肝炎疫苗最大的禁忌证是“过敏”,免疫后出现荨麻疹、呼吸困难、口和咽喉部水肿、血压下降、休克,严重者应用肾上腺素及时抢救,不要再接种。新生儿严重畸型,体重低于2.5kg,严重湿疹,发烧不可接种。

对疫苗的选择:疫苗必需来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看准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失效日期、疫苗外观、略呈乳白,透明、均匀、无凝块、无混浊,视为正品,否则禁用。

10、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阴转后是否表明一定会受到乙肝病毒的再感染,感染后是否一定会发病或成为表面抗原携带者?

可能会受到感染,但一般不会发病,因为免疫后一部分免疫活性细胞产生抗体,一部分免疫活性细胞不产生抗体或杀灭病毒的细胞因子,而是躲藏起来成为“免疫记忆细胞”,它们能躲藏十年,几十年,但一遇到乙肝病毒重新入侵,就会活跃起来,产生抗体及其他杀病毒因子,并激活新的免疫活性细胞以清除新入侵的肝炎病毒。然后,一部分又躲起来成了新的记忆细胞等待乙肝病毒下一次入侵,这就是人体的免疫功能的奇妙所在,有的传染病得一次以后便不再得了,疫苗免疫一次便不再免疫了,一生有保护,道理也在这里。乙肝疫苗的免疫原性很好,打完三针95%以上可出现抗体,这在疫苗中就算很好了,我国的乙肝疫苗有好多种,有CHO,有酵母表达的如啤酒酵母重组的,甲基营养酵母重组的,剂量也有许多种,如5微克的10微克20微克的60微克的,可以根据需要做多种选择。新生儿免疫,为了保险起见,出生于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婴儿在满一周岁时最好用5微克酵母重组乙肝苗或用10微克CHO疫苗加强一针,为什么?因为到一周岁时孩子体内从母亲得来的抗体消耗得差不多了,进入多病期。看医生的次数多了,打针的次数也多了,很容易传染乙肝,尤其是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孩子在此时容易发生乙肝感染,我这个意见应为大家所接受,出生于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婴儿可改为0、1、6、12最为宜。

11、产妇都要查两对半吗?

没有必要,当前我国生产一种查表面抗原的胶体金纸条用起来方便15分钟就可以出结果,灵敏度为5ng大致为ELiSA的1/10。灵敏度虽差些,但没有假阳性,使用非常方便农村医生可以操作,漏检率为5%,即酶标试剂检出阳性率为10%,酶标纸条法为9.5%差别并不显著,很值得推广,价格极便宜,可单人使用不浪费。我们五七医疗中心在健康体检时就用此方法,很值得在小医院、门诊、诊所和农村推行,使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得到及时全程免疫。所有新生儿都得到及时全程免疫很难,尤其是农村地区,但若出生于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能得到及时免疫预筛查后便不难了。

12、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都要发病吗?

不一定,感染与发病是两个概念,感染指病毒进入体内并在体内复制,但未引起人体严重损害,在人体免疫系统作用下,中止复制并产生免疫反应可抵抗病毒的再次入侵,如果病毒进入太多和免疫系统功能不足以抗衡病毒,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引起严重病理反应就会患病。在现实生活中90%的人为乙肝病毒感染者,10%的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成为乙肝病人。乙肝病毒感染者中大部分只能查到核心抗体(抗-HBC)很少能查到抗HBs。在学龄前儿童期被乙肝病毒感染,表面抗原携带者比7岁以上人群感染后的表面抗原携带者高4.5倍。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是乙肝疫苗的主要保护对象,儿童满8周岁,免疫系统渐趋成熟此时感染乙肝病毒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可能性只有5%,如果他们在新生儿期免疫,感染后5%成为携带者的可能性都没有,也很可能更低。这就是我们在新生儿期免疫要达到的目的,我们能够达到,用不着每5年一次加强免疫。

13、什么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实质上是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表面抗原可以是完整的病毒,也可以是单纯的病毒的表面抗原颗粒,是病毒的一部分。如果再进一步的查血清乙肝病毒DNA阳性,便确知有乙肝病毒存在。如果在血中没有查到HBVDNA也不能表示乙肝病毒不存在。很可能血中没有,肝细胞中有。如果肝细胞浆内没有,肝细胞核内可能有整合型乙型病毒DNA的存在。否则无法解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存在。所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我们就认定是乙型肝炎病毒或乙型肝炎病毒DNA的存在,是不会有错的。不必去继续解释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特征是没有症状,肝功正常。所以最少要查二次血,半年一次,连查二次都是表面抗原阳性,同时转氨酶正常才是携带者,携带者不是乙肝病人,是亚健康者,在工作、学习、婚姻上享受健康人的待遇。

14、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要注意什么?

乙肝病毒携带者有大三阳和小三阳之分【续集14题附后见3】

 

亲,我能为你提供的服务!120健康网担保,医生服务不满意请投诉并全额退款于您。
指定咨询


购买后,您可以:
随时向我在线咨询1次

99.00元/次 点击查看>
健康顾问

签约健康顾问后,您可以:
1、随时向我咨询,不限次数
2、可以向我电话咨询
3、获得我的回访

暂未开通
最新服务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