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给予孩子的3种财富
张丽
记得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一位老人颇有财富,在他临死的时候,要把财富留给两个儿子,但是在分财富的时候却产生了问题。所以老人就给了两个儿子一人一粒玉米,告诉他们这就是自己留给他们的财产。大儿子看到玉米不屑一顾,出门就把玉米扔掉了。小儿子却把玉米拿回家栽种了起来。结果玉米越种越多,自己也开始积累了财富。是把财富的种子留给孩子,还是直接留财富给孩子呢?大部分人选择的是财富,不过除了财富,我们还可以留给孩子更好的东西。
1、教育孩子成为一个人。
学会做人,家庭第一课是教会孩子做人。一个人只有先成为一个人,才可能有一番成就的。曾经看过一个报道,采访一个少年犯,记者问他什么时候开始犯错他,他居然说5岁。原来他5岁的时候和妈妈一起坐汽车,他已经过了1米线了。可是他妈妈把他的头一摁,他的腿一弯,没买票上车了。下次不用他妈妈摁了,他自己腿一弯,有没有买票上车了。下车跟他妈妈说,看儿子厉害吧,没买票。他妈妈说儿子就是聪明。可是后来就发展成有便宜就占,到后来的抢劫银行。这就是家庭留给孩子的祸端。
一个老太太和一个学者一起过马路,遇到红灯,可是十字路口没有一辆汽车,她还是停下来等红灯。学者很奇怪的问:“现在没有车,为什么还要等红灯呢?”老太太说:“你看看身后的住宅楼,说不定每个窗口就一个小脑袋看着呢?为了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
一个人成功了,但是却依靠的是欺骗,或者其他的手段,他能长久吗?一个家庭需要教会孩子怎么做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2、注重孩子的成长而并非成绩。
一个小和尚住在寺庙里,一天伙头和尚让小和尚去打一瓶油,还严厉的说:“小心点,别撒了!”小和尚很担心,打了油之后,生怕撒了,特别的小心,可是还是一边走,一边往外滴落,到了寺门口,光顾着看油了,不小心踩到了一个小石头,脚下一个趔趄油撒了一半。伙头和尚给小和尚一顿大骂。刚好被师傅看到了,师傅叫住小和尚说,你再去打一次油吧,小和尚说:“我根本不是那个料!”老和尚说:“没事的,这次打油是顺带,你就去看看周围有什么风景,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小和尚高高兴兴的去了,打了油之后,看着鸟语花香,欣赏着路边的人放风筝,回到庙里油一滴的都没有洒。
同样一件事情,一个强调不准弄洒了,却还是洒了,一个不强调,反而做的很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心态。现在很多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给孩子报这个班,那个班,占用孩子的游戏时间不说,还把孩子原本有兴趣的事情,变得没有兴趣了。
当我们光去看着孩子的成绩的时候,反而会压的孩子学不下去了。我见过一个女孩,曾因最优秀的成绩免费进入邢台一中,可是因为对自己要求太高,在学习的时候,产生了焦虑。父母更是只盯着孩子的学习,到家除了吃饭就是学习,做完作业,还有轮番的名师指导,孩子苦不堪言,成绩也没有什么提高。后来当我让他的父母关注生活中其他的事情,有空跟孩子去爬山,运动之后,她的成绩反而逐渐的上升了。
学习成绩确实重要,但是孩子的健康成长更重要,有位教授曾经说过,孩子学习成绩好不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他可以是一个健康的人,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毕竟成为天才的人太少了。
3、让孩子亲身亲历
现在的孩子都是娇生,可父母千万不可以惯养。有位离异的母亲,独自带着孩子,日子过的并不富裕,但是孩子是她的一切,弄了好吃的,一定先给孩子吃。一次炒了一盘虾,给孩子说:“宝宝吃,宝宝特爱吃。”孩子也不吭声,闷头吃起来,妈妈看着孩子左一个,又一个快吃光了,心想我也尝尝,拿起来筷子刚夹到嘴里,孩子大喊:“不准吃我的虾,给我吐出来。”妈妈这个时候才感觉到问题的存在。这怪谁,是孩子吗?我们从来没有教育过孩子,有了好吃的要给老人,孩子又怎么知道要让妈妈吃呢?
记得我小时候,刚刚改革开放,那个时候肉和白面并不是很多,偶尔吃上一顿饺子,就是好饭。我妈妈总是让我给老奶奶端一盆,给爷爷奶奶端一盆。不送过去之前谁都不可以吃。一次妹妹嘴馋偷偷的放了一个在嘴里,妈妈看到了,打了妹妹的手心,从此之后,我们谁也不会提前吃了。
毛毛长这么大什么都没有做过,没有洗过袜子,没有洗过碗。到了大学,问题出现了。因为他不会洗衣服,也不知道每天应该怎么搭配衣服。他的衣服都是妈妈事先给编好号,今天穿什么,明天穿什么。可是有一天变天,下雨,他还穿的特别的单薄,结果感冒了。打电话质问妈妈:“干吗我就应该穿这个编号的衣服啊,害的我都感冒了。”妈妈说:“对不起,编号的时候,不知道要变天。”这样的孩子长大能干嘛啊!因为父母对他们照顾的太周到了,所以孩子才无法适应社会,生存都成问题,怎么成功呢?
孩子不能娇生惯养,没事就给他找点事情,小时候让他自己穿衣服,长大点自己洗自己的衣服,再大点,帮助妈妈做家务。一个孩子长大17.8岁了,不会洗衣服,不会做饭,一说就说我将来赚大钱找保姆。这样的孩子怎么赚大钱呢?
有一个孩子,和小朋友们一起踢足球,不小心把别人的玻璃打碎了。人家要孩子赔,孩子没钱。回家找自己爸爸。爸爸说让我赔不行,是你打碎的你要自己赔偿,但是我可以借钱给你。儿子说好的。然后爸爸问:“你什么时候还钱给我?”孩子说:“等我长大了吧!”爸爸说:“那不行,你需要尽快还给我。”让儿子做了一个还款计划。爸爸把钱借给孩子了。没事爸爸就问孩子,钱够了吗?这个孩子是做家务,捡破烂,给邻居割草拼命的筹集钱,还经常被爸爸问的不好意思。终于,他攒够了钱还给了自己的父亲,这个孩子就是曾经的美国总统——李根。
试问我们谁这样对待过自己的孩子呢?孩子出了事情,那次不是父母担着,要不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拼爹事件出现了。因为我们事事为孩子操心,事事为他们解决,所以我们没有培养出总统。虽然让孩子承担责任,未必都可以成为总统,但起码他会成为一个人,可以去判断什么是对错,什么可以做。如果父母任何事情都为孩子代劳,孩子的欲望就会无休止的扩大,倒霉的最终是孩子和养育这些孩子的家长啊。
3、付出比给予重要
很多父母都喜欢给自己的孩子这个,给孩子那个,却从来没有想到孩子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所以导致了一帮小公主,小皇帝出现。孩子们不知道尊重是何物,也不知道爱是什么样子的。
在咨询中,我曾经遇到这样的一个男孩。男孩喜欢上一个女孩,可是女孩没有相中他;他就对人家恨之入骨,说到女孩的时候都咬牙切齿。这是爱吗?可是在他的生活中,因为从小他要什么父母就会给他什么,所以在恋爱的时候他也认为这样,我要的,就必须给我。无论你是谁,你不给我,就是你的错。这样人谁敢和他恋爱和交往啊!
有一位父亲带孩子去看马戏,排队买票,排在他们前面的是一黑人父亲,他带了8个孩子,虽然孩子们穿的都很破,但是他们穿的都很整齐和干净。当黑人父亲把钱递进去的时候,钱被退了出来,因为他的钱不够买这么多的票。孩子们都很失望。这个时候,这位父亲拍着黑人的肩膀说:“先生,您的钱掉了!”黑人用这些钱买了票,带着8个孩子去看马戏了。这位父亲的孩子问自己的父亲:“爸爸,你为什么要把自己的钱仍在他的脚下,然后说他掉了钱呢?”父亲说:“如果当着他的孩子的面,施舍他,他的孩子会怎么看自己的父亲呢?”孩子虽然没有看成马戏,却懂得了如何去帮助人。在以后,这个孩子成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慈善家。
如果可以试着带孩子做一些有利于别人的事情吧,这不但会让孩子感觉到快乐,而且也让孩子学会如何帮助人,如何付出。付出永远别给予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