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会穴的部位
根据古书中对百会穴部位的描述,以及临床实践的应用,多认为百会穴应以头顶窝陷处这一体表标志为准。取穴时,用手指触摸相当于两耳尖连线正中的后缘,值一凹陷处便是该穴。
百会穴的主治
古今针灸医家,善用百会穴者,屡见其效。史记就有扁鹊嘱使弟子子阳针刺该穴治愈尸厥的验案。又如《针灸资生经》载:“执中母氏久病,忽泣涕不可禁,知是心病也,灸百会而愈。执中凡遇忧愁凄怆亦必灸此。”据不全统计,百会穴能主治昏厥、头痛、中风、失语、眩晕、脱肛等三十余种病症。现根据有关文献加以整理, 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醒脑开窍:脑为元神之府,脑窍闭塞则神无所附,肢无所用,常突然出现神昏不语、偏瘫等症。百会为督脉之要穴,督脉起于胞中,上行入脑,故针刺百会穴可起调理督脉,开窍启闭的作用。《千金要方》载:“凡尸厥而死,脉动如故,此阳脉下坠,阴脉上争,气闭故也,针百会入三分,补之。”文献中还记载了“风中脏,气塞涎上,不语昏危者下火立功:百会、风池、大椎……”临床上凡遇脑窍闭塞的危重病人多取百会穴,常用于中风、闭厥、惊风、癫痫等病症。曾有报道,艾灸百会穴治愈19例输血、输液反应而出现的神识不清等症状。”
2.熄风止头痛:《针灸聚英》转载了针刺百会出血,治愈唐高宗风眩头重,目不能视的病案。《类经图翼》曰:“百会主治头风头痛。”临床上常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眩晕、头痛等症。
3.宁心安神:《针灸资生经》载:“百会治无心力,妄前失后。”“凡思虑过多,心下怔忡,或至自悲感慨,必灸百会。”百会穴具有宁心安神的功能,用于失眠、健忘等症。
4.升阳固脱:气虚下陷,则出现少气懒言,脏器下垂,百会穴具有升阳固脱的功效,用于脱肛、阴挺,久泄不止等病症。《寿世保元》说:“泄泻三五年不愈者,百会穴五七壮即愈。”《神农经》云:“小儿脱肛,可灸三壮、五壮、艾炷如小麦。”
百会穴的主治广泛,可用于许多疾病。现仅从醒脑开窍、熄风止头痛、宁心安神、升阳固脱四方面加以归纳,但在临床中只要是部位在头部,有精神症状的均可以考虑应用。
回答问题耐心认真,非常满意非常满意
医生很好,解答的很仔细!
谢谢医生的满意回答啊
非常耐心。。。好。。。。。
医生服务态度很好哦!不像其他的,爱答不答都是哦哦嗯嗯的。医生很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