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120健康网为你提供专家咨询服务,从找到专家到得到答案只需60秒
离线
王知博 内科  | 医师 执业编号: 110340000004289

  • 227接受咨询
  • 30点评用户
  • 3.00综合评分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肿瘤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

发布时间:2012-12-10 23:09:28  1087人已访问

相关专业知识

肿瘤流行病学

1、肿瘤发病率:是指一定时间内,某特定人群中某种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出现的频率。

肿瘤患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种肿瘤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①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内所调查人群中某种肿瘤的新旧病例数,而发病率的分子为一定时间内暴露人群中新发生的病例数;②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衡量肿瘤存在和流行的情况,是一种静态指标。而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疾病频率,衡量疾病的出现,为动态指标。

2、我国恶性肿瘤变化趋势明显,食管癌、胃癌、宫颈癌、鼻咽癌死亡率及其构成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宫颈癌下降幅度最大;与环境、生活方式有关的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膀胱癌死亡率及其构成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肺癌和乳腺癌上升幅度最大。

3、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

   肿瘤的一级预防(即病因学预防):是指对一般人群消除或降低致癌因素,促进健康,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措施。

    肿瘤的二级预防(即发病学预防):是指对特定高风险人群筛查癌前疾病或早期肿瘤病例,从而进行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其措施包括筛查和干预实验。

    肿瘤的三级预防:是指对现患肿瘤患者防止复发,减少其并发症,防止致残,提高生存率和康复率,以及减轻由肿瘤引起的疼痛等措施,如三阶梯止痛、临终关怀等。

4、电离辐射最可能引起白血病、甲状腺癌和乳腺癌。高热量和高脂肪饮食导致乳腺癌、大肠癌、胰腺癌的发生率增高。

5、肿瘤发生发展的5个阶段包括:癌前病变、原位癌、浸润癌、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

肿瘤的病因及发生发展

1、一般把环境致癌因素分为三大类,即生物(主要是病毒)、物理(主要是辐射)和化学。

2、直接致癌物:是指这类化学物质进入体内能与体内细胞直接作用,不需代谢就能诱导正常细胞癌变的化学致癌物。

    间接致癌物:是指这类化学物质进入体内后需经体内酶活化,变成化学性质活泼的形式方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学致癌物。

    促癌物:单独作用于机体内无致癌作用,但能促进其他致癌物诱发肿瘤形成。

3、肿瘤不仅仅是环境因素引起,个人的遗传易感性因素也是导致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

肿瘤分子生物学基础

1、肿瘤细胞具有恶性增殖、分化不良、浸润和转移等基本生物学特征。

2、癌基因或肿瘤基因:是指能引起细胞恶性转化的基因,也称转化基因。

病毒癌基因:病毒携带的转化基因称为病毒癌基因。

   原癌基因:在一些动物和人的基因组中发现有病毒癌基因的同源序列,被称为原癌基因或细胞癌基因。

   病毒癌基因来源于细胞癌基因,是经过拼接、截短和(或)重排后形成的融合基因。

   抑癌基因:泛指由于其存在和表达,使机体不能形成肿瘤的那一类基因,也可称肿瘤抑制基因。

3、原癌基因激活的方式有:点突变;基因扩增;染色体重排;启动子插入。

4、一对细胞癌基因中只要有一个被激活,就可以以显性的方式发挥作用,使细胞趋于恶性转化。

抑癌基因的变异通常是隐性的,只有两个等位基因的功能同时失活后才失去正常的抑癌功能。

5、细胞周期能否启动进行细胞增殖,主要的调控点在G1期,称为限制点(R点),它决定细胞是否通过G1期进入S期。G2/M检测点的核心是Cdc2。

6、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的生理性、主动性的“自杀行为”。是机体在生长、发育和受到外来刺激时清除多余、衰老和受损细胞以保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过程的一种自我调节机制。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不同细胞类群的过程。

7、用全反式维A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完全缓解率可达80%以上,因而全反式维A酸诱导分化治疗已经成为临床治疗APL的首选手段。

8、肿瘤侵袭:是指癌细胞侵犯和破坏周围正常组织,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同时癌细胞在继发组织器官中定位生长也包含侵袭;

肿瘤转移:是指肿瘤细胞脱离原发部位,通过多种转移途径,到达继发组织或器官得以继续增值生长,形成与原发肿瘤相同性质的继发肿瘤的全过程。

目前已经认识到的肿瘤转移途径主要有淋巴转移、血道转移和种植性转移。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淋巴道转移最常见,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容易发生血道转移。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是指体内可以特异性地抑制转移形成,而不影响原发肿瘤生长的一类基因。。

10、乳酸脱氢酶在许多代谢旺盛的肿瘤组织中存在,特别在淋巴瘤和生殖细胞肿瘤中具有预后评价的意义。

11、带状瘤是纤维组织发生的瘤样病变,其细胞分化良好,但在组织中呈浸润性生长,常发生在腹壁。

肿瘤病理及细胞学

1、肿瘤:是机体细胞在内外致瘤因素长期协同作用下导致其基因水平的突变和功能调控异常,从而促使细胞持续过度增殖并导致发生转化而形成的新生物。

2、交界性肿瘤:性质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一类肿瘤归纳为交界性肿瘤。

3、癌前疾病:是指一类统计学上具有明显癌变危险的疾病;

   癌前病变:是指一类可能发展为恶性肿瘤的前驱阶段病变,如不治疗即可能转变为癌,如粘膜白斑,慢性宫颈炎和宫颈糜烂,乳腺增生性纤维囊性变,结肠、直肠的息肉状腺瘤,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溃疡,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皮肤慢性溃疡,肝硬化。

原位癌:是指上皮细胞重度不典型增生累及上皮全层,但基底膜完整的癌。

4、APUD肿瘤系指弥漫分布于许多器官及内分泌腺体内的内分泌细胞来源的肿瘤。该类肿瘤能从细胞外摄取胺前体,通过脱羧作用,使胺前体形成相应的胺和多肽类激素。如胃肠道各种神经内分泌细胞癌(最常见为类癌)、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C细胞来源)、副神经节瘤(乳腺、宫颈、胆管)、胰岛细胞癌、Merkel细胞瘤等。

5、恶性肿瘤诊断的标准是病理检查看到肿瘤的异型性明显或肿瘤细胞原始、幼稚。

7、随着淋巴液的回流而转移到淋巴结的恶性肿瘤细胞首先出现于边缘窦;而原发于淋巴结部位的淋巴瘤多首先出现于淋巴滤泡的生发中心。

8、海绵状血管瘤肉眼观为地图状边界清楚的无包膜紫红色病损,呈浸润性生长。

9、目前研究认为与EBV病毒有关的人类肿瘤包括淋巴瘤,尤其是Burkitt淋巴瘤,其次是鼻咽癌的发病也与EB病毒有关。

11、典型的尤文肉瘤X线表现为皮质增厚、髓腔变宽,随病变进展出现洋葱皮样表现。

骨肉瘤X线表现:Codman三角。

12、脑组织缺少淋巴引流,转移到颈部淋巴结的极其罕见,多为沿着脑脊液的流动而播散。

13、GIST是起源于胃肠道管壁的细胞,可显示为平滑肌和神经成分两种分化的肿瘤。判断间质瘤良恶性的组织学标准主要是根据核分裂像计数,结合肿瘤体积大小。GIST中免疫组化表达KIT蛋白(CD117)阳性率为80%,但S-100表达阳性率仅为5%。

14、CEA是监测结直肠癌扩散和复发的最可靠的非创伤性指标,NCCN指南推荐随访前2年每3~6个月复查一次。

15、90%的霍奇金病原发于淋巴结,病变往往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开始,逐渐由近及远地向附近的淋巴结扩散,其组织学特征是在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多种细胞混合浸润的背景上,有不等量的肿瘤细胞。

16、癌细胞形成巢片结构,与间质分界清楚;肉瘤细胞弥散,与间质混杂。

17、CD20是B细胞淋巴瘤的特异性抗原,约95%的B细胞淋巴瘤可表达CD20,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分子靶向药物利妥昔单抗(美罗华)即为CD20单抗。

18、t-PSA是指总的PSA,f-PSA是指游离的PSA,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比较,前列腺癌f-PSA低,t-PSA高;而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f-PSA高,t-PSA低。所以t-PSA/f-PS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最大。

肿瘤免疫学基础

1、肿瘤特异性抗原:存在于肿瘤组织上而不存在于正常组织上的抗原。

   肿瘤相关抗原:非肿瘤细胞所特有,某些正常细胞上也存在的抗原,但在肿瘤组织中发生突变或呈异常高表达。

2、对于抗原性极弱的肿瘤细胞,机体主要进行抗原递呈细胞的递呈作用,促进肿瘤细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从而发挥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还可以通过Ⅱ类MHC分子介导CTL发挥杀瘤作用。

3、抗肿瘤体液免疫效应均由抗体介导,ADCC是指抗体IgG的Fab段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其Fc段与NK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介导效应细胞杀伤携带特异性抗原的靶细胞。

4、巨噬细胞的杀瘤作用为MHCⅡ类限制。

5、LAK是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实质为大剂量IL-2诱导的体外刺激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包括NK细胞和T细胞),经培养扩增而得到,具有细胞毒性效应。

6、应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可以激发或增强患者的特异性抗瘤免疫应答,是肿瘤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

7、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各种损伤和刺激引起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使淋巴结肿大。

8、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各种免疫细胞):

9、肿瘤逃避免疫攻击的机制:

(1)瘤细胞缺乏激发机体免疫系统所必须的成分

(2)免疫选择

(3)免疫抑制性细胞

(4)淋巴因子产生异常与Th1/Th2漂移

(5)免疫抑制因子

(6)免疫细胞功能异常

肿瘤综合治疗

1、肿瘤外科手术与其他外科不同,应先结扎静脉,再结扎动脉,减少肿瘤血行播散。

2、实验表明,处于不同周期时相的细胞放射敏感性是不同的,总的倾向是处于S期的细胞最为耐受,处于G2和M期的细胞最为敏感。

3、目前可以根治(治愈率>30%)的肿瘤有:滋养细胞肿瘤、睾丸生殖细胞肿瘤、Hodgkin病、Burkitt淋巴瘤、大细胞淋巴瘤、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和Wilms瘤。

4、综合治疗的几种模式:

①适合传统模式(术后辅助放化疗)的是乳腺癌、睾丸肿瘤、非小细胞肺癌、大肠癌、软组织肉瘤;

②适合为保留器官,先化疗或放疗,后手术的是骨肉瘤(各期)、头颈部癌(Ⅱ~Ⅲ期)、乳腺癌(Ⅲ期)、肺癌(ⅢA期);

③适合本不能手术,先化疗或放疗,后手术的是卵巢肿瘤、睾丸肿瘤、小细胞肺癌、头颈部癌;

④适合放化疗同时进行(尤文肉瘤模式)的是:尤文肉瘤、非小细胞肺癌;

⑤适合放化疗加生物治疗的是非霍奇金淋巴瘤、胃癌、乳腺癌;

⑥适合化放疗加靶向治疗的是B细胞淋巴瘤、乳腺癌、头颈部癌、非小细胞肺癌、大肠癌、肾癌。

 

 

亲,我能为你提供的服务!120健康网担保,医生服务不满意请投诉并全额退款于您。
指定咨询


购买后,您可以:
随时向我在线咨询1次

99.00元/次 点击查看>
健康顾问

签约健康顾问后,您可以:
1、随时向我咨询,不限次数
2、可以向我电话咨询
3、获得我的回访

198.00元/周 点击查看>
最新服务评价
2019-03-11  | 河北省邢台市

态度挺好的,就是你的专业知识很让人怀疑,说的跟出来的结果根本就不对

2015-09-21  | 海南省海口市

很专业,谢谢医生。很满意

2014-06-18  | 江苏苏州

初次提问回答我很满意

2014-06-18  | 玻璃市加央

很好,何很友善

2014-06-18  | 浙江杭州

王医生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