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IgA肾病一例 冯月松 【关键词】IgA肾病 肾功能不全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又称 Berger病,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免疫球蛋白A)或IgA沉积为主,伴有或不伴有其他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的原发性肾小球病。目前IgA 肾病血尿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西医对此亦无肯定的措施。而中医药在此发挥了独特疗效,正在被诸多医家所重视[1]。我院微化中药外用联合西药治疗IgA肾病一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性,40岁,两年前感冒后出现双下肢浮肿,就诊于当地医院查:尿蛋白++,隐血+++,诊断为慢性肾炎,给予肾活检示:穿出29个肾小球,3个球性硬化,1个纤维新月体硬化,13个节段硬化,其余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轻度弥漫性增生,局灶阶段中度加重伴内皮细胞增生,系膜区可见嗜复红蛋白沉积,肾小管片灶状萎缩,灶状代偿肥大,肾间质片灶状淋巴单核细胞伴纤维化,小动脉管壁增厚。IGA++、C3++沿系膜区有斑块沉积,符合局灶增生硬化性IgA肾病(参见病理图片)给予激素(具体不详)、黄芪,保肾康及对症治疗好转后出院。1年前复查尿蛋白++,隐血+++,诊断为肾炎,给予对症治疗半月后症状未见好转。至今未予治疗。2011年7月 日第一次收入我院。既往体健,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家族中父系、母系均无类似疾病,亦无其他遗传病和传染病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实验室检查:血肌酐167μmol/L,血清β2微球蛋白4.32mg/L,24h尿蛋白2.71g,内生肌酐清除率52ml/min,诊断为IgA肾病。给予微化中药及对症治疗,23d后自觉面色红润,手脚变暖,食欲增加,复查血肌酐80μmol/L,血清β2微球蛋白3.09mg/L,24h尿蛋白定量0.43g,内生肌酐清除率83ml/min,3个月后随诊时血肌酐75umol/L正常。
讨论 IgAN是肾脏免疫病理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征的一类原发性肾小球肾炎[2]。中医认为IgAN属于本虚标实这一病理特征。本虚主要是肺脾肾气阴两虚,标实主要指湿热瘀血、兼外感风热或热毒之邪[2]。肾脏病的发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肾脏组织和细胞缺血缺氧所致,改善肾脏组织和细胞缺血缺氧,才是恢复肾脏组织和细胞的功能关键因素。从根本上来改善肾脏组织和细胞的缺血缺氧状态。微化中药以活血扩血管、通络、化瘀,通达十二经的原理,扩张各级肾动脉,使受损的组织和细胞从无氧状态改善到有氧状态,激活肾脏组织和细胞,肾功能得以恢复。传统中医中药治疗在IgA利用率低,只能针对肾脏,不能针对病灶,这就中药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微化治疗将中药分子进一步粉碎,变为更为微小粒子,使药物有效成份充分溢出,提高中药穿透性,使其快速渗入病灶,与肾上免疫复合物结合,使其价键结构改变,从而粉碎、分解,最后排出体外,通过电极导入进一步增强药物利用度同时减轻了对胃肠道的损害。微化中药外用这个治疗方式尤其对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伴有胃肠功能紊乱不能进食或不宜饮水的患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文均,车树强.IgA肾病血尿的中医诊疗近况[J].黑龙江中医 药,2012, (2):53-54.
[2] 毛心辉,盛梅笑.IgA肾病中医治疗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7):128-130.
[3] 宋梅芳,赵宏彬.微化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体会[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8,22(4):296-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