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早的治疗
应在控制病因和消除诱因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临床情况采取下列治疗方法。
一、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1.偶发或单源性室早且症状不明显者,多不宜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给予β受体阻滞剂治疗。
2.频发室早伴有明显症状者可考虑口服普罗帕酮、美西律等,顽固者也可使用可达龙。
二、器质性心脏病:
●如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等,尤其是并发左室射血分数下降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室早是这类患者心脏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长期使用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并不能降低死亡率,应避免使用。可达龙对这类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长期服用应注意其副作用。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类药物,通过改善心功能而减少或抑制室早,可明显减少心源性死亡。
三、急性心肌缺血或急性心肌梗死:
易发生恶性室早,目前不主张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应尽早实施再灌注治疗。如果在实施再灌注治疗之前,已发生频发多源性室早,或在室颤除颤后仍然有频发室早,此时应静注可达龙150mg,继之1mg/min静点维持,同时注意补钾补镁和尽早使用β受体阻滞剂。
四、起源于特殊部位的室早:如右室流出道(RVOT)特发性室速、左室流出道特发性室速、左室特发性室速等,症状明显且药物治疗效果不好者可考虑射频消融根治。
五、心梗后或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发生的室早,尤其是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35%),心脏猝死发生率高,应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或实施具有转复除颤功能的心室同步起搏器(CRT-D)治疗,可有效提高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