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缺损指骨的结构完整性被破坏,是临床常见病。创伤、感染、肿瘤、骨髓炎手术清创、以及各种先天性疾病是导致骨缺损的主要原因。典型的缺损局部临床表现,结合X 线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目前,治疗骨缺损的方法有自体骨和异体骨移植、组织工程技术和基因治疗法及生长因子、物理治疗法的辅助治疗等。
创伤、感染、肿瘤、骨髓炎手术清创、以及各种先天性疾病是导致骨缺损的主要原因。
(1)先天性因素 唇腭裂是常见因素之一。据统计我国唇腭裂发生率为1‰。尚有先天性耳损伤,其中耳缺损较多见,鼻缺损较少见。产生以上缺损畸形主要由于孕期母体的营养不足,内分泌失调,感染,精神刺激,损伤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2)后天因素 外伤:平时常见的有工伤、烧伤、爆炸伤及交通事故等所造成的颌骨、耳、鼻、眼及肢体的损伤。
最常见的是由于各类肿瘤手术切除后造成的骨缺损。
1.颅骨缺损处局部表现 局部有胀痛,缺损边缘疼痛,不能忍受的脑搏动,缺损部高位时头皮向颅内陷入;缺损部低位时,头皮甚至合并部分脑组织、脑室向外膨出。
2.颅骨缺损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患者对缺损区的搏动、膨隆、塌陷存恐惧心理,怕晒太阳、怕震动甚至怕吵闹声,往往有自制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和记忆力下降;或有忧郁、疲倦、寡言及自卑。
3.长期颅骨缺损 有脑膨出或突出时,脑组织可萎缩及囊变。小儿颅骨缺损随脑组织发育而变大,影响正常脑发育而出现智力偏低;成年人可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甚至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脑膜-脑瘢痕形成时可伴癫痫。
实验室检查:无特殊表现。
其他辅助检查:
1.X 线平片 正侧位及其他不同方位平片即可显示颅骨缺损的部位、范围。
2.CT 扫描 同X 线片相结合,不仅可以进一步明确颅骨缺损的部位与范围,而且可以了解周边颅骨及脑内、脑膨出组织情况,有利于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