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突出于面部中央,易遭受撞击或跌碰而致外伤。外力作用的大小、程度及方向不同,所致损伤的程度各异,可表现为软组织挫伤、裂伤,鼻骨骨折,中隔骨折,软骨脱位等。
幼小的儿童喜欢将异物放入鼻腔内引起阻塞,再用手挖出鼻,因此挖出血。
感冒、高热、上火引起鼻黏膜充血,血管易破裂出血。
饮食单调,维生素C、K、P及钙缺乏也可伴有鼻出血。
患有血友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极易鼻出血。
1.鼻挫伤
多有鼻出血、局部压痛、皮肤肿胀,伤后12~48h可出现皮下青紫。撕裂伤者,局部有创口、出血;皮下气肿者,触诊可有捻发音。
2.鼻中隔脱位
有鼻塞,检查见鼻中隔偏离中线,突向一侧鼻腔。
3.鼻骨错位性骨折
可见鼻梁下塌;额窦或上颌窦前壁塌陷性骨折,可见局部凹陷。
4.脑脊液鼻漏
为筛骨骨板骨折或额骨骨折伤及脑膜。
1.局部疼痛,鼻出血,鼻阻塞。
2.局部肿胀,皮下瘀血,鼻梁偏斜或塌陷,触诊压痛,有骨摩擦音或捻发音。
3.中隔脱位、弯曲,粘膜撕裂或血肿形成。
1、病史 注意外伤原因、时间、暴力的方向及伤后当时全身情况等。
2、检查:注意外鼻部有无肿胀、破损、变形,触诊有无碎骨声与捻发音。鼻腔检查有无粘膜撕裂、出血、鼻中隔弯曲等。
3、必要时可作ct检查并注意身体其他部位有无外伤及颅底骨折等。
鼻外伤者须注意除外有否合并颅底骨折。伤口应彻底清创,缝合时尽量保存正常组织,术后积极预防感染,以减少继发之畸形及功能障碍。
1、注意休息, 忌直接头部吹风。
2、戴眼镜者,暂除去。
3、因鼻腔呼吸不畅,往往借助于口式呼吸,所以更宜保持空气的新鲜与湿润。
4、如患有咳嗽、过敏性鼻炎者,尽量控制咳嗽和喷嚏。
5、饮食方面,骨折初期,因肿痛剧烈,发烧及食欲不振,所以饮食不宜过量,菜肴不宜滋腻,后期,肿痛已逐步缓解,胃纳也渐渐恢复正常,可加强营养以促进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