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囊肿(laryngeal cyst)是喉部较常见的占位性病变,又名喉憩室、喉膨出,为喉室小囊异常扩张,内有气体。喉室粘膜的向外膨出,喉内型囊肿使假声带移位和增大,导致嘶哑和气道阻塞;喉外型囊肿通过甲状舌骨膜向外膨出,在颈部形成一肿块,喉囊肿腔内充满气体,Valsava法吹张时可将它吹大,并往往发生于吹奏管乐器的音乐工作者中。CT片中可显示光滑、卵圆形、低密度的团块。喉囊肿可发生感染成喉脓囊肿或充满粘液脓。治疗为手术切除。
喉内型气囊肿与喉囊肿鉴别较困难,但喉囊肿与喉室不通,其体积不随呼吸改变,压之不缩小。从喉室突出的喉内型气囊肿须与喉室脱垂相鉴别。喉室脱垂多为喉室粘膜炎性水肿或肥厚,自喉室脱出。其特点是位置一定在喉室口处,可以器械推送回喉室内且其体积不随呼吸改变。喉外型气囊肿必须与腮裂囊肿、甲状舌管囊肿、皮样囊肿等相鉴别。主要鉴别点为喉气囊肿时大时小,变化较快,用手挤压可缩小,而其他各种囊肿则无此特点。应注意喉气囊肿可与喉癌同时存在。
喉囊肿分先天性和后天性,其形成病因如下:
1、喉室小囊位喉室的前端,于甲状软骨与会厌软骨之间。婴幼儿之喉室小囊一般约6—8mm,少数可达10—15mm。若小囊先天性异常扩张,可形成先天性喉气囊肿。
2、后正确性一者,也先有喉室小囊发育异常,后因长期用力和屏气,喉内压增高,如慢性咳嗽、吹玻璃、吹号、举重等,使喉室小囊内压力增大,逐渐扩张,形成喉气囊肿。
3、喉室小囊口水肿狭窄,呈单向性活瓣,进气后不能逸出,使小囊扩大,形成喉气囊肿。
喉外型和混合型的诊断主要根据症状,若颈部有囊性突起,触之软且可压缩,用力屏气时体积增大,穿刺抽吸有气体,诊断即可明确。喉内型的诊断比较困难,必须在直接喉镜下仔细观察,肿物的体积随呼吸改变,吸气时缩小,用力鼓气时增大为主要特征,如以直接喉镜或探针等器械压迫,肿物渐缩小,诊断可确立,颈部 X线摄片可帮助诊断,肿物处有一圆形透亮区,侧位片检查喉内型较清楚,正位片检查喉外型较好。
开始时多无症状,待生长到相当大时出现症状,喉内型最常见的症状为发声改变,发音不清,声嘶或无声,常伴有咳嗽,有的病人在说话前先呃气,以利用咽肌收缩将气囊肿中的气体排出,气囊肿大者可有喉鸣,呼吸困难,囊肿若有感染则有疼痛,喉部压痛,呼吸有臭味,若有分泌物进入喉内,可致剧烈咳嗽,喉外型症状主要为颈部有一圆形突起的肿物,时大时小,触之甚软,用手挤压可渐缩小并可闻及泄气声,皮肤颜色正常,无粘连或压痛,但有感染时则局部红肿、压痛,混合型具有以上二型的症状。